专访院士徐政和:新能源领域需要培养核心引领人才

徐政和表示,要着重培养人才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引领能力,从能力培养出发,把知识获取跟能力培养有效结合。

“活力院士”苏国辉:穿梭粤港澳三地,搭建科技合作桥梁

苏国辉院士率先在内地建立联合实验室,带领团队研究中枢神经再生和功能重塑新型策略。

澳门社工董文伟:让琴澳居民的心越靠越近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第一批来到内地执业的港澳社工,董文伟成为珠海横琴荷塘社区的“团宠”。

香港贸易发展局主席林建岳:香港要做好“引进来”“走出去”双向服务平台

香港将积极把握湾区机遇推动互联互通,与内地城市优势互补、并船出海。

“超”班有嘢讲丨香港,这一年!

专访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以及主要问责官员,听听他们施政这一年来的所感所想。

“超”班有嘢讲|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粤港携手可拥有完备解决方案到海外“抢企业”

香港和大湾区内地城市形成优势互补,打造一个比较完备的产业链,让优质科研实现产业化。

“超”班有嘢讲|香港商经局局长丘应桦:CEPA20年,香港拥抱“湾区标准”

通过签订合作协议、推动“湾区标准”建设等措施,方便香港更多专业服务行业进入内地市场。

“001”号律师何君尧:坚持说普通话融入内地执业环境

何君尧表示:“我们正在做一件符合时代大势的事,相信未来会越来越好。”

“超”班有嘢讲|香港财库局局长许正宇:推动香港更好地发挥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功能

“双柜台模式”的目标是达至平稳运行,为在港人民币股票的发行、交易、庄家机制及结算等关键环节累积更多经验。

“超”班有嘢讲|香港劳福局局长孙玉菡:每年1亿港元预算恒常安排“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

“计划推出后受到企业及毕业生的热烈欢迎,因此香港特区政府决定于2023年开始恒常推行该计划,惠及1000名大学毕业生。”

中石化(香港)供应链总监林至颖:大湾区可探索开展新能源储能产业链合作

香港在应用落地环节还需与大湾区其他城市携手,尤其是场景应用方面可以开展更广泛的合作。

“超”班有嘢讲|香港公务员事务局局长杨何蓓茵:粤港两地公务员将互换“挂职”

香港特区与内地“公务员交流计划”将于今年下半年重新启动,首阶段以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为主。

“超”班有嘢讲|香港医卫局局长卢宠茂:推动大湾区医疗融合,香港优势不是“人手”

而是输出服务、培训、科研技术和管理经验,从而提升整个大湾区医疗水平,最终实现同等高质量水平的融合发展。

第一页 1 2 3 4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