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在香港签署7周年,南方网、粤学习客户端联合粤港澳大湾区门户网,专访粤港澳三地推进大湾区建设工作相关负责人,推出《主任开麦》系列视频,反映大湾区建设成果、未来发展的思路和着力点。
香港将积极把握湾区机遇推动互联互通,与内地城市优势互补、并船出海。
他表示期待中新广州知识城成为东南亚企业进入大湾区的核心门户。
专访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以及主要问责官员,听听他们施政这一年来的所感所想。
香港和大湾区内地城市形成优势互补,打造一个比较完备的产业链,让优质科研实现产业化。
通过签订合作协议、推动“湾区标准”建设等措施,方便香港更多专业服务行业进入内地市场。
何君尧表示:“我们正在做一件符合时代大势的事,相信未来会越来越好。”
“双柜台模式”的目标是达至平稳运行,为在港人民币股票的发行、交易、庄家机制及结算等关键环节累积更多经验。
加强粤港澳在应对气候变化和粤港澳大湾区大气污染防控合作。
“计划推出后受到企业及毕业生的热烈欢迎,因此香港特区政府决定于2023年开始恒常推行该计划,惠及1000名大学毕业生。”
香港在应用落地环节还需与大湾区其他城市携手,尤其是场景应用方面可以开展更广泛的合作。
香港特区与内地“公务员交流计划”将于今年下半年重新启动,首阶段以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为主。
而是输出服务、培训、科研技术和管理经验,从而提升整个大湾区医疗水平,最终实现同等高质量水平的融合发展。
林世雄表示“港车北上”不仅有利于增强香港人对内地的认识,更有利于他们融入整个粤港澳大湾区。
蔡若莲预计,到8月底会有逾4万名香港学生参与内地考察团。
“维护国家安全是应有之义,要让大众自觉参与。但这些不可能生来就懂,‘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就是一个好时机。”
为推动大湾区志愿服务交流贡献青年力量。
大湾区给医疗器械产业带来广大市场机遇,赛默飞正加快布局大湾区产品线,发力高端产品“湾区造”。
“作为一家布局大湾区的企业,我们正在世界上最先进的营商环境中开展业务。”
“我们需要搭建适合香港青年的平台,让他们了解国家的政策,从而认识香港的独特位置和优势,把握发展的机遇。”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断推进,尤其是“一小时生活圈”加速成型,其消费市场增长潜力将得到进一步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