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09日 来源:南方日报
8月8日,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在广州发布“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科技赋能场景机会清单(第一期)”,共计18项场景需求,涵盖专业体验、全民互动、赛事保障三大类别,每项场景均聚焦“高价值、可落地、能转化”特性,向全球创新主体发出“揭榜”邀请。
“专业体验”类别中,既有服务运动员竞技需求的“运动员高精度技术诊断”“高精度光学观测与技战术分析系统”“运动员生理状态无感监测与智能预警系统”,也有关注残特奥会运动员的“脑控技术赋能重度残疾人运动员”“外骨骼机器人助行与康复”“视障人士全域智能导航”“听障人士全场景无障碍交互”等创新应用,体现科技与人文的深度融合。
“全民互动”类别中,包括“城市公共空间智慧健身”“元宇宙全运村与AR数字火炬传递”“无人机集群主题光影秀”等,旨在以科技延伸体育边界,普惠大众生活。
“赛事保障”类别中,聚焦赛事高效、安全运行。其中,“人形机器人及多模态感知技术”基于高算力集群支撑的实时AI决策能力,部署具备环境动态适应性的机器人系统,为大型赛事提供综合技术保障。从场馆内的无人清洁、物资配送机器人,到服务观众的AI数字人志愿者、智能咖啡机器人一个立体的、智能的机器人服务网络正在成形。
为确保科技成果不仅服务于赛事,更能成为城市发展的长期动力,广州赛区后续系列配套活动将陆续展开。具体而言,“科技全运路演计划”将依托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50万+企业库,定向邀请企业揭榜路演,推动技术与场景精准对接;“科技全运故事会”将通过纪录片、全民拍客大赛等形式,讲述科技背后的人文故事,让公众感受技术温度;“全运超级场景科技展”将实现赛时全网投放,强化“科技有温度”城市形象。同时,广州将建立长效技术转移机制,如组织“科技场景转化投资对接会”等,吸引资本关注,加速技术市场化。
广州通过企业调研、院校走访、专家评审层层遴选,最终锁定18项场景,为科技与全运会的深度融合搭建了精准对接的桥梁。发布会上,广州赛区执委会为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授牌“全运广州科技创新传播机构”,期待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进一步深化场景创新挖掘,在“场景挖掘—技术匹配—长效转移”闭环生态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记者 黄舒旻)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