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城市 > 广州分站 > 最新动态

广州海关有力推动广东高水平开放 关区2022年外贸增长2.8%

2023年01月18日 来源:南方日报

[ ]

  今年1月2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对印度尼西亚正式生效,佛山海关驻南海办事处签发广东省首份输印尼RCEP原产地证书;同一天,在广州车站海关支持下,广州国际港新年首列中欧班列驶出,开始新一年的高速运行;1月11日,在南沙海关监管下,923柜智利车厘子快速通关,创下南沙口岸单船智利车厘子进口量历史新高……

  新年伊始,外贸活力逐渐释放,发展新动能加速涌动。

  回顾2022年,在海关总署的统一部署下,广州海关强化监管、优化服务,统筹口岸疫情防控和促进外贸稳增长,坚决筑牢国门安全立体屏障,不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推动高水平开放,服务高质量发展。2022年,关区7地市外贸进出口1.9万亿元,同比增长2.8%;12月,关区进口整体通关时间为19.29小时,出口整体通关时间为0.62小时。

  今年,广州海关将继续铸忠诚、担使命、守国门、促发展、齐奋斗,巩固基层基础,提升质量效率,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服务加快建设贸易强国,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持续深化改革创新

  稳步推进扩大制度型开放

  去年以来,广州海关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一带一路”建设,出台服务《南沙方案》48项措施,全力支持南沙重大战略性平台建设,稳步推进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开展新一轮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推动“在线预约通关”、移动远程监管、关企资料交互等模块应用对接国际贸易“单一窗口”。

  RCEP生效实施一年来,广州海关做好RCEP政策解读和实施效果跟进,指导AEO高级认证企业申请“经核准出口商”认证资格,持续推广原产地证书“智能审核”“自助打印”等便利化措施,共签发RCEP项下出口优惠原产地证书15462份,货值51.1亿元;企业向广州海关申报进口RCEP项下货物58.1亿元;经广州海关认定的经核准出口商80家,居全国海关首位。

  为服务国内保供稳价和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广州海关推动广州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南沙综合保税区发挥“保税+”政策优势,推动保税维修业务发展壮大,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分拨中心。2022年,广州白云机场、南沙两大综合保税区进出口总值达1662.4亿元,同比增长48.4%。

  此外,立足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交汇枢纽”定位,广州海关不断促进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口协调发展。该关落实“暂免征收加工贸易缓税利息”“扩大内销选择性征收关税”等政策,在促进加工贸易内销便利化的同时,有效稳定了产业链供应链。2022年,关区加工贸易内销货值达103.9亿元,同比增长45.3%。

  保通保畅稳外贸

  打造一流口岸营商环境

  2022年,广州海关先后五轮研究制定实施97项促进外贸保稳提质措施,扶持外贸企业降成本、保订单、稳预期。同时,实行“关长联系企业”和“问题清零”机制,协调解决企业反映的货物滞港、物流受阻等难题700多个。

  为进一步畅通国际物流通道,广州海关围绕散货运输特点推广进口“船边直提”,助力货物高效通关。2022年共96.6万吨、75.9亿元货物通过进口“船边直提”模式实现快速通关。建立“厂港联动”模式,生产企业与港口码头点对点直通,2022年共2.8万吨建筑材料、食品等物资通过该模式实现当天运抵、当天放行、当天装船离境。

  为促进货物等生产要素在粤港澳大湾区高效便捷流通,广州海关持续推进“湾区一港通”改革,以南沙港为枢纽港,珠江内河沿江港口作为支线港,形成“两港如一港”的作业模式,实现进出口货物“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目前“湾区一港通”项目累计开通航线15条,货物平均堆存期由7天缩短至2天,2022年累计进出口货物达12.8万标箱,为进出口企业节省综合成本超5000万元。

  过去一年,广州中欧班列实现“加速跑”,助力越来越多“中国制造”走向海外市场,越来越多进口原材料供应本土企业。2022年,广州海关共监管开行进出口班列339列、发运标箱30074个、货值77.8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4.84%、135.54%、105.08%,为2000余家外贸企业提供了稳定的国际物流通道。

  新业态创新发展

  外贸新引擎动力十足

  2022年,广州海关关区进出口总值达1.9万亿元,同比增长2.8%,占同期广东省进出口总值的23%。其中,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等新业态持续健康发展,为外贸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

  为支持广州、佛山等地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发展,广州海关建立监管创新、通关保障、政策支持等全方位支持服务体系,保障跨境电商商品通关顺畅。从2014年起,广州海关监管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商品货值连续多年居全国前列;2022年,广州海关监管进出口跨境电商商品超10万种,广州南沙口岸跨境电商进出口总值突破1000亿元。

  为解决跨境电商出口退货难问题,广州海关首创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出口退货合包”新模式。海外消费者因各种原因退回的选购商品与国内出口商品在综保区内同仓存储,可以合并成一个包裹出口,一举解决了以往企业异地存储费用高、多次打包配送耗费人工的难题。据估算,该模式推行后相关企业每年可节约综合物流成本和人工成本约5000万元。

  更高效的通关速度、更简便的通关手续、更低的出口成本……2017年3月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在广州花都试点运行以来,广州海关不断探索创新监管模式,支持外贸新业态持续健康发展。2022年经广州海关报关出口市场采购货值1094.4亿元,位列全国海关第二。采购出口商品已从最初的箱包皮具、服装鞋帽延伸到数码产品、家居建材等4600多个品种,出口区域也由传统的东南亚、非洲、拉丁美洲拓展到北美、欧洲、中东等地区。

  强化全链条监管

  守好国门安全“第一道防线”

  一年来,广州海关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摆在第一位,严格执行入境人员检疫,坚持“多病共防”,严防疫情叠加输入风险,坚决筑牢口岸检疫防线。创新推动出入境卫生检疫作业全流程智能化,上线20台智能分流一体机,自动采集和核验入境旅客数据,减少前端人力投入三成,通关时效提升三成。

  为筑牢国门安全防线,广州海关持续完善全球传染病、生物安全信息监测预警机制,落实国门生物安全监测计划,持续做好非洲猪瘟、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情防控。开展“跨境电商寄递‘异宠’综合治理”“国门绿盾”专项行动,截获外来物种267种次、检疫性有害生物2318种次。开展“国门守护”行动,检出不合格食品346批次。

  此外,广州海关深入推进“全员打私”,重点打击“洋垃圾”、濒危物种、“水客”、跨境电商、涉枪涉毒等走私违法犯罪行为。坚持监管打私一体推进,全关总体立案数、案值、涉税额分别位列全国海关第一、第四、第三位,海关业务部门查发移交刑事案件占比达65.1%。

  为持续提升口岸一线监管能力,广州海关进一步规范综保区监管、货物口岸检查、行邮监管等领域执法,加强重点领域口岸环节监管,检出不合格进口再生金属原料1.46万吨,查扣侵犯知识产权嫌疑货物370.9万件。建立安全生产“吹哨人”预警机制,严格落实“口岸危险品综合治理”百日专项行动要求,研发系统动态监控危险品通关情况,实现口岸滞留危险品“动态清零”,通关时间压缩五成。

  (撰文 陈晓 关悦)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