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湾区影像 > 视频库

香港如何“突围”?政务司司长陈国基从“优才计划”到“五年目标”给出解答

2022年09月19日 来源:南方网

[ ]

  2006年6月,香港启动实施“优秀人才入境计划”(下简称“优才计划”),引发了广泛关注,认为香港由此拉开“不拘一格揽人才”的大幕。

  “之前也有其他引才计划,但前提都是申请人要先在香港找到工作,但这个‘优才计划’是可以来了香港后再决定做什么工作。”近日,在香港特区政府总部办公室内,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务司司长陈国基接受南方报业记者专访时回忆,“这个计划的成功之处在于,让来港人才有更多的选择。”

  其时,陈国基担任入境事务处执法及联络科指挥官,正是“优才计划”的推手之一。16年过去了,“优才计划”的年度配额从一开始1000个增加到4000个,陈国基展望未来的“野心”也更大:“香港要发展,未来不是‘邀请’人才,而是要全力‘抢’人才。”

  敞开大门“不拘一格揽人才”

  在香港入境事务处大楼,有一层是专门为内地留港人士签发签证的组别。虽然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这里不像以前那样人头涌涌,但工作人员仍然十分忙碌。

  香港与世界很多地区一样,面临着生育率低、人口老化的问题,因而香港特区政府在回归初期已意识到人才短缺的问题,因此先后推出“输入内地专业人才计划”“输入优秀人才计划”“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回港就业安排”等,期望吸引各地人才。

  “从当时香港的人口结构和流动情况看,招才引才已到了刻不容缓的程度。”回想起在入境事务处30多年的“从业经历”,陈国基特别有感触,“所以推出‘优才计划’的时候,我们意识到,力度还可以更大,后期的保障措施还可以做得更好。”

  记者:您从1982年到2016年都在香港入境处任职,见证了香港不同时期入境事务的变化。尤其是香港回归祖国前后,入境处的相关政策变化也比较大。

  陈国基:港英政府时期的香港出入境政策,以和外国的接触为原则,很少考虑到如何与内地交流、内地人怎样来香港等问题。直到香港回归祖国之后,香港许多政策和内地产生了紧密联系。比如,增加了广深港高铁西九龙口岸、莲塘口岸、港珠澳大桥等陆路口岸。口岸的增加反映了我们和内地的接触越来越密切,越来越重要。

  记者:“硬连通”增加了,“软连通”的政策变化也随之而来。

  陈国基:最明显就是“人”的问题。回归初期,香港特区政府就意识到人才短缺的问题,陆续推出了吸引人才的计划,鼓励人才来港发展。

  记者:2006年6月开始实施的“优才计划”被广泛关注,不少人认为香港由此拉开了“不拘一格揽人才”的大幕。

  陈国基:这个计划很重要,以前任何人想来香港,就必须要有一份工作,同时雇主还要证明这份工作在香港没有人才可以做,这样才可以向内地或者去外国招聘人才。而优才计划的申请者不需要事先找一份工作,我们就给他居留身份,让他来了后再决定做什么工作。这个计划一年给1000人的配额,主要针对精英人士。

  怎么判断申请人是不是优秀人才?一是综合计分,包括学历、年龄、工作经验、家庭背景、语文能力;二是成就计分,看他个人是否有突出的成就。最后是由一个“输入优秀人才及专才咨询委员会”来决定,这个委员会成员由行政长官任命。委员会除了主席外,还有18个成员,其中,3名分别来自保安局、教育和人力资源、劳工部门,其余15名是各界社会精英。这个计划的成功之处在于,它给申请人士提供了更大的弹性,让不同地方的人才觉得来香港很方便,不拘束,也不硬性要求他完成工作后要留在香港。当然,我们很希望优秀人才能留在香港,为香港作贡献。

  记者:这个政策的吸引力大吗?重点倾向哪些人才?

  陈国基:随着我们不断完善,这两年“优才计划”的获批人数也在逐步增长,已经超过了我们的每年配额,所以目前这个计划的配额已经增加到每年4000个。

  但如何填补人才缺口仍是香港要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尤其是科研人才。

  根据香港特区政府劳工及福利局此前发布的《2027年人力资源推算报告》,香港创科产业的人力需求在未来几年内将按年增长4.6%,增速居各行业之首。预计到2027年,香港创科相关行业人力资源需求将达到5.76万人。除了科研领域,文艺、体育等其他方面的人才我们都是欢迎的。

  记者:未来香港如何吸引人才?

  陈国基:人才是一个地区发展最宝贵的资源,而当今环球竞争,归根到底也是“人才战”。保持人才竞争力是香港经济发展利器。因此,我们未来要更加开放,不仅是入境政策上继续“敞开大门”,还要在人才抵港后的保障制度上力度更大。我们不是“邀请”人才,而是要在世界范围内全力“抢”人才。

  习主席“金句”应成为香港公务员座右铭

  1998年底,在入境处工作的陈国基被派往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驻北京临时办事处工作,成为了第一批被派往北京的香港特区官员。为期3年的半工半读“北漂”生活不仅拉近了他与内地的距离,更让他对“为香港市民谋福利”这一想法有了更深一层认识。

  2017年7月1日,陈国基出任特区行政长官办公室主任,成为首名纪律部队出身的行政长官办公室主任,再次开启了长达五年的公务员生涯。陈国基坚信,有了国家的支持,自己能和香港一起扛过任何挑战。

  记者:1998年底到2001年,您在北京工作之余,还在清华大学修读了一门法学课程。压力会不会很大?

  陈国基:我原本是想在北京工作期间顺便学好普通话,后来有朋友提议说,不如到大学读一门课。结果,我适逢其会,进入清华大学修读法律课程。读法律能更好了解国家制度,也能学习普通话,确实一举两得。

  记者:您可以说是亲眼见证了内地的发展与变化。

  陈国基:对。我1976年第一次和家里人到广州。当时我看到老百姓的衣服只有白色、灰色、蓝色三种颜色,每样东西都不是很发达;而当我新世纪在北京的时候,就已经高楼林立,色彩缤纷。所以,这几十年间,我看到内地的变化要用“巨大”来形容。同时,我有了一个很深的感触:任何一个能让老百姓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政府就是好政府。我们国家就是如此,香港也一定要跟着国家,共同发展。

  所以我特别认同习近平主席说过的一句话“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我和同事分享时都会说,这句话应该成为我们香港公务员的座右铭。我们以后开展工作就是要看清楚,这个工作是否能让市民生活得到改善,如果是,那就一直坚持做。

  记者:香港在2019年发生了“修例风波”,当时您任职行政长官办公室主任,受到的压力也一定不小,甚至被所谓“制裁”。

  陈国基:在香港经历“修例风波”时,我们深深感受到,原来外国插手香港事务、影响香港事务,能到这么深的地步,破坏力能这么强。美国的所谓制裁,正好让香港市民,特别是那些对美国仍存幻想的人,看清楚美国政府的无理和横蛮。我和我的家人毫不畏惧。我非常荣幸有机会在这个岗位服务,我也会竭尽所能,一切以国家和香港的利益为依归。

  过去五年对香港来说是一段很难熬的日子,也是一段历史性的时期。未来香港的良政善治发展得好不好,我觉得这几年很重要,但有国家的坚强后盾,随着香港国安法实施,选举制度得到完善,我有信心香港未来一定会好。

  紧跟国家发展步伐为香港市民谋福

  2022年6月19日,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任行政长官李家超的提名,国务院任命陈国基为政务司司长,同年7月1日正式就职。从基层公务员到政务司司长,陈国基见证了香港融入国家发展的加速度。履新后的他积极研究政策、热心落区探访、听取各方意见、统筹开展工作……站在香港“由治及兴”的关键节点上,陈国基希望自己能抓住时机交出让香港市民满意的答卷。

  记者:当组建新一届香港特区政府班子的时候,您是怎么知道自己被委任为政务司司长的?当时心情如何?

  陈国基:李家超行政长官先是跟我聊,希望我加入新一届政府。我跟他聊了一段时间,不是聊我愿不愿意,我很愿意也觉得荣幸,但我也会考虑我是否有这个能力,能否协助到他,而他给了我信心。既然能够在一个重要位置继续服务香港五年,行政长官也认为我有能力,那我就要继续工作。因此,我最后欣然接受,并且会尽我最大努力去协助他,从而达到他想要做到的目标,就是帮助香港实现更美好的未来。这是我最大的责任。

  记者:那您觉得政务司司长的具体职责是什么?

  陈国基:主要责任就是统筹政策局之间的工作。政务司下设九个政策局,它们怎么互相配合,特别是有些政策要跨局协调,我有责任去统筹好。李家超行政长官说过的“我们是以结果为目标”,就是指,执行力一定要强。不能说出来之后执行不了或执行不到位。所以,政策局之间的统筹工作是很重要的,也是我的主要责任。同时,解释政策也是政府的责任。让更多市民知道政府在想什么,这也是我们将来公关的策略。

  记者:不少人评价您“人际关系非常好,办事效率高”。

  陈国基:这些过誉了。但我想,所谓“人际关系好”应该是沟通到位。我也做过初级公务员,我入职的时候就是初级,当时就是自己关门做事,但当职位升高,就越需要人帮,现在任职“政务司司长”就更加需要人帮。我做不完九个政策局的事情,我们还需要立法会议员、行政会议员,以及各个社团的帮忙。良好的沟通能力有助于解决事情,这就是所谓好的人际关系。

  记者:您作为政务司司长,未来如何履职?

  陈国基:未来五年,要尽快落实一些对香港有利的政策。比如教育要做好、人住的房子要大些、对老人家好些,这些具体的民生要求,我们都要落实去做,让香港老百姓对生活有所向往。

  我希望能和行政长官一起努力,让香港市民在香港居住得越来越开心,越来越幸福,这就是我们工作的目标。我们也会思考如何帮助年青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国家有一个正确的理解认识,加强香港与内地的联系合作,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五年时间”说短不短,说长不长,我希望自己能抓住机遇,在这五年之后完成这些目标。

  策划 侯小军 张纯青

  统筹 赵杨 胡念飞 谢苗枫

  协调 区小鸣 王勇幸 陈彧

  文字 李乔新 陈晨

  拍摄 许晓鑫

  剪辑 李乔新

  平面 赖美雅 游宝艺

  发自香港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