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资讯 > 各界热议

在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上打头阵

2025年10月29日 来源:南方日报

[ ]

  如何立足广东实际,学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10月27日,省委书记黄坤明在全省传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干部大会上强调,要锚定“走在前列”总目标,紧扣“坚定不移挑好大梁、全面推进强省建设”总任务,深入谋划推进广东“十五五”发展,加快把蓝图细化为施工图、路线图。

  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是全国经济大省、制造业大省、科技创新大省,在新征程上走在前列、挑好大梁是时代所需、使命所系、责任所在。

  这其中,关键抓手就是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夯实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

  (一)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产业格局。

  这是一场波澜壮阔的革命与变革,也是一场抢占战略制高点的比拼。谁能够抓住机遇,挺立在产业科技创新的潮头,谁就能在未来发展和激烈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

  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这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广东的重要使命。

  202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时,明确要求广东在提升科技自立自强能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等方面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寄望广东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方能练好高质量发展的“看家本领”,挺起现代化建设的“产业脊梁”。

  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这是广东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

  新质生产力,新在新的科学技术、新的生产方式、新的产业形态,核心要义是以科技创新驱动生产力向新的质态跃升。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把创新落到企业上、产业上、发展上,紧盯颠覆性、前沿性技术,抓牢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努力成为主要的创新策源地、新质生产力发展高地,才能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的硬实力。

  (二)

  中国式现代化徐徐展开,新质生产力欣欣向荣,广东实现产业科技互促双强前景无限。

  看科技创新——

  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高水平人才高地等全面建设,鹏城实验室、广州实验室、大科学装置等“国之重器”相继布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等密集落地,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科技领军企业等积厚成势……广东拥有丰厚的科技创新资源和雄厚的科技创新实力,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9年全国第一,“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登顶全球榜首。

  看产业创新——

  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齐头并进,新经济增加值占比1/4强,高技术制造业占比近1/3;一二三产业、大中小企业、上下游链条、产供销环节高度耦合,9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夯实经济底座;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全省人工智能核心企业超过1600家,智能机器人产业规模、企业数量均全国居首……广东产业规模大、体系全,正紧盯科技前沿、产业“风口”、市场潮流,冲出中低端、抢占制高点、制胜新赛道。

  看互促双强——

  坚持把创新落到企业上、产业上、发展上,增加产业领域科技供给,对关键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和重大装备开展科研攻关;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打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广东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畅通科技成果和市场对接的“中梗阻”,唱响新质生产力发展“协奏曲”。

  (三)

  推进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广东的战略之举、长远之策,也必将是一场艰苦的竞速赛、耐力赛、接力赛。

  广东如何打头阵、走在前?

  ——点燃科技创新澎湃引擎。产业变革由技术革命催生而成,抓住了科技创新,就抓住了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定性变量。这需要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起抓,全链条推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高端仪器、基础软件、先进材料、生物制造等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决定性突破,既多出科技成果,又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锻造先进制造钢筋铁骨。先进制造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筋骨,筋骨强健方能行稳致远。产业创新,要守牢实体经济这个根基,推动三次产业相互嵌入、相互赋能、相互成就。一手抓传统产业、优势产业的巩固和优化,把产业根基扎得更深更厚更实;一手抓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培育和壮大,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营造互促双强有利环境。市场是产业科技创新最重要的孵化器、加速器、放大器,人才则是决定性因素。既要根据市场需求凝炼科研问题,依托市场优势吸聚创新资源,运用市场机制兑现创新价值,让市场力量激发出更加澎湃的创新动能;又要广聚天下英才,深入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吸聚全球创新型人才来粤创业就业。

  赤子追梦,追则必达。

  新征程上,向着产业科技高峰全力攀登,广东定能跃进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之门,开启新的成长周期,创造新的辉煌成就,奋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

  (丁建庭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