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资讯 > 各界热议

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预计2027年完成任务,专家表示:大湾区试点应考虑全球示范意义

2025年09月12日 来源:南方日报

[ ]

  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正式启动。

  9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试点有关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介绍,将聚焦要素价格市场化形成、畅通要素流通渠道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分类施策推进改革,因地制宜大胆创新,开展差异化改革探索,并尽快形成制度,以期在全国推广。试点方案自批复起实施2年时间,预计2027年完成试点任务。

  改什么?

  “传统要素+新型要素”

  高效配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绝大部分商品和服务都已实现了市场定价、自由流动,但要素市场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发育还不充分。“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关键环节,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李春临表示。

  近期,国务院批准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的10个地区,包括北京城市副中心、江苏苏南重点城市、浙江杭甬温、安徽合肥都市圈、福建福厦泉、河南郑州市、湖南长株潭、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重庆市、四川成都市。

  李春临介绍,此次改革试点地区范围广、要素领域覆盖全、试点举措任务实、全国示范意义强,对于进一步完善要素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促进要素资源跨区域、跨领域顺畅流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效益最大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两方面的重要意义。

  “这10个地区是发展基础较好、经济增长支撑作用强的城市群、都市圈或者中心城市,改革基础条件较好,也具有较强代表性。各地区试点方案总体结构基本一致,但具体改革措施因地制宜,各有侧重。”李春临表示。

  “以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为例,这里既有制造业升级的迫切需求,也具备科创资源和市场基础,试点允许其探索科技成果确权、交易和转化机制改革,例如科研人员可持有职务发明所有权,这将激活科研主体的市场活力。”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表示。

  据了解,此次试点不仅涉及土地、劳动力、资本等传统要素,同时支持试点地区深化探索数据、算力、空域、频谱轨道等新型要素配置方式和价值实现路径,有效促进新质生产力培育和发展。李春临说,试点方案自批复起实施2年时间,预计2027年完成试点任务。

  怎么改?

  分类施策、因地制宜、大胆创新

  “当前,要素的简单叠加已难以驱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李春临表示,试点注重进一步深化各类要素综合配置、协同配置,结合重点产业发展、地方实际需求等,提出围绕重点项目和重点发展领域协同配置要素的具体举措和任务安排,着力提升要素市场化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推动实现更有针对性的要素配置。

  国家数据局副局长余英表示,数据具有易复制性、高敏感性等特征,推动数据市场建设,既要大力促进流通使用,也要防范流通中的风险。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以及苏南重点城市等都将完善数据流通交易规则、加强数据安全保护等作为重点任务。将支持试点地区探索数据流通交易新模式,建立数据安全治理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表示,人民银行将围绕增加有效金融服务供给,推动更高水平的金融开放合作,推动数智赋能金融发展等方面,加大对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地区的金融支持力度,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作出积极贡献。

  李春临表示,下一步,将聚焦要素价格市场化形成、畅通要素流通渠道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分类施策推进改革,因地制宜大胆创新,开展差异化改革探索,及时跟踪评估试点效果。

  “我们将不断总结这几个地区试点的好经验、好做法,尽快形成制度,以期在全国推广。”李春临表示。

  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地理相邻、经济联系紧密,作为经济总量超11万亿元的超级城市群,连接港澳,经济外向度高,在全国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中承担着特殊的使命。

  “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的试点使命,是建设具有全球示范意义的要素配置枢纽。”朱克力认为,改革试点工作应重点聚焦于三大维度:一是深化技术要素市场化,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为核心载体,重点突破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二是破解土地要素低效利用难题,针对珠三角城市土地开发强度高的现实,试点产业用地弹性供应与存量空间活化。三是构建数据要素全链条生态,依托深圳数据交易所推动数据确权、定价、交易机制创新,重点突破医疗、交通等领域的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培育数据要素驱动的新型商业模式。

  (记者 赵晓娜 黄应来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