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1日 来源:南方+
南沙体育馆,有新打开方式。
这里可以是武术竞技馆。长拳、剑术、枪术……5月举办的十五运会武术套路资格赛(女子、团体赛区)、测试赛暨2025年全国武术套路锦标赛上,295名运动员在这里展开精彩角逐,争取决赛资格。
这里可以是二次元集聚地。十几天前,“AniSonic虚拟偶像全息演唱会”精彩上演,全息投影、虚拟引擎实时渲染等前沿科技打破了虚实界限,实现了观众与虚拟偶像的“零距离”互动。
这里可以是篮球场。4月“罗斯中国行”也来到南沙体育馆,德里克·罗斯与中国街球单挑王陈泽文的百分大战成为经典一幕,球迷惊呼这是“世纪单挑”。
改造升级后,南沙体育馆很忙,今年已迎来一系列重磅活动。“篮网转换”的巧妙设计让场馆适用于不同比赛对赛场的要求,实现武术比赛、篮球赛、网球赛、演唱会等场景“一键切换”。看完比赛,还能一路直达最美滨水景观带,既能一睹赛场风云,也能一览城市新颜。
看比赛,多赛事场景“一键切换”
来南沙体育馆看比赛,体验全新升级!
进场馆前,最近亮相的南沙体育馆文体广场让人眼前一亮,黑、灰、白三色勾勒的线条如层层海浪,与海螺造型的南沙体育馆相映成趣。细看“海浪”,南沙体育馆文体广场全新亮相,开阔的广场、亮丽的路灯、错落有致的绿植给人留下极佳的第一印象。
再走进“海螺”,南沙体育馆以“绿色、智慧、可持续”的新面貌亮相,总装修改造面积达19587平方米,升级涵盖声光电系统、木地板、座椅等核心设施。场馆固定看台扩容至6031座,活动看台2506座,可灵活满足赛事与群众活动需求。
最大一个亮点是“篮网转换”的巧妙设计,实现了多种赛事场景的“一键切换”。“为最大化利用场馆资源,我们以‘一场多用’为目标提升综合功能。”南沙体育馆改造项目负责人解释,目前主场馆地面是可供篮球比赛使用的地板,铺上专用地毯后即可用于武术比赛,而地板下还另有玄机,拆卸木地板后即可“变身”为三片纵向分布的网球场。
赛后,南沙体育馆也可以成为演唱会、艺术表演、大型综合性文化活动的举办地。此外,“节约办赛”理念还体现在资源循环利用,例如,主场馆原木地板、原显示屏翻新后,均再次用于副场馆。
对于来看比赛的群众来说,地下配建停车场以及地下扩容停车场更是加分项,总计新增630个地下停车位,进一步满足参与体育活动的停车需求,也符合举办大型赛事的需要。看比赛不再有“停车难”。
看新城,尽享15分钟生活圈
南沙体育馆焕然一新的同时,其周边环境也同步升级,不仅是南沙体育馆赛事配套空间,也让特意来此的游客和居住在周边的居民尽享15分钟生活圈。
无论是在这里生活,还是来游玩,都看中道路畅通、交通方便。不久前,南沙体育馆周边道路工程通过竣工验收,总长约1.087公里的勇进路(凤凰大道至勇进一街段)、勇进一街完成升级改造,既能为周边小区居民提供更加丰富的出行选择,也能为南沙体育馆承办十五运会专项赛事提供有力保障。
开车不绕路,也适合骑行、漫步以及露营等活动。“骑到这儿突然有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飞蜗运动”骑行俱乐部的7名成员发现了骑行的好去处,他们途经南沙体育馆,从南沙体育馆西广场穿过斑马线,一路沿滨水步道骑行,两侧枝繁叶茂,不远处的凤凰一桥连通蕉门河口片区与灵山岛尖片区,开阔的视野让他们流连忘返。
滨水景观带慢行系统的打造,让群众发现南沙体育馆周边也是日常休憩好去处。得益于南沙体育馆周边环境提升工程项目,这片城市“边角料”如今已成为南沙体育馆周边最热闹的休闲空间——全长3.3公里的生态慢行系统,串联起江景、绿意与生活,让“跑在景中、景随步移”成为市民的日常。
“最近一批改造项目,我们都是花小钱办大事、花少钱办多事,服务赛事的同时,更长期造福周边市民群众。”明珠湾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希望未来更多来自大湾区的游客,来南沙体育馆看一场比赛,爱上这座年轻的城。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