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资讯 > 最新动态

湾创未来 粤聚英才——粤港澳大湾区创业大赛力促三地创业全要素加速聚合

2025年09月26日 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

[ ]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举措,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粤港澳大湾区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实力雄厚,创新要素集聚,国际化水平领先,合作基础良好,将打造成为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这里不仅是创新创业的乐土,更是创客青年圆梦的舞台。2025年5月,粤港澳大湾区创业大赛拉开帷幕,首次实现粤港澳三地深度联动,赛事呈现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集成电路与低空经济、医药健康与生物制造、食品科技与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与文化创意五大赛道优质项目。本期报道,让我们一睹粤港澳大湾区创业工作风采。

  天下英才聚神州,万类霜天竞自由。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秉持敢为人先、自强不息、务实肯干的创业精神,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铸就三十余载经济腾飞。新时代新征程,传承并弘扬创业精神,培育开放、创新、实干、进取的创业文化,尊重创业、服务创业,成为广东省人社部门自觉行动的重点工作。

  广东省人社部门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战略部署,积极推动创业资源在粤港澳大湾区内有效对接,大力支持香港、澳门青年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贡献人社力量。

8月29日,粤港澳大湾区创业大赛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食品科技与现代农业赛道复赛在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打响

▲8月29日,粤港澳大湾区创业大赛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食品科技与现代农业赛道复赛在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打响。(图片由广东省人社厅提供)

  以赛事为战略支点 打造开放协同的高层次人才集聚平台

  湾创未来,潮涌珠江千帆竞。

  本次粤港澳大湾区创业大赛吸引全国31个省区市及港澳地区超7000个项目参赛,充分展现了广东省的组织动员能力、优渥的政策环境和大湾区强大的吸引力。

  五大赛道高度契合国家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导向,彰显广东省对国家产业政策的深刻理解和贯彻落实。大赛首次实现粤港澳三地深度联动办赛,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部门作为承办方直接参与,为支持港澳青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提供了实质性平台,成为丰富“一国两制”实践的创新举措。

  “我们的项目提供力学性能测量方向的可靠数据和支撑,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土木工程、生物医疗等行业领域。”参加本次集成电路与低空经济赛道复赛的深圳市海塞姆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长太介绍。作为一家科技创新型企业,公司核心团队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清华大学等知名高校。公司自主研发的单目三维DIC等核心算法,致力于通过DIC视觉技术提供新的力学性能测量解决方案。

  该案例是粤港澳大湾区汇聚高端人才、激发科技创新的一个缩影。广东省成功将大赛打造成汇聚全球创业资源的“强磁场”、系统性的招才引智工程。

8月31日,粤港澳大湾区创业大赛集成电路与低空经济赛道复赛在深圳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拉开帷幕。

▲8月31日,粤港澳大湾区创业大赛集成电路与低空经济赛道复赛在深圳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拉开帷幕。(图片由深圳市人社局提供)

  以生态为核心引擎 构建“四创联动”全周期创业支持体系

  粤聚英才,风起岭南万骏驰。

  广东省人社部门建立以“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创业孵化、创业活动”为特色的“四创联动”良性生态圈,展现出创业支持工作的系统性和前瞻性。

  通过出台《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9部门关于健全创业支持体系提升创业质量的若干措施》等“一揽子”创业支持政策,广东省面向重点群体分型分类提供创业保障,有效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与创新活力,培育发展更多创业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创业主体,为促进高质量发展、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提供坚实支撑。

  2024年,广东省出台全国首个专门支持港澳青年就业创业的地方性法规--《广东省促进港澳青年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就业创业条例》,高水平建设“1+12+N”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体系,累计孵化港澳青创项目超6500个,在孵港澳项目占比40%以上,越来越多港澳青年在大湾区这片创业沃土上筑梦启航。

  值得一提的是,报名参加本次大赛的1761个港澳项目中,38个港澳项目晋级总决赛,占比25.3%,这些项目在人工智能、文化创意等领域展现出港澳青年的创新活力与独特风采。

  广东省创新推出“创业伴飞计划”,为创业者提供专员式、陪伴式服务,并配套最长3年的免租场地支持,切实降低了创业者的创业成本。在引来金融“活水”、破解融资难题这一关键环节,广东省出台“创业担保贷款+专项贷款”组合拳,提供最高5000万元、利率低至2.9%的金融助企稳岗贷款,有效纾解了初创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痛点。

  与此同时,广东省人社部门整合多方资源,持续强化金融赋能与精准服务。所有报名参赛的项目,无论是否进入复赛、决赛,均可获得全过程投融资、入驻孵化基地、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支持保障。赛事背后,是政府通过“看得见的手”精准发力,将资源对接作为重中之重,有效链接大赛平台资源,成为构建良性创业生态、营造浓厚创业氛围的关键力量。

9月4日,粤港澳大湾区创业大赛医药健康与生物制造、现代服务与文化创意赛道复赛在珠海启幕。 李梦夕 摄

▲9月4日,粤港澳大湾区创业大赛医药健康与生物制造、现代服务与文化创意赛道复赛在珠海启幕。 李梦夕 摄

  以成效为示范标杆 培育高质量发展与就业增长双动力源

  同心筑梦,就创携手谱新章。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以创业带动就业和创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驱动作用。大赛期间,广东省人社部门组织开展政策解读、投融资对接、孵化基地入驻对接等配套活动,有效促进技术、资金、市场等创业要素的精准匹配,显著提升创业成功率。

  在复赛、总决赛阶段,广东省人社部门集结粤财、粤科、深创投、广金控等160余家创投机构,粤港澳(广东)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香港科技园、澳门青年创业孵化中心等100余家创业孵化载体及留创园,广东省科学院、人工智能协会等多家科研院所和行业组织,为参赛项目搭建高频互动与成果转化平台。

  资源对接成效初步显现:截至目前,大赛现场促成创投机构与创业项目对接超千次、意向投资金额达10.6亿元;各地创业孵化基地对接创业项目300余个,与50多个创业项目达成初步入孵意向。

  “此次参赛项目展现出强劲的创新活力与发展潜力,已有超六成项目获得资本市场青睐。”大赛组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为给参赛项目提供全方位服务,大赛打造“政策+资本+场地”多维创业矩阵,构建“展示-对接-落地”全链条服务体系。

9月4日,医药健康与生物制造、现代服务与文化创意赛道复赛资源对接现场座无虚席。

▲9月4日,医药健康与生物制造、现代服务与文化创意赛道复赛资源对接现场座无虚席。 李梦夕 摄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二十多年来,广东省各类创业培训项目渐趋成熟,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扎实成效。2005年以来,广东省累计为80多万人次提供马兰花创业培训,设立创业培训定点机构233家,培养国家级培训师13人、讲师5000余人;2015年以来,为超7000人次提供初创企业经营者能力提升培训,直接带动就业7.74万人。

  据了解,超60%的参训企业在培训后实现资产或营收增长,新创设创业项目及企业近500家,一批优秀企业成长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以及潜在独角兽企业。香港创业青年陈智诚于2020年创办广州空间优化科技有限公司,在参加初创企业经营者能力提升培训后,他将标准化生产调整为提供“订单式”定制设计、生产和安装服务。该项目现已进入国家电网供应链,陈智诚获得“大湾区杰出青年创业者”“广州市优秀创新创业人才”称号。

  通过本次大赛,广东省人社部门系统展示了将国家战略转化为地方行动,将政策文件转化为市场活力,将赛事活动转化为长效生态的实践路径,形成了可资借鉴的“系统规划、精准施策、生态培育”样本模式。

  四海创客汇南粤,湾区立业争潮头。以粤港澳大湾区创业大赛为契机,广东省正掀起一股汇聚全球英才、集成政策资源、服务国家战略的创业新浪潮,展现出广东省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在构建现代化创业支持体系上的先行性和创新性,持续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高质量发展示范地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注入澎湃动能。

  (作者 粤仁宣 李梦夕)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