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资讯 > 最新动态

议案建议里看大湾区 新质生产力如何“快跑+长跑”?

2024年03月12日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 ]

  “发展新质生产力”无疑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热词之一,而今年“粤港澳大湾区”则第八年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

  热词里看“高频词”。过去一年,以锂电池等为代表的“新三样”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注入全新动能,成为新质生产力在大湾区加速落地最为生动的实践。

  新质生产力率先“起跑”,如何持续“快跑”?来自大湾区全国人大代表带来的多项议案、建议,为新质生产力在大湾区“长跑”建言献策。

  要厚植新质生产力“长跑”的基础。去年年底,我国新一代国产超级计算系统——天河星逸在大湾区正式发布。相比于“天河二号”,天河星逸能实现AI大模型训练、大数据分析等新质生产力发展所急需的新应用场景需求。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鹏城实验室主任高文认为,在产业加速发展之外,更要注意厚植人工智能、算力等能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性行业的发展。

  他认为,应当从科研方面着手,加快培育自主可控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引导支持国内产业做大做强。他建议设立国家人工智能基础软硬件制造业创新中心,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在大湾区加速发展。

  要培育与新质生产力一起“长跑”的人才。培育新质生产力,人才是关键。作为全国制造业大省和用人大省,今年春节后广东全省人力资源市场技能人才求人倍率仍在1.4以上,求贤若渴可见一斑。

  新质生产力与产业发展高度相关,因此,在关注产业发展之外,来自大湾区的代表们更着眼于培育紧跟产业潮流的技能人才。

  全国人大代表、从技校生到技师学院的“95后”教师杨登辉就对“数字工匠”的培养提出自己的建议。他认为,高质量发展对技工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符合现代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级技术工人,有赖于正规化、成体系的教育机构的培养。产业在向中高端迈进,技术技能复合型人才也要协同成长,才能成为支撑新质生产力的持续动力。

  要锻造新质生产力发展“长跑”的韧性。就在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全球首条跨海eVTOL航线首飞成功。不久的将来,城市间“打飞的”不再只是一个概念,低空经济成为被越来越多大湾区城市看准的“新赛道”。

  一条航线的成功开通,背后是整个低空经济产业链的协同发力。因此,不少来自大湾区的全国人大代表将眼光放得更远,议案建议则聚焦如何锻造新质生产力背后产业链的韧性。

  全国人大代表马学沛就关注产业发展之外,更聚焦如何加强数字低空发展政策引导、为新质生产力产业链“护航”。他建议,以政策引领推动数字低空发展,在粤港澳大湾区等有条件的地区开展数字低空试点。同时,要打造统一低空数字底座,编制低空数字空域图,建设数字低空专题库,推动低空数据、视频数据、物联感知数据等数据共享应用,以此打造新质生产力在大湾区健康成长的良好生态。

  有了“快跑”的基础,更要有长跑的实力,透过来自大湾区的议案、建议,我们看到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赛道上,一个动能更足、韧性更强的大湾区正在加速奔跑!

  (记者 周羽 黎冠强 孔英璘)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