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1日 来源:南方网
10月9日,《深圳市交通运输局<深圳市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正式生效,为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广深珠“三核联动”的低空经济产业格局再添动力。
《实施细则》有效期至2026年12月31日,明确四类低空资助项目以及资助条件和标准等,其中单项单次奖励最高可达1500万元。
在《实施细则》中,开展载人eVTOL航空器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研发制造经营活动、低空物流配送、通航短途运输的企业,以及在深圳建设低空经济领域创新型研究机构的各类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都被纳入资助对象。
新政支持颇具针对性。例如,对适航取证加大鼓励,在深圳经营且获中国民航局适航认证的载人eVTOL航空器企业可获一次性奖励1500万元。
此外,《实施细则》鼓励做大低空物流、通航短途运输等应用场景。例如按航空器类型设差异化奖励,小型无人机新开航线年飞行超5000架次可获20万元,首年总飞行达2万架次奖励40万元;大、中型无人机新开航线年飞行超1000架次奖励35万元,首年总飞行达2万架次奖励80万元。
此次新政将通过政策杠杆推动深圳的技术、场景优势与广州的制造基础、珠海的通航特色深度融合。作为全球低空产业“密度”最高的城市,深圳目前已集聚1900余家低空经济产业链企业,消费级无人机占全球市场70%,2024年低空经济年产值超过900亿元,形成全球领先优势。
(记者 刘思敏)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