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0日 来源:南方网
1980年,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深圳、珠海、汕头三大经济特区在南海之滨诞生,共同照亮了中国探索现代化的磅礴征途。四十五年来,从“杀出一条血路”的铿锵誓言,到“先行示范”的时代使命,三大经济特区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勇担使命、砥砺奋进,向世界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朝气与创新活力。
10月9日至12日,由广东省委网信办主办、南方新闻网承办的“改革开放走在前——广东科创新气象”主题宣传活动,走进深圳、珠海、汕头,聚焦改革开放精神与民营经济等主题,通过真实数据和生动实践,全面展现广东科技创新成果与南粤儿女守正创新的时代担当,彰显各行各业奋斗的底气和决心。
深圳 瞄准前沿 推动未来产业跨越式发展
1979年到2024年,深圳规上工业总产值创下了从0.61亿元到5.4万亿元的奇迹。从华为原生鸿蒙操作系统打破安卓和IOS的垄断横空出世,到满载比亚迪新能源车的巨轮驶向汽车工业曾经最为发达的欧美,深圳制造正迈向深圳“智造”。
深圳“智造”的蓬勃发展,是其作为科技创新策源地的生动写照。深圳加快建设国家级创新平台,布局合成生物研究、脑解析与脑模拟、材料基因组等一批大科学装置。目前,深圳拥有各类创新载体4000多家,建成鹏城实验室、20家全国重点实验室、4家广东省实验室,获批建设6家国家级创新中心。
10月10日 活动第二站,记者带你发现深圳的“特区之特”。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是引领未来发展、正在“破土而出”的主导技术、重磅产业。近年来,深圳深入实施“人工智能+”“机器人+”行动,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推进全域全时全行业高水平应用,产业集聚效应加速显现。从“人形机器人第一股”的诞生,到“机器人谷”的悄然崛起,深圳机器人产业的创新活力持续释放,专利申请量位居全国前列。作为人形机器人的领导者和智能服务机器人的领航企业,截至2024年12月31日,优必选共持有2680项授权专利,其中海外专利484项,发明专利占比57.87%。人形机器人有效专利数量全球第一。乐聚机器人公司突破高性能关节舵机技术,其双足机器人动态行走控制算法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越疆科技开发出全球首款桌面协作机器人,重复定位精度达到0.02毫米,已广泛应用于教育、医疗等领域。
同时,深圳以人工智能赋能全产业体系,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元象科技凭借其在人工智能(AI)与3D技术领域的深度交融与创新,从基础模型训练、3D内容生产到应用开发,将自研技术贯穿于每一个环节,形成了完整的技术创新链条,通过持续提升认知智能和感知智能,打造AI智能体。
港资科技企业扎根前海、快速成长,成为深圳科技发展的新亮点。截至2025年2月,前海港资信息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规上企业达55家。在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等深港合作重点领域,前海已拥有三立人、思谋科技、菜鸟网络、云豹智能、滴灌通、空中云汇等6家港资独角兽企业,展现了深港两地优势互补促进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巨大潜力。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