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四个维度推进深港融合!前海积极响应2025香港《施政报告》

2025年09月26日 来源:南方+

[ ]

  “要促进深港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

  “要扎实推进‘无感通关’,加快建设“深港汇”双向总部基地”

  “要穷尽办法降低港人到前海工作生活的时间成本、交通成本”

  “要为香港青年初来前海、实习就业、创新创业提供更大支持”

  ……

  9月25日,前海召开对接香港施政报告工作专题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响应、逐条研究、全面对接《行政长官2025年施政报告》,大力推动相关领域措施落地见效,务实有效深入推进深港合作。深圳市委常委、前海合作区党工委书记、前海管理局局长王守睿主持会议。

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

  香港特区政府于上周发布《行政长官2025年施政报告》,4处直接提到“前海”,涉及交通、金融、产业等多个领域合作,包括“推动全力推动港深西部铁路(洪水桥至前海)建设”“将与深圳和前海探索数字金融、科技金融融合合作”“港交所是前海联合交易中心的控股股东,将继续加强两地合作,发展好大豆离岸现货市场”“加强与前海和上海合作,为内地私募市场引进更多境外资金”等。同时,在参考内地“1.5级开发”概念、优化跨境征信互通和深港跨境数据验证平台等方面都与前海息息相关。

  会议对此高度重视,明确指出要坚持“依托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聚焦深港合作主线、改革开放创新主责、现代服务业主业,找准合作结合点与发力点,务实推进深港合作,并强调“职责所在,不可缺位,主动做;空间广阔,大有可为,协同做;聚焦聚力,善作善为,全力做”,在服务香港中实现自身发展、在发展中更好服务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

  会议强调,要紧紧围绕深港深度融合发展引领区战略定位,全面对接《行政长官2025年施政报告》,从多维度推进深港融合发展。

  一是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积极主动参与香港北部都会区规划建设,实施好研发中心、服务贸易、科技服务等政策,加强金融科技、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合作,促进深港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服务香港“三中心一高地”建设。

  二是推进规则机制一体化衔接,扎实推进“无感通关”,加强建设与航运领域规则衔接,加快建设“深港汇”双向总部基地,携手香港招才引智,更好发挥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的“转换插头”“能量接口”作用。

  三是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联通,加快建设算力中心、数据产业平台等新型基础设施,推进港深西部铁路规划建设,穷尽办法降低港人到前海工作生活的时间成本、交通成本。

  四是推进民生领域一体化融通,紧紧围绕香港居民在前海工作生活如同在香港,对接香港爱国主义教育,支持香港青少年走进前海,将人才工作、爱国主义教育与创新创业一体考虑,为香港青年初来前海、实习就业、创新创业提供更大支持,让港人来去方便、安居乐业。

  近年来,前海坚持以深港合作为主线,全力推进深港深度融合发展引领区建设,已成为港企港人扎根内地的“第一站”与“首选地”。

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

  比如,在制度创新上,实现“港资港法”“港资港仲裁”;26类港澳专业人士备案后即可执业,63家香港工程建设领域专业机构在前海备案;携手香港联合出台风投创投联动、知识产权创新等专项措施,落地多家港资控股金融机构、港资独角兽企业、粤港澳联营律所。

  在支持港人港企创新创业上,近5年发放港澳青年资金3.5亿元,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在园团队535家,累计培育孵化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9家;推出“1510”培育模式,引进香港大学青年科创学院、香港理工大学前海前沿技术创新中心、香港中文大学新质产业中心等香港重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启用前海5号楼,以“国际化、枢纽型、全天候、未来感”为特点,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人才服务枢纽。

  此外,前海还打造港风港味街区,聚焦港人港企需求,推动深港文化传承与商业融合。同时,在医疗、教育、支付、交通等领域持续优化服务,让港人在前海生活就业更便利、更舒心。

  (记者 张玮)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