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让堵点“变通变顺”,港府《前海规划》宣讲会释放什么信号?

2024年03月04日 来源:南方+

[ ]

  全国两会前夕,香港特区政府在政府总部举行《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下称《前海规划》)宣讲会。

  国家发改委区域协调发展司司长吴树林亲临现场,表示将与中央有关部门一道,全力支持广东省和深圳市,以落实《前海方案》《前海规划》为抓手,深化深港全方位合作,推动香港长期繁荣稳定和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部分香港特区政府部门官员、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约百人参会。

  值得关注的是,香港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曾国卫在会上表示,特区政府会致力把各发展中的难点、堵点一一打破,将“不通”变成“通”,将“不顺”变成“顺”,助力所有人抓紧拥抱湾区的机遇。

  这意味着,在深港合作逐渐渉入“深水区”时,各方均已对制度创新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共识,未来跨境制度衔接必将迎来突破性进展,吸引更多港人港企北上到包括前海在内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和生活,真正意义上进入深港双向奔赴的“融合期”。

  深港合作进入“深水区”

  前海是国家级战略平台和粤港澳大湾区重大合作平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已先后三次到访前海,亲自为前海的改革发展把脉定向。2023年底,扩区后的前海迎来国务院批复的《前海规划》,旨在推动前海在大湾区建设中更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深化港深合作。

  《前海规划》涵盖前海合作区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空间布局、产业发展、营商环境、城市建设、优质生活、治理模式等范畴,内容全面丰富。而最大特点则是“始终突出深港合作”,首次将“深港深度融合发展引领区” 写为战略定位,并首次围绕港人港企设置了“港资企业数、香港居民就业数、在港澳提供跨境服务和政务服务事项”等指标。

  之所以出现这些转变,一方面,是在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的历史大潮流下,香港已调整了发展思路,期待融入内地广阔市场以实现再次飞跃。特别是2023年以来,从香港特首2023施政报告到香港特区政府发布《北部都会区行动纲领》,深港都已迈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融合发展的新阶段。

  另一方面,深港合作多年,特别是前海在金融、法治、建筑、财税等多领域多维度都做了突破性尝试,但要实现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则从思维理念到制度创新都亟须有更高形态去推动。

  “深港融合发展对前海意义重大,是要将前海打造成‘两制’融合试验区,让其在一个特定区域叠加、融合,使深港从物理移动的合作变为化学反应式的合作,进而达到‘1+1>2’的效果。”香港“一国两制”研究中心研究总监方舟认为,深港合作已进入“深水区”,亟须通过新的制度设计创新把“深水区”变为合作的“样板区”。

  对港制度衔接亟待深化

  制度、规则等衔接对深港合作至关重要。在近14年的开发开放中,前海已累计推出835项制度创新成果、88项在全国推广,制度创新指数蝉联全国自贸片区第一;累计推出惠港政策超200条,成为内地深港合作最紧密区域。

  “前海已具有率先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良好基础。”《前海规划》如是评价,但也同时指出“前海仍面临制度创新系统集成不够、与香港衔接有待深化等问题,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任重道远”。

  “不止前海,整个大湾区发展最大的特点和难点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个法律体系。在推动深港两地资金、信息等生产要素跨境流通的过程中,涉及大量的制度规则突破,目前确实还存在堵点。”方舟说。

  根据《前海规划》,前海要“坚持依托香港、服务香港,加快推进规则机制一体化衔接、基础设施一体化联通、民生领域一体化融通”,这其中最核心的就是“规则机制衔接”。

  具体措施包括与香港建立跨境金融监管联席协同机制,创新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合理借鉴香港及国际管理制度,联动香港构建数字贸易跨境交易结算新机制,对接国际高标准商事制度规则,推动涉港澳司法机制综合改革,健全深港各层级合作机制等。

  “香港会继续支持前海发挥先行先试功能,推动更多的政策创新和突破,让成功的政策经验辐射至整个大湾区以至全国。”曾国卫直言,《前海规划》对支持香港特区丰富“一国两制”实践,保持长期繁荣稳定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和引领方向。

  “特区政府会继续积极作为,主动联系各湾区城市,优势互补、深化合作,致力把各发展中的难点、堵点一一打破;将‘不通’变成‘通’,将‘不顺’变成‘顺’,推出更多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措施,让香港和海外的人才和企业,以至普罗市民,都可以抓紧拥抱湾区的无限机遇。”曾国卫说。

  前海、香港达成强烈共识

  事实上,前海已加快率先在各领域与香港不断推进规则机制衔接,以更大力度开展制度型开放压力测试。

  比如,分别与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商务及经济发展局联合发布“风投创投18条措施”“知识产权16条措施”;累计让22类港澳专业人士经备案(登记)即可在前海执业,并还试行建筑师负责制;允许港资企业选择香港法律来解决合同纠纷,也可以选择香港作仲裁地,实施“港资港法港仲裁”等。

  国家各部委支持前海力度也明显提升,出台实施的“金融30条”“海关18条”“海事18条”等政策,均从顶层设计上对深港合作予以开放态度。

  就在农历新年前两天,港深两地政府组织的前海建设专班首次会议在前海举行,就如何推进落实《前海规划》相关目标进行深入交流。尽管公开报道并未透露更多商谈的具体内容。但双方均表示“达成强烈共识”,将推动深港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更高水平的交流合作。

  据前海管理局常务副局长黄晓鹏介绍,接下来前海将进一步加强改革的系统性、集成性,完善区域治理模式,构建行政区和经济区适度分离、优势叠加的管理体制,积极拓展港澳人士、专业机构参与前海开发建设的新模式。

  同时,出台“支持前海深港深度合作融合发展措施”,稳步推进市场准入、标准规则、专业资格等领域规则衔接,包括进一步扩大港澳专业人士便利执业范围,落实香港居民个人所得税政策,对其个税超过香港税负的那部分予以免征,支持香港“八大中心”建设。

  “前海是支持香港优势产业拓展内地市场的重要载体,也是内地企业通过香港‘引进来、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的重要抓手,有助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和国际航空枢纽地位。”曾国卫呼吁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和港区全国政协委员透过其庞大的网络和影响力,共同推动各界积极参与前海和大湾区建设,让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记者 张玮)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