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3日 来源:粤港澳大区门户网
5月13日,广东省大湾区办正式公布第二批《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典型案例》(点击查看案例详情),并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部分典型案例的牵头实施单位负责人介绍案例相关情况。
5月13日,广东省政府新闻办举办《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典型案例(第二批)》新闻发布会。
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典型案例(第二批)
案例一:“港车北上”“澳车北上”政策顺利落地实施 案例二:高水平建设“1+12+N”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 案例三:创新实施粤澳货物“一单两报”服务 案例四:“湾区认证”推动三地质量认证规则衔接 案例五:“湾事通”助力“三地同城、无感跨境” 案例六:粤港实现政务服务“跨境通办” 案例七:首个大湾区商事纠纷司法规则衔接指引出台 案例八:广东省人民政府在澳门首发贴标中欧《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绿色债券 案例九:横琴口岸创新实施客货车“粤澳联合一站式”查验 案例十:广州探索科研用物资跨境自由流动新机制 案例十一:深圳建立与国际标准衔接的医院评审认证体系 案例十二:珠海“小切口”立法助力澳门专业人士跨境便利执业 案例十三:中山率先落地“港药粤产” 案例十四:前海率先试点推进建设领域规则与港澳衔接 案例十五:南沙创新与港澳教育衔接机制 案例十六:河套率先试点数据跨境交易
据悉,第二批典型案例共16个,涵盖要素跨境流动类5个,民生融合类5个,营商环境类3个,重大平台建设类3个,具有先进性、创新性、示范性。“今年,我们组织开展第二批案例遴选工作,再次总结各地市、各部门的优秀经验做法,与大家共同分享规则衔接的创新成果,进一步凝聚粤港澳三地共识,增强信心,共同推进大湾区建设向纵深发展。” 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广东省大湾区办常务副主任朱伟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第二批案例体现三个“更”
2023年4月,广东省大湾区办遴选并发布了第一批共20个规则衔接典型案例。朱伟介绍,与第一批典型案例相比,第二批案例延续了创新价值高、示范效果好等特点,部分案例还在此前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深化拓展的新成效,例如继“湾区标准”之后,“湾区认证”推动三地质量认证规则衔接取得新成效。
同时,第二批案例也呈现出新的亮点。朱伟介绍,第二批案例规则衔接领域更加丰富,在一些新的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例如车辆通关、数据跨境、多元商事纠纷解决等,加快推动大湾区全方位互联互通。
“规则衔接涉及的领域不同,采取的方式也不同,有的需要由上至下、政策推动,有的需要灵活变通、技术创新。”朱伟介绍,第二批典型案例规则衔接方式更加多元,有关单位创新探索出了一些新的模式、新的做法、新的方法,进一步丰富了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的“工具箱”。
此外,第二批典型案例更加注重回应民众关切。聚焦港澳居民关注度高、参与度大、获得感强的民生实事项目,打通“民生融通”最后一公里,各项政策举措更加可知可感。例如,南沙创新与港澳教育衔接机制,创办民心港人子弟学校,学校采用香港学制,真正实现与香港本地课程无缝衔接,学校在读香港学生占比超过90%;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高水平建设“1+12+N”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实现政策“全覆盖”服务“全链条”交流“全场景”,累计孵化港澳青年创业项目5000多个。
“推进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程,接下来,我们将坚持远近结合、先易后难,既着眼长远发展,加强顶层设计,着力破解制度性根本性问题,也立足当下,聚焦三地民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脚踏实地、扎实推进,以‘小切口’带动大湾区规则衔接取得实质性突破。”朱伟透露,广东将进一步完善推进大湾区规则衔接的统筹协调机制,推动建立粤港澳三方常态化的沟通机制,积极向国家争取有关工作权限,为推进大湾区规则衔接提供良好的制度支撑。
加快推动大湾区全方位互联互通
在第二批典型案例中,“港车北上”“澳车北上”有效解决了长期以来港澳私家车进入内地难的问题,出台以来颇受关注。新闻发布会上,广东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政委孙祖通介绍了政策实施的创新亮点以及便利申请和车辆检验的措施。
孙祖通表示,“港车北上”“澳车北上”实现了核发电子牌证、免担保政策、跨境车险“等效先认”、创新申办模式等“四个首创”,车主不出港澳就可申请办理。截至2024年4月30日,共核发牌证9万多副,港澳单牌车累计入出境230多万辆次。
两项政策推出以来,粤港澳三地持续优化完善政策措施,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例如广东高速公路收费站、大桥收费站支持对港澳车辆使用内地ETC、香港快易通ETC和微信、支付宝等多种方式支付,方便通行;全面实施港澳与内地免试换领小型汽车驾驶证业务,方便出行,目前已为32万名港澳驾驶人免试换领了驾驶证;简化港澳单牌车续领牌证查验流程。从2024年3月1日起实施,港澳单牌车查验合格后两年内再次提交申请,且机动车及所有人不变的,免予查验。目前,已有5000多名港澳车主享受了政策红利。
提升大湾区人员流动的便利化水平,不仅有赖于交通领域的互联互通,还有赖于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的融合发展。
广东省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党组成员、新闻发言人魏文涛介绍,在政务服务方面,广东已与香港建立起紧密的合作机制,推动湾区通办服务互信互认。2023年11月,粤港双方共同签署《粤港政务服务“跨境通办”合作协议》,并启动粤港“跨境通办”服务专区。
在公共服务方面,广东充分聚合数字化龙头企业优势资源,在去年12月推出“湾事通”综合服务平台,首次上线超100项服务,为湾区居民提供“三地同城、无感跨境”的便捷服务体验。这一举措在发挥市场力量参与“数字湾区”建设方面具有积极的示范效应。
据悉,“湾事通”在支付宝、微信的境内和国际版本同步上线,覆盖粤港澳大湾区所有城市,服务对象近9000万。“湾事通”平台上线5个月以来,日均活跃用户数3万余人,周末高峰值超8万人。在最近的第135届春季广交会期间,湾事通“境外人士服务专区”服务境外客商超26.83万人次,也为国家深化对外开放探索出一条数字化服务的新路径。
除此以外,在数据跨境流通方面,2023年成立的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率先开展数据跨境交易试点,实现定制化数据跨境可信传输。“河套形成了率先探索、数据融通、市场生态等三个方面的亮点。”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署副署长黎慧来介绍,在率先探索方面,河套实施了全国首个数据跨境交易试点,成功探索数据要素跨境市场化,推动场内数据跨境交易实现“零”的突破,并持续实现量质倍增。一年内,场内跨境数据交易金额从500万元提升至1.14亿元。在数据融通方面,河套深入推进了大湾区数据要素市场融通,引入首家香港数商入驻深圳数据交易所,达成首个香港企业进场交易项目合作。在市场生态方面,河套全面打造了数据要素跨境市场生态,从产品供给、基础设施、交易生态、监管体系、交流合作等多方面发力,初步建立跨境数据流通和交易风险评估等数据安全管理机制,初步形成数据有序跨境流通的市场生态。
在法治领域展开创新探索
第二批典型案例收录了司法领域的首个大湾区商事纠纷司法规则衔接指引,以及珠海”小切口“立法助力澳门专业人士跨境职业等典型案例,体现了粤港澳三地在法治领域为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提供坚强助力和保障的创新做法。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民四庭庭长佘琼圣介绍,首个大湾区商事纠纷司法规则衔接指引具有四个特点。一是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扩大法律适用选择范围,有利于提升内地司法对港澳投资者的公信力和亲和力,有利于优化营商环境,有利于推动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二是探索“先受理法院”规则,减少粤港澳三地管辖权冲突,有效解决平行诉讼问题。三是简化对港澳当事人身份信息、授权委托手续的审查程序等,便利港澳当事人参加诉讼活动。四是明确港澳生效法律文书及公文书证的证据效力,即内地法院可以直接确认港澳法院生效裁判、仲裁机构裁决及政府机构等依职权制作的公文书证的证明力,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的除外。五是拓展送达路径。内地法院审理涉港澳商事案件,可以按照符合港澳法律或惯例的方式向港澳当事人送交诉讼文书。
珠海市人大常委会专职委员黄宇菲介绍,2023年5月,珠海市运用经济特区立法权出台了《澳门特别行政区医疗人员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执业管理规定》《澳门特别行政区药学技术人员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药品零售单位执业备案管理规定》等两部法规,是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挂牌以来,珠海市首次运用经济特区立法权为横琴合作区开展的“小切口”立法,“切口”虽小,但能够有效推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逐步构建民商事规则衔接澳门、接轨国际的制度体系。
(记者 刘思敏)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