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13日 来源:南方日报
新到珠海创业就业的青年人才第一年可申请免费租房;安排财政预算超5000万元,实施暖企稳岗惠民行动方案……春节后首个工作日,年味犹在,珠海市民和企业就收到了政府送出的新春“大礼包”。
紧随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的脚步,日前,珠海市人民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2025年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首批四份政策及“十大专项行动”。
笔者梳理发现,一系列政策聚焦“两重”、“两新”、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鼓励企业增产稳产、拓外贸抢订单等重点领域,既有效落实中央、省的存量政策,也有加力推出符合珠海实际的增量政策,叠加形成“组合效应”,合力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除了首批四份政策外,珠海正在积极储备后续政策,将陆续推出。”珠海市政府副秘书长李笑东表示,最终形成一揽子政策体系,支撑珠海高质量发展走深、走实、走好。
人才 青年人才来珠海租房最多免租12万元
“在珠海,我们不仅关心人才飞得高不高,而且关心人才过得累不累。”发布会上,珠海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李腾东以网络金句为引,向青年温情喊话,“我们推出‘一免两减’政策措施,搭建全国综合力度最大的青年人才住房保障体系,以‘真金白银’和真心实意向社会彰显珠海对人才的高度重视,让青年人才切实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度和善意。”
“住有所居”是青年人才安居乐业、扎根创业、建功立业的关键要素。在首批发布的四份政策中,由珠海市委组织部推出的《新来珠青年人才住房“一免两减”政策措施》(下称《政策措施》)尤为引人关注。
李腾东介绍,《政策措施》重点面向新到珠海创业就业的青年人才,由政府或其委托实施机构提供实物化住房供给保障,并提供最长三年周期的“一免两减”住房保障,即第一年免费住、第二年租金三成、第三年租金减半。
据测算,新政实施后,三年最高可为青年人才省下12万元的租金成本,切实减轻青年人才在住房支出方面的经济压力。
“适用范围广、保障标准高是《政策措施》的一大亮点。”李腾东介绍,学历人才、技能人才、职称人才等群体均纳入支持范围,港澳人才、外籍人才也享受同等保障。
珠海还充分考虑到不同人才的实际需求,对于博士和高级职称类人才一人一套房,硕士、中级职称和高级技师类人才两人一套房,本科和技师人才一人一间房。同时,支持已婚人才以家庭形式联合申请,住房保障面积最高能达到100平方米,让人才在珠海干事创业后顾无忧。
“解决好青年人才住房问题,帮助青年人才在由校园初进社会时能够‘压力小一点、走得快一点、工作生活更幸福一点’,体现了一座城市最硬核的吸引力。”李腾东说。
据悉,珠海三年内将储备不少于3.6万套专用房源,其中今年推出不少于7000套,实现行政区和功能区全覆盖,将包含优特汇等热门商圈、热门学区的优质房源。为此,今年市、区财政将投入预计2亿元专用资金支持。
目前,“珠海住无忧”微信小程序申请平台已开通受理相关业务,首批1000套房源预计会在本月底交付。
创新 率先把城市应用场景创新写入成果转化政策
“把珠海打造成为全国全省应用场景创新的‘首发市’!”在日前召开的珠海市高质量发展大会上,珠海提出一个全新目标。
围绕这一目标,珠海已有清晰规划。此次由珠海市科技创新局发布的《珠海市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高地若干措施》(下称《若干措施》),以促进产业创新、科技创新、应用场景创新“三新”深度融合为路径,从应用场景牵引、机制改革赋能、要素供给保障三个方面发力,共16条具体措施,加速推动更多新技术、新产品在珠海率先应用、推广、迭代,助力珠海城市能级量级提升。
场景驱动创新具有“研发转化一体化”的特征,是破解“先研发后转化”线性创新范式“长周期、高风险”难题的有效手段。
基于此,《若干措施》将强化应用场景牵引摆在突出位置,在全国率先把应用场景创新作为重要抓手写入促进成果转化政策,打造“场景引领创新、需求驱动转化”的新模式,共5条措施。
按照规划,珠海将聚焦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领域,争取每年实现首用首试的新技术、新产品不少于10项;打造3—5个细分领域具有珠海特色的应用场景转化创新试验区;力争3年内将珠海打造成为省内应用场景最丰富,企业落地最快的城市。
“接下来,我们将联合各区、各相关职能部门做好场景供需对接服务,帮技术找场景,帮场景找技术,推动新技术、新产品加快落地和应用推广,把珠海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新高地,为创新创业者提供圆梦舞台。”珠海市科技创新局局长黄南荫介绍。
最生动的注脚是发布会现场为与会者派发的数本蓝皮书——珠海2025年度应用场景机会清单、创新应用场景能力清单等。
翻开清单,目录页涵盖低空经济、海洋经济、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新能源及装备制造、医疗卫生等不同领域,每个项目都标注了预期目标和实现路径,还贴心地附上了具体对接人及联系方式,实现“帮技术找场景,帮场景找技术”。
此外,《若干措施》还提出,要通过优化创新要素供给,推动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整体效能。其中特别提到,建设“全球科创路演中心”,建立场景对接和成果转化的常态化路演机制,“以赛促转”不断擦亮城市科技创新名片。“我们的愿景是,让年轻人创业找投资、找场景、找落地,第一时间能想到来珠海闯一闯、试一试。”黄南荫说。
具体而言,一方面是支持各行业主管部门继续争取举办低空经济、机器人灵巧手等国家级创新创业专业赛事;另一方面是鼓励在珠高校、行业龙头企业牵头举办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集聚相关领域高端创新资源和创新成果来珠转化,持续壮大珠海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整体规模。
就业 “真金白银”暖企稳岗惠民
“《珠海市2025年迎新春开新局 暖企稳岗惠民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有温度、有速度、有力度。”珠海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王小彬表示,相较过去几年,今年的政策覆盖范围更广、品类更多、力度更大、保障更全,在工业、软信业、消费、文旅等领域有针对性地加强调节,共安排财政预算超5000万元,“快出快兑”可以说是诚意满满。
政策精准聚焦相关企业和行业发展所需,在涵盖内容方面“有生产、有需求、有市场”。
针对鼓励企业加快生产,《行动方案》对一季度实现稳定增长的“单项冠军”、专精特新、产业链“链主”等制造业企业,根据企业规模和效益发展情况分档奖励,最高给予60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为积极推动企业上规实现新增量,珠海对一季度月度升规、产值不足1亿元的企业,按照1亿元及以上的档次予以奖励。
软信业是全市经济占比较大、拉动作用较强的行业,珠海对营收增量超2000万元、增速超15%和营收增量超5000万元、增速超30%的软信业企业,最高给予30万元和60万元的奖励。
《行动方案》在落实国家、省相关政策的同时,也结合珠海实际进行了创新和升级。
王小彬介绍,《行动方案》落实国家、省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将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3C产品纳入补贴范围,抢抓“政策+活动”“节日+促销”的双重利好,掀起新一轮“焕新”高潮。积极推动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车辆以旧换新,组织开展“零首付”提车等促销活动。
珠海是一个外来务工人员较多的城市,春节期间是企业员工流动最大的时期,为此,对2025年1—2月社会保险平均参保缴费人数达300人以上且不低于2024年12月份的工业企业,按稳岗规模给予5万元—30万元奖励,助力企业稳工稳产。
政策实施有细则、有期限、有保障,是推动《行动方案》落到实处的有力抓手。“各领域责任部门近期将制定出台具体实施细则,进一步明确奖补标准、申报方式、拨付流程、联系人等,确保企业找得到人、办得成事。”王小彬表示,原则上在二季度前完成奖补资金拨付,确保政策从“文件上”落到“口袋里”,把白纸黑字变成真金白银。
外贸 最大限度降低外贸企业经营风险
2024年,珠海外贸进出口3242.1亿元,同比增长9.4%,规模创近三年新高。
“2025年,面对当前复杂严峻的外部形势,珠海主动作为、积极应对,根据国家、省关于稳外贸工作要求,结合珠海实际,制定《珠海市稳外贸若干措施》(下称《措施》)。”珠海市商务局局长高宏伟表示。
珠海如何积极抓住全球新兴市场蓬勃发展的新机遇?“《措施》将对企业参加重点境外专业展会展位费,给予最高90%资金支持,对年度进出口额5000万元(含)以上企业参加国际展会产生的经济舱交通费用,给予最高50%资金支持。”高宏伟介绍,同时,鼓励企业参加国际展会抢订单,积极开拓中东、拉美、非洲等新兴国际贸易市场,全力稳定珠海市全球贸易市场份额。
为贯彻落实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新要求,《措施》将充分发挥内外贸信用保险作用,对企业投保“一般企业类”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产品,按实缴保费予以最高30%的资金支持,每家企业最高60万元;对年度进出口额5000万元(含)以上企业投保国内贸易信用保险,按企业实缴保费予以最高30%资金支持,每家企业最高可补贴20万元,进一步降低企业市场转换成本,提高企业统筹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能力,促进内贸和外贸协调发展。
当前,国际汇率波动加剧。高宏伟表示,《措施》将珠海市汇率避险资金池由900万元提升至1500万元,企业办理远期、掉期结售汇业务所需缴纳保证金,首次办理按最高60%比例予以分担,非首次办理按最高50%比例予以分担,每家企业最高可分担100万元,着力降低汇率波动对中小微外贸企业影响。
面对外贸新业态能级量级不断跃升的新节点,《措施》首次制定跨境电商产业链企业综合评价体系,对综合得分前10名的企业给予100万元至200万元奖励,引导企业大力发展跨境电商集货、仓储、通关等产业链核心业务,借助港珠澳大桥与香港、澳门机场联动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优势,加快打造更具市场竞争力的区域性跨境电商航空枢纽,不断提升珠海对外贸易能级量级和辐射能力。
此外,《措施》将面向全市外贸企业开展风险防范专题培训、政策宣讲、合规诊断、风险预警等工作,做到“信息宣传全覆盖、现场培训全覆盖、上门诊断全覆盖”。“市商务局将努力当好商务运行‘店小二’、外贸领域‘服务员’,以切实举措和扎实作风,成为外贸企业有困难找得到、有风险靠得住的工作伙伴,共同稳定珠海市外贸工作基本盘,不断寻找新的增长点和突破口。”高宏伟说。
政策原文
面向新到珠海创业就业的青年人才,实施三年周期的“一免两减”住房保障,即第一年免费住、第二年租金三成、第三年租金减半。
本科及以上的学历人才、技师及以上国家职业资格的技能人才、中级及以上职称的专业人才,均纳入政策支持范围。
政策原文
聚焦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领域,争取每年实现首用首试的新技术、新产品不少于10项;打造3—5个细分领域具有珠海特色的应用场景转化创新试验区。
探索设立城市应用场景创新发展中心,引导全市高校院所参与企业主导的场景创新,吸引国有企业和社会资本为场景创新企业提供耐心资本,为场景建设运行提供资金支持。
政策原文
对一季度实现稳定增长的“单项冠军”、专精特新、产业链“链主”等制造业企业,根据企业规模和效益发展情况分档奖励最高给予60万元。
积极推动全市2000多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车辆以旧换新,组织开展“零首付”提车等促销活动。
对2025年1—2月社会保险平均参保缴费人数达300人以上且不低于2024年12月份的工业企业,按稳岗规模给予5万—30万元奖励,助力企业稳工稳产。
政策原文
对企业参加重点境外专业展会展位费,给予最高90%资金支持,对年度进出口额5000万元(含)以上企业参加国际展会产生的经济舱交通费用,给予最高50%资金支持。
对企业投保“一般企业类”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产品,按实缴保费予以最高30%的资金支持,每家企业最高60万元。
■相关
珠海高质量发展“十大专项行动”一览
一、培育新质生产力专项行动
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云上智城”“天空之城”等未来产业赛道,打造和发布更多应用场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
二、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落实国家“两新”部署,积极发展消费新业态,打造新的消费载体等。
三、投资扩容专项行动
强化大项目、好项目的谋划,积极争取新增专项债、超长期国债、中央预算内投资、省级专项资金等政策性资金支持。
四、稳外贸外资专项行动
支持境外资金来珠投资实体经济、帮助贸易企业抢订单拓市场、大力发展外贸新业态等推动外贸稳规模提质量的举措。
五、改革促发展专项行动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开展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修订《珠海经济特区民营经济促进条例》等。
六、加快金融业发展专项行动
支持金融机构降成本、增效益,提振资本市场信心,支持保险业发展等。
七、稳楼市专项行动
针对当前房地产市场信心不足、预期不振的情况,今年将在盘活存量土地、存量商品房,加快推动以旧换新等领域加大政策倾斜力度。
八、强化招商引资专项行动
优化招商机制、强化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招商联动等。
九、人口扩规提质专项行动
进一步推动户籍放开,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建设人才友好型城市等。
十、保障和改善民生专项行动
围绕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加大公共服务供给。
(撰文 谢静怡)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