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城市 > 珠海分站 > 最新动态

珠三角强镇领跑 “秘诀”何在?

2023年10月30日 来源:南方日报

[ ]

  日前,《2023年全国千强镇发展报告》正式发布。广东省共112个镇入选2023年全国千强镇,数量居全国第三。报告由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指数研究课题组和国信中小城市指数研究院发布,从经济发展、创新活力、发展潜力、生态宜居、生活富裕5个维度对建制镇构建指标体系,进行综合测算。

  镇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单元,是连接城市与乡村的纽带,也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节点。当前,广东正在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对于镇域发展提出明确方向——建设美丽圩镇,建强中心镇专业镇特色镇。

  透过千强镇榜单,我们对广东镇域综合实力进行全面剖析:全国来看,广东镇域发展处于第一梯队,数量排名全国第三,而且广东是全国唯一一个拥有2个千亿镇的省份;省内来看,珠三角有104个镇入围,占比超过90%,成为广东镇域经济的绝对主力军,莞佛两城领跑;粤东粤西粤北仅8个镇入围,其中粤西没有镇入围,区域协调发展不平衡问题明显。

  看头部对比

  前50强广东占17席

  排名仅次于江苏居第二

  从入围总数来看,江苏省、浙江省、广东省表现亮眼,分别占据了260席、230席和112席,合计占全国千强镇的比重超60%。广东省排名第三,但与前两位的江苏省、浙江省相比,数量上还有一定差距。

  但从榜单头部数量来看,全国前50强中,广东占17席,仅次于江苏的20席排名第二,且全部集中在珠三角,彰显出广东镇域发展较强的综合实力。

  可以发现,榜单头部是千亿镇、工业镇的强强角逐,更是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集中体现。

  从榜单来看,全国4个千亿镇,分别是江苏省苏州昆山市玉山镇、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贵州省遵义仁怀市茅台镇,分别排名第1、3、22和29。

  玉山镇稳居全国千强镇榜首,是全国唯一一个GDP过千亿、且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过百亿元的镇。从数据不难看出,玉山镇的实力,靠的是工业经济的强大支撑,该镇所在的昆山高新区是全国首家设在县级市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03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212家,累计上市企业超10家。2022年玉山镇电子信息、高端装备产业分别实现产值795亿元、527.4亿元,稳居全市第一。

  茅台镇是中西部地区第一个GDP突破千亿大关的镇,著名企业贵州茅台坐落在这里,被誉为“中国第一酒镇”。酒业产业集群,带动茅台镇成为中西部第一个千亿镇。

  广东,则是全国唯一一个拥有两个千亿镇的省份,而这两个镇全部在佛山市,分别是南海区狮山镇和顺德区北滘镇。

  稳坐“广东第一大镇”交椅的狮山镇,2022年GDP高达1313.49亿元。目前,狮山镇拥有工业企业1.5万家左右,形成了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制造、高端装备制造、光电、新材料、有色金属、生物医药等6个年产值超百亿元的支柱产业。其中,汽车产业产值过千亿。如此庞大的经济体量,不仅可媲美超半数的全国百强县,甚至超过了国内不少地级市。

  北滘镇被誉为“中国家电制造业重镇”,2022年GDP突破1000亿元,成为广东第二个“千亿镇”。以美的和碧桂园这两家本土诞生的世界500强企业为引领,北滘镇形成了智能家电、高端装备、机器人等多个产业集群。北滘镇的家电产业从乡镇企业起家,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空调、电饭煲等家电生产基地。近年来,北滘镇不断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美擎工业互联网平台入选国家级“双跨平台”,美的厨热顺德工厂则成为佛山第二家“世界灯塔工厂”。

  从4个千亿镇的崛起轨迹还可以发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成为拉动镇域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

  其中,狮山镇连续多年领跑:2022年,全镇规上工业企业突破1800家,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4000亿元,超过了全省12个地级市。

  从全国范围来看,江苏昆山市玉山镇、江苏张家港市杨舍镇、广东东莞市塘厦镇、广东东莞市长安镇、广东东莞市寮步镇等在规上工业企业数量上也是遥遥领先。

  看全省分布 

  珠三角占比超九成,专业镇活力强劲

  全省来看,广东共有112个镇入围全国千强镇。其中,珠三角有104个镇,占比超过90%,成为主力军,具体分布为:东莞28个、佛山19个、广州18个、中山13个、珠海10个、江门7个、惠州5个、肇庆4个。深圳由于在行政区划中没有建制镇,因此未纳入此次榜单评选。

  千强镇是镇域高质量发展的“引领者”,这一数据充分显示出珠三角的镇域发展强劲的综合实力。

  全国前50强中,广东入围的17个镇也全部集中在珠三角,分别是东莞8个、佛山5个、珠海2个,中山和广州各1个。可以看出,广东头部强镇集中在东莞和佛山。

  其中,佛山有5个头部强镇,其中2个千亿镇排名靠前。而东莞则是头部强镇数量最多,且多为专业镇。

  作为全国为数不多的“直筒子市”,东莞28个镇全部上榜,也是广东入围数量最多的地级市。这背后,与东莞大力发展专业镇、特色镇密不可分,产业兴镇拉动效益明显,长安镇发展电子产业、虎门镇发展服装、厚街镇发展家具、大朗镇发展毛衣……东莞抓住“加工贸易、三来一补”的机遇,“一镇一品”加快建成“世界工厂”。长安镇更是被视为广东第三个“千亿镇”强有力竞争者,正全力冲刺2024年GDP突破千亿元的目标。近年来,长安镇着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已布局智能手机上下游配套企业超过1000家。

  另外一个“直筒子市”中山,也有13个镇入围榜单。近年来,中山培育了古镇灯饰、小榄五金、沙溪休闲服装等特色产业,是全省专业镇比例最高的地级市。

  排名全国32的小榄镇是广东省首批专业镇之一,也是中山市工业和商业重镇。小榄的产业王牌是五金、灯具,素有“南方锁城”之称,全镇五金规上企业数达100多家,年产值超百亿元,是中国五金制品(小榄锁具)出口基地;古镇镇则被誉为“中国灯饰之都”,形成覆盖周边三市11镇区、年产值超千亿元的灯饰产业集群,2022年古镇镇经营范围包含“灯饰”的市场主体总量达28035户,GDP达141.9亿元。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广东逐步发展“一镇一品”的镇域经济,培育出一大批特色产业集群。如今,各具特色的专业强镇折射出广东极具活力的经济势头。

  乡镇是联城带村的重要节点,拉动经济之外,对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榜单中,广东多个中心镇排名靠前。比如,常平镇是东莞东部的中心镇,排名第38位,其综合商超个数达3105个,这项指标位居榜单全国首位。综合商超的数量,往往能有效反映地方消费生活的便捷程度,这也是镇域承载能力的重要体现。

  今年,广东提出要做大做强中心镇,按照“一镇一方案”要求,各乡镇(街道)将推动要素、项目、力量向中心镇集聚。

  纵观榜单,在珠三角专业强镇的示范带动下,一大批专业镇特色镇树标提质、发展崛起的趋势非常明显。与此同时,广东重点发展一批区位优势较好、经济实力较强、未来潜力较大的中心镇,加快形成一批在全国有较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乡镇。

  看发展短板 

  粤东西北仅8镇入围,“百千万工程”大有可为

  本次榜单中,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仅有8个镇入围,其中,粤东7个镇、粤北1个镇、粤西则无一入围。

  区域协调发展的短板凸显,这也正是广东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的重要意义所在。

  从具体分布来看,粤东7个镇分别是汕头市潮阳区海门镇、谷饶镇;潮州市潮安区彩塘镇、枫溪镇、凤塘镇、浮洋镇;汕尾海丰县海城镇;粤北1个镇是清远市清城区石角镇。排名主要分布在榜单后半段,区间在第400—第1000名。

  粤东地区,潮州市表现亮眼,有4个镇入围,数量最多,全部在潮安区,且产业的专业性特征明显。

  其中,彩塘镇有“中国不锈钢制品之乡”称号,特色产业主要有五金不锈钢制品、制鞋、电池、服装、印刷等;枫溪镇、凤塘镇均为陶瓷重镇,产品门类齐全、产业集聚度高,枫溪镇是国内外工艺瓷、卫生洁具重要生产基地,凤塘镇有陶瓷企业600多家;浮洋镇则是珠品特色专业镇,“浮洋镇潘吴珠品市场”已成为全国最大珠品集散地。

  粤北地区,清远市清城区石角镇是唯一入围榜单的镇,今年位列743名。值得关注的是,石角镇已连续3年入选,且排名逐年上升。清城区石角镇位于清远市最南端,地处清远、广州、佛山三市的交会点,发展区位优越,目前,全镇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9家。

  从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入围名单来看,不管是总数还是排名,都存在较大差距。这也是广东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对于1609个乡镇(街道)提出强化联城带村节点功能的内在逻辑。

  如何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难题?《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决定》中,对于镇域发展有一个重要破题思路——鼓励珠三角与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专业镇联动发展,促进特色优势产业跨区域合作。

  与珠三角在特色优势产业跨区域合作,对于欠发达的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来说,预期带动效益不言而喻。

  以清远为例,今年以来,全市抢抓广州纺织服装产业有序转移机遇。7月29日,清远市广清纺织服装产业有序转移园管委会成立,提出力争在未来5—10年内,打造成为“万亩千亿级”制造业大平台、中国快时尚智造基地。

  广清纺织服装产业有序转移园,正位于清远最南端清城区石角镇。乘产业有序转移东风,镇域经济进一步壮大。今年,广东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12个市以及江门、肇庆、惠州市高标准建设15个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

  广东还提出,分类发展特色产业、科技创新、休闲旅游、历史文化、绿色低碳等特色镇,打造一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推动一批古镇古埠古港焕发新的光彩。

  上述这些措施,对于粤东粤西粤北地区都非常适用。尤其是尚未入榜的粤西地区,应该紧紧抓住特色产业等特色镇的建设机遇,加快建设有竞争力的镇街。

  比如,茂名高州市是我省农业强县,根子镇等地的荔枝、龙眼农产品远销海内外,可以大力做好“土特产”这篇大文章,进一步壮大镇域经济;湛江、阳江则拥有海洋资源独特禀赋,沿海各镇在海上风电、海工装备、海洋牧场等方面大有可为。粤东粤北地区则可以在绿色低碳、休闲旅游等方面持续发力,践行“两山”理论,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从千强镇榜单中,我们看到了粤东粤西粤北地区补齐镇域发展短板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城镇建设提速提质,加快把短板变为潜力板,才能在新起点上更好解决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专家观点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县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正河:

  建议广东建成更多“小而精”的专业镇

  全国千强镇榜单中,前三省份为江苏省、浙江省、广东省,分别占260席、230席、112席。从入围数量看,广东与前两名有一定的差距。

  “不同发展模式形成了这种差异,江浙从改革开放开始就强调做专业镇。”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县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正河表示,江浙较早将企业放在镇、村,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发展基础。后来,当地开始有意识、有规划地将村企向镇上集聚,进而在镇上形成工业园、产业集群,“长期积累下就把各个镇的产业做强,有了经济基础,当地的基础设施、配套服务也自然跟上来了。”

  另一方面,地理条件也导致了这种差异。张正河认为,江浙以平原为主,路网、水网发达,利于产业、人口集聚,也就形成了专业镇“遍地开花”的局面;相比之下,广东的平原地区主要集中在珠三角,粤东、粤西、粤北多山地,产业集聚成本高,自然会形成这种不平衡。

  “广东镇域的优势是集聚能量特别大,珠三角发展综合性大镇的潜力非常大。”张正河指出,广东是全国唯一拥有2个千亿镇的省,并且珠三角已经形成产业发展的集聚效应,未来更多要素还会集聚,推动产业继续发展。

  但他也指出,强镇在向上发展过程中会受到土地空间、环境承载、人力等因素制约,可以考虑将生产、制造环节向其他区域转移。

  榜单中,广东有多个镇重点依托特色产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这个思路非常好,广东各镇应该因地制宜来发展。”张正河表示,镇的发展与产业挂钩,而产业又与地理位置等很多先决条件挂钩。因此,很多镇不可能做成大而全的千亿镇,反而更应该在“小而美、小而精”的专业镇上进行突破。“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细分产业,逐步取得较大市场份额,成为‘单打冠军’或者‘隐形冠军’。而且,这种专业镇民营经济一般特别有活力。”

  (记者 彭琳 张子俊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