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城市 > 中山分站 > 最新动态

走,到中山赴师兄的“大湾区之约”

2025年10月15日 来源:南方+

[ ]

  一张熟悉的讲台,两份崭新的人生履历。

  10月15日,大连理工大学学生文化中心,“百万英才汇南粤”的标志格外醒目。“百万英才汇南粤”2025年N城联动秋季招聘辽宁专场活动上,从这片校园走向粤港澳大湾区的两位“大师兄”——刘晓峰与刘具龙,以中山新兴产业领军人物的身份归来。

  他们带来的是追求梦想的故事,是粤港澳大湾区机遇的缩影,更是一封面向辽宁青年人才,沉甸甸的“大湾区请柬”。

“百万英才汇南粤”2025年N城联动秋季招聘辽宁专场活动。

“百万英才汇南粤”2025年N城联动秋季招聘辽宁专场活动。

    从理工实验室到大湾区平台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广东向来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引领我国经济高速高质量发展,南粤大地更是中国经济最有活力、最具创新力的区域之一。这里有最活跃的市场、最完善的产业生态,更有勇立潮头奋楫争先的创新精神。对年轻人来说,这里从不缺机会!”站在讲台上,大连理工大学博士、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漂浮式平台研发室主任刘晓峰向师弟师妹发出了诚挚的“大湾区之约”。

大连理工大学博士、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漂浮式平台研发室主任刘晓峰。

大连理工大学博士、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漂浮式平台研发室主任刘晓峰。

  2011年,刘晓峰从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专业毕业,加入了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明阳智能”)。当时,国内风电正处在“从跟跑到并跑”的关键期,明阳作为风电装备领域的头部企业,不仅有全球领先的研发实验室,更有“把论文写在风场上”的务实理念,这深深吸引了刘晓峰。

  这几年,明阳智能快速发展,成为全球新能源装备行业的领军企业,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全球第一,刘晓峰也从一名职场新人,成长为明阳智能的漂浮式平台研发室主任。

  “这几年在明阳集团的成长,让我更坚定了自己的选择。在这里,你的专业会被尊重,你的创新会被鼓励,你的成长会被看见。现在,明阳集团正在布局海上风电、光伏、储能等新能源全产业链,迫切期待像大家这样有扎实理论基础、有创新思维的年轻人加入!”在粤港澳大湾区这片产业创新沃土,刘晓峰那些曾在草稿纸上演算的公式、推导的模型,最终长成了矗立在深海之上的“大国重器”。而在明阳,来自大连理工大学的优秀科研人才有70人之多。

  “明阳集团的发展和中山这座城市的活力紧密相连。这里有完善的新能源产业链配套,有对科技创新的大力扶持,有开放包容的创业氛围,更有实实在在的就业和人才政策。”刘晓峰动情地说,“广东有活力,中山有温度,明阳有舞台。‘百万英才汇南粤’,为高校毕业生职业发展提供了沃土!”

  “前浪”引领“后浪”

  刘晓峰演讲结束后,另一位师兄——大连理工大学硕士、中山先进低温技术研究院机械工程师、青年科技工作者刘具龙走上讲台,带来了一段他亲历的关于“选择与梦想”的故事。

  “我在中山先进低温技术研究院奋斗了近4年。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正是我为什么最终选择广东,选择中山,作为我实现梦想的舞台。”刘具龙坦言,在广东这片热土上,总能看见更多前沿的方向——约4年前,当他了解到中山正在布局大型低温制冷、氢能源、氦资源这些面向未来的国家战略产业时,他内心那个走向科研创新最前沿的念头就被“点燃了”。

大连理工大学硕士、中山先进低温技术研究院机械工程师、青年科技工作者刘具龙。

大连理工大学硕士、中山先进低温技术研究院机械工程师、青年科技工作者刘具龙。

  “中山为了承接像大家这样的优秀毕业生,展现出了最大的诚意。这份诚意,我亲身感受到了。”在入职中山低温院最初的三年,中山市每月补贴给刘具龙800元生活费,让他平稳度过了转型期。后来,刘具龙又申请了人才房,整整一年,所有房租由政府全额补贴,实现了 “零成本安居”。

  “你来到中山,起步就比别人多一份底气。”刘具龙感慨地说。

  更重要的是,中山真金白银支持科研投入,大力支持中山先进低温院的成立与发展,这些坚实的保障,让刘具龙等青年人才能够毫无后顾之忧,全身心投入科研工作当中。这四年来,他深入参与了支撑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大型制冷机项目,在助力国家先进低温科技发展的同时,实现自己的科研理想。

  在刘具龙看来,广东提供的,不只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个能让个人价值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顶级生态。

  “学弟学妹们,‘百万英才汇南粤’,关键是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天地。我的七年广东经历告诉我,南粤大地是那个能让你的才华充分绽放的大舞台。期待与各位大家相聚广东,扎根中山,共同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刘具龙说。

  台下,大连理工学子们的眼神从好奇变为炽热。“刘晓峰”“刘具龙”这样的成功样板,成为广东引才最高效、最可信的“推荐信”。

  这两位“师兄”,正是中山乃至广东“求才爱才、成就人才”的最佳证明。他们归来,让成功的前浪,回头引领后浪,共同汇入大湾区发展的澎湃浪潮。

  此刻,招聘会现场人潮涌动,两位“大师兄”被簇拥在中央,他们不仅是企业的招聘官,更是梦想的摆渡人。

  从渤海之滨到伶仃洋畔,一条清晰的人才航道已被先行者照亮。此刻,无数份简历正投向中山、投向广东,一场跨越山海的人才故事,正翻开新的篇章。

  (采写/摄影 记者 苏芷妍)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