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城市 > 中山分站 > 最新动态

“产业新中山”雏形已现

2023年12月15日 来源:南方日报

[ ]

  自今年6月末宣布已拆除整理2万亩低效工业用地后,中山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下称“工改”)如今再传捷报:截至目前,中山通过“工改”拆除整理的低效工业用地已达3万亩,涉及1052个项目。

  2年内腾出3万亩产业空间是什么概念?是腾出接近一整个石岐街道的辖区面积,是日均腾出超40亩的速度。在粤港澳大湾区多地开展存量空间改革、抢抓历史性机遇的热潮中,3万亩蓄势待发的新空间,无疑给全域面积位列全省第二小的中山以十足的底气:“产业新中山”雏形已现,“工改”已画出了高质量发展蓝图的关键一笔。

  空间更足▶▶

  工业用地出让面积增长近80%

  日前,位于中山南部神湾镇的外沙科创城“工改”项目的第二片区正在火热施工,数台挖掘机对片区内低矮的工业厂房进行拆除,取而代之的将会是7栋崭新的工业厂房。第二片区总面积达566亩,其中的一期项目改造面积为60.96亩,却涉及5个不同的土地权属人,属于典型的土地碎片化。对此,当地计划采用“单一主体归宗”模式进行整合连片改造,将多宗地块的产权化归至单一主体名下。

  不只是土地碎片化问题,中山的土地瓶颈还源于开发强度高、效益低、污染重、权属复杂等等。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山仍然改造出了3万亩的新空间。

  3万亩,对于市域空间辽阔、产业腹地广大的城市并不算多,而对寸土寸金的中山而言,实属来之不易。由于过早透支土地资源,中山土地开发强度已近40%,远超30%的国际红线。多年来,中山拿不出土地夯实家底、招大引强,甚至是全省唯一实施减量规划的地级市。

  据统计,2012年至2021年的10年间,中山平均每年出让的工业用地面积约2447亩,总量较少,且部分镇街近10年未出让过一块工业用地。

  2022年,即开展“工改”的第一年,中山出让的工业用地面积为2756亩,比前10年平均水平增长12.6%。

  2023年至今,这一数据飙升至4392亩,比“工改”之前10年平均水平增长了79.5%。

  工业用地出让面积的大提升,意味着中山的土地资源供给及市场对投资中山的预期开始回到正轨。据统计,在2023年前10个月中山已完成的工业投资中,“工改”项目投资占比约23.13%,近1/4。显然,“工改”已经成为中山吸引工业投资、汇聚未来发展动能的重要抓手。

  同时,“工改”的过程也是土地产权规范化的过程。通过“工改”,一批未完善用地手续的产权人得以补齐手续,历史上私人购置土地产权的现象得到遏制,制造业企业的用地权益得到了进一步保障。工业用地市场再次活跃、更加规范,也是中山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的基层实践。

  截至目前,中山已通过“工改”新招引166个产业项目,服务228家本土企业增资扩产,预计推动新增投资近850亿元。

  效率更高▶▶

  半年不到再腾1万亩空间

  除了“工改”腾出面积之大,还有一点值得我们留意:中山拆除整理的低效工业用地面积从2万亩到3万亩,仅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这1万亩的面积,放在2022年需要10个月才能腾出来。

  进入了攻坚深水区的“工改”,步伐节奏为什么反而快了起来?

  一方面,面对深水区的阻力,中山并没有坐以待毙。问题出自攻坚一线,答案也来自一线。在日常调研的基础上,中山自今年6月起开展了新一轮“工改”深调研。“深”字直指调研的目标:哪里难改就奔哪里,朝问题最深处进发。

  这场涵盖全市镇、村、企的大调研为期数月,已改、正在改、有改造意愿、具备改造条件但暂无改造意愿的主体均有涉及。调研共发放了1776份调查问卷、收回1693份,召开了8场面对面推心置腹的座谈会,收集问题和意见建议达200多条。这为“工改”在深水区攻坚突破提供了重要参考。

  持续推陈出新的“工改”政策也成为攻坚项目的“助推器”,今年新出台的支持2010年后实施建设的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业物业分割销售等政策,更是直戳一批产权人的需求痛点。有的项目产权人甚至不需要干部们深度谈判,主动申请参加“工改”。

  “‘工改’政策优惠力度前所未有,手快有,手慢无。早点改,早点建,就能早点用足用好政策。”中山市迪美卫浴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小华就是改造意愿强烈的企业家之一。公司早在2014年便计划升级改造,但因受限于历史遗留问题而无法报建,直到“工改”政策落地才将所有堵点打通,项目改造才真正实现从规划到落地。

  目前,中山清理了110多项不合时宜的政策,并新出台83项“工改”政策,涵盖综合指引、国土规划、审批服务、资金保障、园区标准等方面,从制度上严防“工业地产”现象,控制工业成本,坚持制造业当家。

  最近,中山再传利好企业的消息:12月11日,《中山市进一步优化“工改”审批机制实施方案》审议通过,标志着“工改”审批提速正式迈入3.0时代。

  韧性更强▶▶

  制造业商事主体增加约1.5万户

  11月28日,深中通道主线贯通,进入正式通车前的最后冲刺阶段。几乎在同时,广东省1—10月经济数据出炉:中山工业投资增长43.4%,增速在珠三角仅次于对岸的深圳。一桥联通,两座制造名城的发展势头迅猛并进。

  开展“工改”的两年,也是中山抢抓历史性机遇的最后关头,无论是党委、政府还是市场都有着一致的判断:如果中山拿不出足够的产业空间、拿不出不破不立的决心,深中通道开通后,非但难以承接东岸资源溢出,甚至还会使中山的优质资源外流,机遇或演变成危机。

  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来看,“工改”既是止损,也是谋局。

  而在制造业主体一侧,除了关注未来珠江口东西两岸的深度融合发展,眼下的现实问题也会被纳入是否参与“工改”的考虑因素:生产节奏会不会乱?招工会不会难?资金链会不会断?

  面对近年来国内外经济新形势的诸多挑战,以及城市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时的阵痛,部分制造企业的生产经营受到影响。而从长期来看,中山的制造业发展仍具备较强的韧性。

  截至今年9月,中山全市登记制造业商事主体数量约为12.78万户,相比2021年底增加约1.5万户。今年1—10月,中山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从上年同期的25.7%升至38.0%,其中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42.1%,占比升至13.8%;先进制造业投资增长47.6%;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47.0%。

  数据反映了中山制造业逆流而上的气魄。在这当中,一批敢闯敢试的企业抓住了“工改”的窗口期,在未知的市场环境中“吃透”可知的政策红利,将厂房搬迁、生产线升级、业态转型的成本控制到最低。

  对于企业参与“工改”的顾虑,政策释放了哪些红利?例如,对搬迁腾挪的“规上”工业企业,中山给予6元/平方米/月的租金补贴,目前已经累计发放约1877万元补助;共梳理出115个腾挪安置载体,可供建筑面积约463万平方米,已腾挪安置588家企业。

  “‘工改’必然会动到一些人的奶酪,会产生不稳定因素,这需要中山投入大量的政治资源、财政资源和人力资源去推动改革。”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认为,“工改”涉及利益的重新分配,中山必须考虑如何保障各方在改革中收益。政府在推动“工改”时也需要遵循市场运行的基本规律,实现要素和资源市场以及商品和服务市场的高水平统一,并做好有效监管,建立起一套高标准市场体系。

  (记者 陈少宏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