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城市 > 肇庆分站 > 最新动态

肇庆湾区县象 如何更新

2024年01月08日 来源:南方日报

[ ]

  “郡县治,天下安”。绵延2500余年的县域,是我国历朝历代国家治理的基本单元,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

  当前,县域经济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短板,同时也是巨大的潜力板。

  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提出,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县域经济为抓手、以乡镇做强为节点、以和美乡村为基础,加速描绘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广东图景。

  在粤港澳大湾区,肇庆作为县(县级市)建制保留较为完整的地市,具有典型样本意义——山区与平原的分界线处于肇庆境内,因势形成的“半珠半山”“半城半乡”局面,是肇庆最大的市情,也是广东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缩影。

  县域是“再造一个新广东”的潜力所在,更是肇庆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着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的关键所在。肇庆面临的时代考题,也是珠三角要作答的必答题。从肇庆之考看珠三角之考:湾区“县”象,如何更新?

  强省当强县

  打开广东省地图,全省21个地市122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中,除65个市辖区外,还有57个县(市)。

  这其中,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县(市)共占据12个,包括惠州惠东、博罗、龙门3个县,江门台山、鹤山、开平、恩平4个县级市,以及肇庆四会市、怀集县、广宁县、德庆县、封开县5个县市。

  从数据来看,广东虽然是经济第一大省,但县域经济总量较小、增长较慢、发展水平相对较低。57个县或县级市,县域面积占全省面积的71.7%,县域常住人口占全省的28%,但县域GDP仅占全省GDP的12.5%。

  2021年,广东县域GDP平均值为272.48亿元,人均GDP平均值为45381元;同期江苏县域GDP、人均GDP平均值分别为1186.61亿元、119229元,是广东县域的4.35倍、2.63倍;浙江县域GDP、人均GDP平均值分别为593.21亿元、90761元,是广东县域的2.18倍、2倍。

  而在粤港澳大湾区内的12县市,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共为4675.99亿元,仅为粤港澳大湾区广东9市地区生产总值4.47%。

  对于肇庆而言,西北板块的怀集、广宁、德庆、封开4县,面积占全市比例超七成,GDP占比不到三成。

  相较于中心城市的巨大量级,坐落于璀璨大湾区里的“小县城”,有着许多先天要素潜力优势,但仍面临不少发展难题。

  先看A面,这些县城拥有广阔土地、庞大人口、丰富资源,生态环境优良。在社会经济运行中发挥着承上启下、连城接乡的重要作用,是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连接点。

  再看B面,产业规模较小、经济结构单一、高新科技含量不高、整体实力不强,受城市虹吸影响大均是发展的突出问题。又例如,在教育、医疗、公共配套等方面,县域存在较大短板,公共服务相对滞后、不利于吸引和留住高端人才。

  如何让这些潜力巨大的县域找到高质量发展路径,变“短板”为“潜力板”,是广东攻克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难题必须交出的答卷。

  为此,省委通过了《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决定》,提出统筹抓好产业兴县、强县富民、县城带动,让县域进一步强起来、富起来、旺起来,在不同赛道上争先进位。

  实施“百千万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对于广东落实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任务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县域发展撬动起巨大发展空间。

  壮“身”先壮“腰”

  将目光落回到肇庆,从区位和地形地貌上,肇庆市经济版图分为东南板块和西北板块。

  东南板块包括端州区、鼎湖区(肇庆新区)、高要区、四会市、肇庆高新区,是肇庆的中心城区;西北板块则包括广宁县、德庆县、封开县和怀集县,多处于山区。

  两大板块正是广东工业县与生态农业县的两大组别的缩影。

  工业大县如何统筹推进工业经济与新型城镇化平衡发展,生态农业大县如何探索实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同时,不同组别之间,同组别内容又可怎样实现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肇庆的思路与办法是差异化发展、坚持“一县一策”发展产业,构建县域“雁阵式”发展格局。

  肇庆在东南板块,打出珠三角发展模式的“真功夫”,不断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以四会市为例,四会是广东省57个县(市)中唯一一个人均GDP突破10万元的县,入选2023年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作为肇庆市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主力军,四会不断加快构建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铜铝深加工等“主导+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

  在西北板块,肇庆则借鉴浙江山区县跨越发展的“好经验”:浙江山区26县围绕县域的产业基础与地域资源,细分了不同的类型,从人口、土地要素出发,依托各地资源禀赋,分别形成了文旅产业、特色农业、科技园区、电子商务等特色发展形态。

  让“雁阵”成群、做强“腰部”力量。肇庆推动西北板块县域做大做强“一县一园一主业”,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增长点。

  怀集县是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中面积最大县,正立足粤港澳大湾区肇庆(怀集)绿色农副产品集散基地和广东省东西部协作肇庆产业基地功能定位,全力建设岭南蔬菜之乡。

  广宁县是典型的山区县,按照“一竹富民”思路,全力打造主产业特色集群。该县还围绕清洁能源开发做“加法”,加快建设浪江、长滩抽水蓄能电站等重大能源项目。

  德庆用好农业资源推动贡柑、南药等“土特产”向规模化、现代化发展,并全力打造“中国通用风机之都”,落户风机及配套产业项目超60个。

  在封开境内,探明的矿产资源有30多种,且储量丰富。封开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加快建设大湾区绿色建材产业基地。

  不断强化县域内生动力的基础上,肇庆注重在市内联动、与市外协作。密切对接广州、佛山帮扶地市,肇庆四县一市与广州帮扶区共建产业转移合作园,抢抓对口产业协作政策机遇,促进珠三角先进地区产业向肇庆有序转移。

  肇庆还建立市内县域结对帮扶协作、联动发展机制,推动市内东西部县域“一对一”帮扶协作联动发展、市内县域“多对多”联动发展等结对关系。

  “百千万工程”提出一年多以来,肇庆一方面因地制宜、因县施策,走好“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之路;另一方面抓好对口帮扶产业协作,促进帮扶双方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谋发展。

  这是肇庆推动县域“生长”的实践探索,也为全省县域发展提供不同模型与路径。

  赋权以赋能

  在县域发展差距的表象背后,更深层次是要寻求体制机制的改革与突破。要完成“百千万工程”提出的目标任务,需要激活改革动力,再造体制机制新优势。

  省政府原参事、省委党校教授陈鸿宇在接受南方日报采访时指出,在全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激励体制和合作模式上,县域这个“后腰”硬不起来,一定原因是省市对镇村下沉的资源许多“绕”过了县,该让县统的没统起来,该分给县的没分下去,县一级既缺乏统筹各镇、村和各部门的能力,又缺乏必要的动力和压力,从而也影响下沉资源的配置效率。

  陈鸿宇建议,大胆扩权强县,要建立省、市、县三级下沉支持镇村资源主要由县一级统筹、使用、考核的体制,明确县一级统筹全县镇、村协同发展的主体责任和相应的资源保障。

  推动县域发展,浙江经验值得关注。浙江省实行“财政省直管县”与“行政省直管县”并行,即在县级政府财政直管于省政府,并将更多的权力下放,包括经济建设、社会治理、行政审批等权限下放到县,用于激发和提高县级政府的竞争能力,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广东省委明确提出,“百千万工程”坚持“主抓到县”与“由县主抓”相统一,推动各县(市、区)担起主责、唱好主角。通过推进扩权强县和强县扩权改革、镇街体制改革、农村综合改革、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等抓好改革赋能。

  “钱随项目走”“钱向基层倾”“钱向典型聚”“地向重点转”……一系列实践也正在肇庆落地。

  肇庆坚持推进“百千万工程”,构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改重点任务责任清单》等“1+5”改革创新体系;依法赋予县(市、区)更多县域所需的市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下放和委托23项市级行政职权事项。

  落实“百千万工程”,肇庆因其独特的地理条件与发展格局,具有重要的典型案例意义;为县域破题、为湾区探索,这是肇庆的责任与使命,更是肇庆的空间与未来。

  从产业发展到民生配套,从机制设计到体制改革……肇庆奋力回答湾区之问、广东之问。以县域为突破,湾区“县”象,万象更新,“县”在进行时!

  (撰文 吴帆 王焌鑫)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