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城市 > 深圳分站 > 最新动态

深港一家亲,看中秋国庆假期深港人上演“双城记”

2023年10月07日 来源:南方都市报

[ ]

  这个中秋国庆假期,深港之间交融互通、热闹非凡。据深圳边检总站节前预测,中秋、国庆节假期期间,深圳各口岸日均出入境人员约72万人次,客流峰值或将突破80万人次。深港互融步伐加快,节日气氛更是让众多“深港人”在双城间往来穿梭。有深圳的艺术空间与艺术家去到香港参展艺博会,也有年轻一代港人在深圳举办婚礼;有平日在香港的陪读妈妈趁假期带儿子返深与家人共度中秋,也有在深圳发展的港人,错峰返港探亲陪长辈喝茶,这些穿梭在深港之间的人,不仅构建了深港共融的日常风景,也是深港交融的文化景观。他们乐意叫自己“深港人”,成为深港亲密无间的文化、生活纽带。

  艺术交融,深圳艺术空间纷纷亮相香港两大艺博会

  10月4日,“典亚艺博2023”及“水墨艺博2023” 两大博览会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在这两个艺博会上,深圳艺术空间成为一股重要的参与力量。两大博览会将持续至10月8日。

  深圳的欧古轩艺术中心参展的是“典亚艺博2023”,此次博览会他们带去了蔡志松、高孝午、金锋、梁海盈、廖迎晰、刘广、毛嘉、毛锎、石磊、谢艾格、杨东鹰、张妮等13位艺术家的作品参展,以当代的视野诠释传统东方,用国际前沿的角度解构传统文化,在艺术作品上实现传统与当代的融合、并置。南都记者了解到,香港典亚艺博是国际艺坛公认为亚洲顶尖的艺术品博览会,自2006年创办以来,典亚艺博受到越来越多国际知名艺廊的青睐。

  欧古轩艺术中心创始人欧剑平介绍,“艺博会第一天VIP现场人气爆棚,今年的艺博会汇集了超过七十家本地、海外画廊及艺术机构,展示质素达博物馆级的艺术珍稀。来自世界各地的收藏品包括古玩、珠宝、现代及当代艺术,跨越5000 多年的历史文化。我对此参展感到非常兴奋,看到这么多优秀的展商和热情的藏家,让我信心大增。在首日我们已经有所收获,带来的多件艺术家作品顺利售出。接下来的4天展会相信有更多艺术家作品遇到慧眼识珠的藏家与观赏者,也很期待有更多的交流与沟通。”

  欧剑平说,为了准备此次参展,我在香港度过了难忘的国庆假期。在这期间看了苏富比、香港嘉德、香港保利的预展和全球首个水墨艺博会香港水墨艺博2023。香港是一个非常国际和成熟的艺术品市场,更综合多元,市场体量较大,客群也比较成熟。印象深刻的是我所看到的作品大多更加前卫个性,可以想见这里的艺术生态是非常丰富。对于画廊和机构来说,香港有更多创造性与可能性,在这里面向的是一个国际化与未来导向的市场机会。

  深圳的竹空间参展的是“水墨艺博2023”, 竹空间于2012年在深圳成立,竹空间主理人王一竹介绍,她此次带去香港的是纪念丰子恺诞辰125周年特展“开启门扉的钥匙——宋菲君画展”,宋菲君是丰子恺先生的长外孙,这次展览以宋菲君的《学画笔记》为主线,讲述丰子恺先生对他的影响,以及他对丰子恺漫画艺术的深入探索与传承。丰子恺是中国现代书画家、文学家、散文家、翻译家、漫画家,作为丰氏家族的长辈,也是本次展览主角宋菲君的慈祥外公。宋菲君,是丰子恺先生的杰出后代,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北京邮电大学博士生导师,及国际光学学会高级专家会员。

  王一竹介绍,水墨艺博是专注于水墨艺术的博览会,此次水墨艺博VIP日人气值很高,交流也十分积极。竹空间此次展出的宋菲君的作品,皆为其外公丰子恺的风格为主,因此吸引了一大批丰子恺粉丝。在与他们讲述展览的背景及相关故事的交流中,也不乏收藏丰子恺作品的收藏家。他们对宋菲君的绘画及钻研精神十分赞赏。此外,还有些被作品题材、色彩等吸引的外国观众,哪怕不理解中文,仍驻足观赏了许久。今年是丰子恺诞辰125周年,时隔这么久,丰氏后辈不仅通过对丰子恺先生作品的摹写,继承了外公的艺术传统,成为他传承精神的重要代表。同时,这些艺术作品对现代依旧有着启发及意义。

  “水墨艺博2023”汇集了超过二十家来自不同城市的画廊及艺术家,展示广泛且不同形式的水墨艺术品,探索水墨领域的无限可能。从2008年就来到深圳发展的知名设计师、艺术家高少康带着他的装置作品《水墨的微笑 Ink Smile》参加了此次展览。

  他说,“感谢‘水墨艺博2023’的特邀展出,让我可以重返香港Art Scene”。《水墨的微笑 Ink Smile》是他一直在进行的创作系列,标志性的星星眼睛笑面,是一个夺目的图释,希望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一种时代精神。不同大小的毛发球体,像图腾,或是某种生物,是艺术家对毛笔沾上水墨,渲染幻变间的立体演绎。他介绍,此次国庆假期返回香港,除了在展场布展,还去到香港艺术发展局在黄竹坑的新址,参观由郭暎策展的“南区旁注”,这个展览由不同的艺术家演绎他们对黄竹坑这个香港工业旧区的种种情感联系与观点。当中有一个有趣的延展,是由艺术家设计的巴士路线,由艺术家开巴士带观众游小区,好像很有趣,可惜最后一场都满额了。另外还有一个爬山团,也是可以公众报名的,他觉得这种走出美术馆的小区连结真的很棒。

  穿梭深港过节,成“深港人”的生活日常

  艺术的交融是深港文化融合的一个层面,在日常生活中,穿梭在深港之间的“深港人”更成为深港互融的最佳诠释。

  三年前,深圳作家西西以陪读妈妈的身份赴港,因种种原因,连续两年的中秋节都不得不和深圳的家人分离,只能与小儿子在香港度过。今年,内地的中秋、国庆假期相连,八天的长假让她心生欢喜。香港的中秋国庆假期与内地并不一致,只有三天。香港的中秋节日氛围和内地也有着微妙的差异,内地八月十五当天就放假,从早上开始就洋溢着节日的浓浓气氛。八月十五这天,香港的市民们还要忙于日常的工作与学习,只有下班、放学后,香港的中秋活动才开始。

  早上,小儿子去上学后,西西应朋友之约来到薄扶林村,期待欣赏那盛大的舞火龙表演。到了薄扶林村却发现静悄悄的,一问才知道表演要晚上才开始。她带着些许遗憾和友人道别,朋友看出她心中的落寞,赠她一盒冰皮月饼,以慰藉她无法共赏火龙之舞的遗憾。

  小儿子下午四点半从学校回到家,她发现深圳湾、福田口岸和罗湖口岸的人流异常多。“我与小儿子商量,是否我们娘俩还是在香港过这个中秋节?他所在的香港海事青年团在第二天(中秋节翌日)会在元朗进行社区服务活动。我想等他完成第二天的服务活动后,我们可以在下午六点后再回深圳,这样可以避开人流高峰,再加上国庆假期,我们还可以在深圳待两天。”西西说。

  深圳的家在南山,香港租的房在天水围,平时他们都从深圳湾口岸过关。中秋节下午,她和小儿子在天水围等前往深圳湾的大巴B2P,来了一辆又一辆,全满员,根本挤不上去,打电话给出租车公司,无车。恰好来了一辆前往福田口岸的大巴B1,儿子拉着她硬挤了上去。“我心里直犯怵,查了导航,从天水围前往福田口岸,路程比去深圳湾口岸远且不说,此刻的香港因放假,也到处塞车。儿子却坚定地表示,无论如何他都一定要回深圳过中秋节,还给我读起了‘每逢佳节倍思亲’。” 西西说。

  “当我们终于到达福田口岸后,发现口岸内挤满了从香港返回深圳的人们。有的是香港本地人回内地省亲,有的是香港人趁着假期回内地旅游,有的是跨境学生正常放学回家,更多的则是像我们这种双城生活、工作、学习的人们,他们大多带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冰皮月饼。香港的冰皮月饼晶莹剔透、口味繁多,每年中秋节期间最受深圳人的青睐。”

  回到南山的家,已经是晚上九点。西西介绍,“在香港前两年的中秋节,因不能回深圳,租的房子又小没有阳台,在家看不到月亮,我都会和其他陪读妈妈们一起带孩子去公园烧烤、看烟花赏月。回到深圳的家,我们有了宽大的阳台可以赏月。虽然没有了烟花表演和舞火龙表演的热闹场景,但一家人团聚的温馨与欢乐却丝毫未减。月亮爬到头顶的时候,我在香港的朋友圈里,看到了朋友们在薄扶林村拍摄的舞火龙表演的视频。那热闹的场面、沸腾的火龙、袅袅的香火……这项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古老表演,不仅是香港人为祈福保平安的重要活动,更是凝聚宗族力量的象征。”

  “这个中秋国庆假期,我和儿子只回深圳待了两三天,时间太短暂,不能远游,只能在家附近的公园走走逛逛,我们却感到非常开心。要知道,能够与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的时光总是最美好的。三天假期后,在香港朋友们正常上班后,我和老公趁着白天小儿子上学,两人一起去了香港的南丫岛、长洲岛和屯门黄金海岸度假,享受了人少清静的美好时光。” 西西说。

  假期返港探亲,陪长辈喝茶,收获不少珍藏宝贝

  与西西带着儿子从香港返回深圳的匆忙与拥挤不同,“深港人”王伟明返回香港要悠闲许多,他选择了避开人流、错峰返港。

  王伟明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2000年他在英国读完硕士后就来到深圳,早年从事地产行业,近年更关注文化艺术领域,是一位策展人与艺术经纪人。他经常在微信上记录自己的生活日常,都会标注自己是“深港人”。

  “我疫情三年都没回香港,基本上都没见过亲属。我爸爸妈妈都是来自大家庭,妈妈那边外公,就是典型内地到香港,也属于内地与香港混合的一代。大家庭七兄弟姐妹,妈妈排老二,和姨妈都是孖生,只是妈妈没那么好运气,在我大学一年级那年病逝了……” 王伟明介绍。

  10月3日,王伟明开车回香港,去到位于香港岛南区域多利道的数码港碧瑶湾姨妈家。

  “少也有十几二十年没来过这里,感觉风景没有当年的美好,被遮挡了不少,但也足够好矣。建筑是四十几年前的设计,两梯四户单双楼层,大户型150平方米,三房两厅两卫,大面宽高实用,户型没毛病,层高一般,却也难言完美无缺。优点是停车位充足,缺点是没有足够的辅助电梯之类的,当年设计还是没那么周全。现实是停好车爬几层楼梯还要过天桥,这样回家,还是差了点意思,折腾出一身汗。倒是车场里有着各种稀有古董老跑车,把我吸引了,恨不得摸一摸拍拍照。在寸土寸金的香港,买得起又养得起,真的是有钱有情怀。感觉小区和居民也变老矣,少了朝气。”王伟明说。

  此次返港探亲,王伟明亦不忘在朋友圈记录一笔:“长假期,抽时间探访长辈陪伴喝茶嘘寒问暖,收获不少珍藏宝贝,是很好的节目。香港的上班日,两点后下午茶时间,钟菜馆有惊喜,数码港总体比较冷清。”

  王伟明在香港只呆了一天,然后就返回了深圳。他说,“习惯了深圳生活,特别是这几年,网购电子化都越来越方便,生活习惯起了变化,一时间非常不适应香港的慢和落后,对大部分人来说,深圳如今都是生活非常便捷。我身边有很多同学、发小也都在深圳发展。”

  这个假期,王伟明更多融在深圳的自在生活里,“假期第一天在水围,喝茶和带小朋友去吃麦当劳;有一天自己一个人飙车,去看了前海、赤湾、太子湾的变化;去了华侨城创意文化园看展、吃饭,也去了南头古城看青年艺术家绮莉莉莉丝的快闪。” 王伟明说。

  国庆期间许多香港人成为“深圳女婿”,“两地安家”成新时尚

  “深圳,是我太太的娘家,也是我的新家。”这是新晋“深圳女婿”谢红德脱口而出的感慨。其实,多年以来,香港人谢红德的生活与工作轨迹,早已和深圳发生着密切的交集。他的太太,是家人已经定居罗湖的一名英语教师。他和恋人的相识相交,就是起源于一次深港联谊的攀登活动,后来,他们两人携手走遍了深港两地的大街小巷,在两座城市里都留下了许多精彩的爱情故事。

  10月1日,国庆节的这一天,谢红德和太太一起携手步入婚姻殿堂——这场人生中最隆重的仪式,他们选择了在深圳举办。这天晚上,福田保税区一家知名酒店的礼堂里灯火通明,谢红德在“伴郎团”的簇拥中,在满座高朋的见证中许下海誓山盟。这场节日气息弥漫,悠扬歌声萦绕,小巧而简约,卡通而温馨,又有许多同龄人捧场的婚礼,与90后们对“婚姻时刻”的愿想和期待高度契合。这场在国庆节举行的婚礼,也成了两人爱情故事中最深刻的印记,最浪漫的注脚。

  “横跨深港”的爱情最终修得正果,这样的搭配正在逐渐变得越来越普遍和常见。随着深港两地越来越深入的经贸、文化、消费合作,许多香港人和深圳人的情感和缘分也在高频互动中实现了交织。港人频频“北上”追爱,结为眷侣,也体现着深港两地的联系愈发亲近,“港深配”正在成为一种流行的婚恋组合。

  谢红德说,操办一场婚礼花费不菲,因此更需要“精打细算”。选择在深圳举办婚礼,一是因为深圳承载着两人共同的温馨回忆,二是因为深圳的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我们的亲朋好友,大多数来自深圳、香港两地,然后还有相当一部分亲友是来自于广东省外——考虑到大家出行和集合的便利性,于是深圳就成了大家的‘最大公约数’。”此外,深圳在酒宴定制、婚礼策划、物料筹备等方面的“性价比”优势也是显而易见。谢红德透露,接下来一些即将操办婚礼的香港亲友,也有相似的感受。

  谢红德是一名中医师。他所供职的中医诊所,如今在香港已有多家连锁分店。“多数时候,工作日每天我要接诊20-30位病人。”随着时代发展,香港居民在中医诊治上的需求越来越多,中医汤剂、针灸、拔火罐等疗法已成为许多人治疗慢性病痛的热门选择。他期待,未来将以深港“同频互动”为契机,进一步推广和发扬中医药文化,拓展中医药相关的大健康产业市场,这是他作为一名“深圳女婿”,一位崭露头角的年轻中医正在向往的未来。

  “其实,很多香港人内心里已经把深圳视为一个离家很近,随时可去的地方,也是一个可以长期发展事业的地方,不会有什么地域偏见,我的许多香港朋友也早就在深圳和香港两地‘双城安家’。”谢红德透露,当晚,谢红德的“亲友团”中,就有许多属于正在热恋的“港深眷侣”。比如,当天酒席上,一位供职于深圳某大型互联网集团的90后工程师就在和香港女友筹划未来的婚礼事宜,毫不掩饰“我们今天就是过来取经的,可能之后也会在深圳办婚礼吧”,还有香港康养业经营者与深圳医美业从业者的组合,“以前我的朋友里面,如果听到香港人跟深圳人结婚,还是会有点惊讶,现在你这么说,他们只会说一声‘哦’。”

  (记者 谢湘南 周正阳)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