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城市 > 江门分站 > 最新动态

江门流量之后 凭何狂飙

2024年01月08日 来源:南方日报

[ ]

  注意力经济时代,每个人都有15分钟成名时间。对于一座城市,也是如此。

  2023年开局,一部热播的《狂飙》,让江门被全国人民看见,幸运地被成名的15分钟“砸中”。

  在中国,大大小小的城市有680多座。在超大、特大城市的光芒外,大多数城市的显示度和知名度较弱,并不被公众所熟知。

  长期以来,珠江口东西岸能级不平衡,位于西岸的江门,不与任何一个大湾区核心城市接壤,难以享受到红利外溢。即使在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内部,江门的经济质量和密度也稍落后于相邻的珠、中二市,在珠三角面临着掉队的危险。

  今年伊始,哈尔滨率先出圈;去年全年,江门、淄博、大理、石家庄等网红城市相继登场,给城市显示度带来直接利好。靠着意外的影视热,江门收获了一波流量,站在聚光灯下,被更多人看见和认识。

  然而,喧嚣之外,有多少网络流量能有效转化为资源要素流,转动这座城市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走红之后,江门要靠什么来维持城市热度,实现经济体量上的进阶和入局?

  当网红光环淡去,江门发力解决的是腰部城市突围的问题。

  流量敲门,长红之道

  一部剧带火一座城,2023年江门成了这个幸运儿。

  央视春节档,扫黑除恶题材剧《狂飙》热播,让取景地江门进入了大众视野。江门火了,流量转化最直观的方式,是百万量级的粉丝“用脚投票”,涌入江门旅游。

  单是春节长假期间,江门就接待游客255万人次,旅游收入超过14亿元。“五一”假期热度不减,江门接待游客和旅游收入与2022年同期相比,均有1倍以上增长。

  然而,“15分钟”的成名时间很短,新的网红城市不断冒出,降低了公众对江门的关注。

  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播出,旅游热门地云南大理又刷了一次存在感。山东淄博因为烧烤走红,再加上政府的暖心行为,烟火气和人性化俘获不少人心。河北石家庄追逐“中国摇滚之城”的名号,想要成为年轻人未来的家乡。“村BA”掀起全国关注,很多人第一次认识了贵州台盘村。

  就像娱乐圈一样,网红城市也要面对流量焦虑。对抗热度降温,江门今年想尽办法蹭热点:

  先是文旅局长出战,花式开“卷”。鹤山文旅局长“携武出战”,一套咏春拳隔空喊话湖北随州的网红局长;蓬江文旅局长唯美变装“狂飙”江门前世今生,延续影视热度。

  再者举办演唱会,“吸睛”又“吸金”。下半年,张韶涵、杨千嬅、谭咏麟、周柏豪、侧田在江门轮番开唱,粉丝过夜消费带动多家头部酒店入住率超过90%。

  还有全民Citywalk和首届马拉松,在社交媒体制造话题。“金九银十”消费旺季,江门在社交媒体策划多场城市漫游活动,相关话题在全网流量超过7000万。首届马拉松更是吸引了近2万人参赛,不少跑者特意从外地赶来捧场。

  如此多管齐下,效果立竿见影。2023年,江门的文旅市场的火热从年初保持到了年尾。前10月共接待游客2028万人次,旅游收入近20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5%和134%。

  当流量敲开了大门,除了文旅的狂欢,江门还能靠什么吸引人、留住人?

  关于“网红”变“长红”的方法,很多城市有过讨论。纵观全国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经济实力仍然是城市热度最经久不衰的标准。

  重回主流,融湾之路

  流量于江门之所以宝贵,是因为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江门得不到太多的关注。

  早在20世纪80年代,江门曾是珠江两岸的明星城市,工业强势、侨资充沛,GDP一度位居全省第二,地位仅次于省会广州。

  然而这种优势没有一直保持。在新发展阶段,东强西弱是珠三角经济圈亟待破解的难题。东岸,城市群经济发达,广东4座万亿城市中,深圳、东莞均坐落在此。西岸,仅有佛山一城入围万亿。包括江门在内的不少城市,距离GDP5000亿元大关有不小的距离。

  不上不下,“在珠非珠”,是江门的尴尬处境。

  一方面,江门与珠江口东岸“尖子生”城市有着明显差距,创新驱动转型动能不足。金属制品、食品、家电等传统制造业仍然是产值靠前的产业链,产业体系略显“疲态”和“老态”。

  另一方面,江门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在全省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担当作为,作出更大贡献。

  江门新的机遇点,出现在2024年。

  两条即将建成通车的跨江跨海大桥,将改变江门远离珠江口核心城市圈层的局面。

  江门以东,深中通道主线已经贯通,建成通车后江门将与前海、南沙等发展平台实现握手,届时从江门中心城区前往深圳只需要大约1小时。江门南部,黄茅海跨海通道建设进度超七成,建成通车后从江门大广海湾到横琴和澳门,到香港也将分别实现半小时、1小时互通。

  这意味着,江门的区位交通优势迎来历史性突破和提升,将有机会重回珠江口主流舞台,对接东岸城市高端要素流,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产业分工循环。

  这也许是20世纪80年代后,江门最靠近高质量发展风口的时刻。机遇抓住了,江门有机会重回珠三角主角梯队,实现十年冲万亿GDP的愿望;错过了,可能要面临更长时间的掉队风险。

  大桥经济之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在长三角,苏通大桥、崇启大桥、沪通长江大桥建成通车,成功实现了上海跨江北上、南通跨江南下。

  南通、泰州、盐城、连云港等一批城市,成为上海辐射江苏和长三角腹地的“放大器”。南通在2012年至2022年十年间,GDP从4000多亿元翻了一番迈入万亿城市行列,几乎每年上一个千亿台阶。

  那么,江门作为珠三角辐射粤西及大西南地区的枢纽型节点城市,能不能也成为珠三角东岸产业辐射的腹地和“放大器”?

  激流勇进,突围之思

  2023年,江门释放了很多对外联动的积极信号,为迎接“大桥经济”、承接产业和资源做了尝试和探索。

  一是深江合作。江门提出在银湖湾滨海新区规划建设深江经济合作区,鼓励“深圳总部+江门基地”“深圳研发+江门生产”“深圳服务+江门制造”跨市战略组合布局。

  二是牵手港澳。早在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就明确提出,支持江门与港澳合作建设大广海湾经济区。时隔4年,江门提出在广海湾经济区规划建设港澳科教产业滨海新城,争取在《纲要》颁布五周年之际,拿出更多实质性的进展。

  三是承接产业。江门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是大湾区唯一一个省重点支持的主平台。在周边不少城市面临产业空间瓶颈的当下,江门有针对性地邀请深广莞佛等地企业考察走访,全年招商引资成绩不俗。

  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大桥开通后,能给江门带来多大的利好?是不是一如预期,来自珠江口东岸的资源要素会加速涌向西岸洼地,撬动十年迈入万亿GDP的愿望?

  逆风翻盘的故事,最近10年在中国并不少见。

  “新能源之都”常州,十年前提出发展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产业链,随后国资两次“出手”完成股权投资,将彼时陷入困境的中创新航引了回来。而后,宁德时代、理想汽车、蜂巢能源相继落户。

  时至今日,中创新航已经坐稳了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前三位,常州成为全国动力电池出货量第一的城市。如无意外,常州将在今年跻身GDP万亿元俱乐部。

  “风投之城”的传奇故事绝非运气二字可以概括,背后是一座城市布局新兴产业的前瞻眼光。

  这两年,江门对标国内国际产业发展动向,“无中生有”落子一些新赛道,有不少意外之喜。

  例如,同样通过“以投带引”的方式,江门引入了中创新航江门基地,在1年时间里建成投产,刷新了“江门速度”。隆基绿能、迪马等中国500强企业也选择落户江门,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一批企业加速集聚,新能源产业集群直指千亿目标。

  又如,江门在两年前与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共建江门双碳实验室,探索“双碳实验室+双碳产业园”的政产学研用融通发展模式。最近,实验室获批粤港碳中和科学与技术联合实验室,成为粤港澳联合实验室设立以来批复的首个碳中和领域的实验室。

  一座老牌工业城市,勇闯无人区,迈出了“大象转身”第一步。

  诚然,此时此刻入局所面临的城市竞争,终归跟十年前的常州有着天壤之别。新能源产业能否平稳度过动力电池产能结构性过剩的瓶颈,城市自身的科研实力能否支撑起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发展,之前对外联动的探索能否落地更多实质性的项目?面向2024年,有太多东西值得江门期待,值得江门为之努力。

  狂飙之年过后能否狂飙,期待江门在2024年给出响亮的回答。

  (撰文 李霭莹)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