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城市 > 江门分站 > 最新动态

江门:夯实基层社会治理 打造新时代平安和谐侨都

2022年12月09日 来源:南方日报

[ ]

  在全省率先上线运行“粤平安”群众信访诉求矛盾纠纷化解综合服务应用系统、扎实开展“两中心一基地”建设、探索“信访超市+外送服务”解纷新模式……不日新者必日退。面对各类复杂治理问题,创新实践始终是江门开展社会治理的底色。

  作为全国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江门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在高位推动、固本强基、多元解纷等方面久久为功,取得明显成效,形成基层治理平安联创、矛盾联调、问题联治良好局面。同时,鼓励基层因地制宜开展实践创新,不断夯实五邑侨乡的平安和谐根基。

  成绩是最好的见证:国家政法智能化技术创新中心江门孵化中心落户,“粤平安”社会治理云平台在全省率先上线运行。江门率先启动建设广东省数字政府市域社会治理“一网统管”示范区和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验区,被列为全省唯一的镇街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示范市。台山市获得“2017-2020年度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称号,江门市公安局新会分局睦洲派出所入选全国第二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鹤山市被中央组织部确定为全国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县(县级市),江海区被民政部确认为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是广东省唯一通过该项评估的县(区)。

  今年上半年,江门重复信访占比全省最低,接处警群众满意度连续两个季度在全省警务评议中排名第一。

  亮点1:高位推动▶▷

  “三张图”高起点部署推进试点工作

  今年6月,省数字政府市域社会治理“一网统管”示范区在江门揭牌。如今,依托省市一体化大数据平台,该市正率先打通组织、人大、政协、公安、民政、应急、信访、政数等部门“数据壁垒”,使城市治理更加智慧、科学。

  “一网统管”示范区的揭牌标志着江门市域社会治理新一轮实践再度开启,这也是该市持续完善顶层设计、高位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又一积极尝试。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像这样从完善顶层设计出发,推动社会治理的实践案例,江门还有很多。江门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该市高站位抓谋划,着力画好规划、施工、责任“三张图”,确保试点工作高起点部署推进。

  ——画好“规划图”。成立由市委书记任组长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市域社会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形成全市“四级书记”亲自抓,各部门齐抓共管、协同推进的良好局面。

  ——画好“施工图”。制定“1+1+1”规划方案,将11个板块63项重点任务细化为257项具体工作,分解到52个成员单位,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形成市级统筹协调、县级组织实施、镇(街)强基固本的市域社会治理链条。

  ——画好“责任图”。将试点工作纳入全市平安建设考评,纳入市委、市政府重点督办项目内容。从六个维度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试点工作加强动态监测。深入实施平安建设领导责任“十个一”制度工程。

  在市级层面统筹推动下,一批市域社会治理亮点项目诞生。如打造了全省唯一的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城市等“国字号”品牌。

  亮点2:固本强基▶▷

  筑牢上下贯通、执行有力基层治理体系

  不久前,有业主向江门台山市金星社区网格员反映,其小区电梯维护次数过于频繁,怀疑有质量问题。网格员经向开发商、物业等了解情况,电梯维护属定期保养,并非质量问题。为彻底打消业主疑虑,网格员还通过综治中心联系质检部门上门检测,并将检测结果进行了公示。至此,一场“信任危机”被迅速化解。

  这是江门开展网格化管理,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的生动案例。

  基层治,天下安。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江门坚持强基导向,通过夯实网格服务管理根基、部门联动平台根基、社会心理防控根基,筑牢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基层治理体系,不断增强市域社会治理内力。

  综合网格是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方式。江门将全市划分成2954个“智慧网格”,配置4022名专职网格员,夯实网格服务管理根基。同时,整合已建成的党群服务中心和公共服务站,推动网格化社会治理共驻共参共建。

  建强网格队伍,还需凝聚多方力量。近年来,江门探索“辅警入格”,并吸纳“五老人员”、楼栋长、物管员等力量,组建了1.5万人的平安志愿者队伍。

  走进江海区外海街道综治中心,集合了综治办、派出所、司法所等职能部门的中心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成为街道矛盾化解、法律援助、信访调处“五位一体”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总枢纽。

  社会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相关部门齐抓共管。江门将综治中心作为整合社会治理资源的重要平台,加大镇(街)综治中心规范化实体化建设,夯实信访、政数、法院、公安、司法等部门协同联动根基。目前,全市各镇(街)均成立综合治理委员会,与综治中心一体化运作,发挥统筹全局、协调各方作用。

  以心安,促平安。在夯实社会心理防控根基方面,江门大力推进“粤心安”社会心理服务站(室)建设,实现全市镇村覆盖率均达100%。同时,建成全省首家、全国第二家心理健康科普体验馆,开启省内首条以政府为主导,集合学校、家庭、医疗卫生机构等多部门联动的心理健康服务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成立了跨部门专家组及心理危机干预队伍、市社会心理服务人才培训基地,建立了由专业、基层、义工3支队伍组成的社会心理服务人才库。

  亮点3:多元解纷▶▷

  打造“信访超市+外送服务”模式

  “血汗钱到账了,谢谢!”台山三合镇外来务工人员陈先生激动地说。不久前,他和工友来到该镇“信访超市”反映工资被拖欠问题。“信访超市”立即启动“基层发令、部门执行”机制,相关部门连夜协商,工人们次日就拿到了工资。

  被陈先生点赞的“信访超市”,是江门打造的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新载体。去年11月,江门在全省率先上线试运行“粤平安”群众信访诉求矛盾纠纷化解综合服务应用,积极探索“信访超市+外送服务”模式,通过主动发现矛盾纠纷,多元服务外送上门,提速增效推动化解,实现群众信访诉求服务提档升级。

  目前,江门已建成以市指挥平台为“塔尖”、7个县级“信访超市”为“塔身”、73个镇级服务大厅为“塔座”、1321个村(社区)及“信访超市”驿站为“塔基”的市县镇村四级“信访超市”金字塔体系。在“金字塔”内,矛盾纠纷实现全流程、系统化、闭环式管理,群众“进一扇门、解万般事”。

  除搭建四级“信访超市”,江门还探索多元调处“外送服务”,即组织人员定期到镇(街)、村(社区)开展巡回接访,将被动接收诉求转变为主动排查、主动外送。为此,该市积极发动“两代表一委员”、网格员、“五老人员”等加入服务队,并组建专业调解人才库,确保矛盾纠纷及时发现、有效化解。

  作为知名侨都,江门还深入推进“侨都赋能”工程,采取视频连线形式为海外侨胞提供涉侨矛盾纠纷调处服务,提升“侨都”维护华侨华人合法权益功能。发挥“法+侨”“检+侨”“司+侨”作用,成立涉华侨华人法律服务专业委员会和华侨华人离岸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成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1402个,年均办理各类涉侨涉港澳案件500多件。

  权威访谈

  江门市委书记陈岸明:

  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入选全国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以来,江门有何经验做法?接下来有何重点计划?近日,江门市委书记陈岸明接受南方日报专访,对此进行解读。

  南方日报:近年来,江门在全力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方面有哪些探索?

  陈岸明:江门市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精神,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作为“市委书记工程”高标准推进实施,全力打造国家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标杆城市。一是坚持系统治理,全市“一盘棋”统筹推进,线上多网合一、线下多部门融合打通,整合全市1324个党群服务中心的功能,统筹人大代表联络站、政协委员工作室、综治信访维稳中心、群众诉求综合服务中心等阵地,推动场所设施共用、力量资源共享,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二是坚持源头治理,结合实战化需求将全市重新划分成2954个“智慧网格”,引导产业园区、住宅小区、志愿服务等各方力量参与基层治理,立足早发现、早处置,做到“小事不出网格”,提高基层治理全域网格化社会化水平。三是坚持综合治理,聚焦职业化智慧网格员基层治理队伍建设,以“一张任务清单”明晰网格员权责,“一套智能装备”强化智慧网格力量,“三优先两不低于”的薪酬待遇增强岗位吸引力,“星级评定”管理考核制度激发网格管理活力,提高基层治理职业化专业化水平。四是坚持智慧治理,构建“综合网格+综治中心+‘粤平安’云平台”全覆盖立体式工作体系,创新“信访超市+外送服务”网络化工作模式,建设国家政法智能化技术创新中心江门应用示范基地,在全国率先研发单兵智能装备和智慧防疫“电子哨兵”,提高基层治理智能化水平。五是坚持依法治理,以法治思维统筹推进基层治理,用立法守护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根魂梦”,做好涉外社会法律公共服务,创新推出“检+侨”“法+侨”“司+侨”等服务模式,提高基层治理法治化规范化水平。

  南方日报:江门在健全市域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机制、发挥智治支撑作用等方面,有哪些先进经验?

  陈岸明:在健全市域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机制方面,一是矛盾化解“一站式”,统筹政法、公安、检察、法院、司法等部门资源,建立“1+7+73+1321”市县镇村四级“信访超市”服务体系。运行以来,群众诉求事项办结率达97%。二是信息共享“一张网”,依托“粤平安”综合服务应用,全面排查社会治理风险隐患,实现矛盾纠纷发现在早、处置在小。三是外送服务“一条龙”,整合利用网格员、人民调解员、村(社区)法律顾问等基层服务资源,分级分类组建基层治理“人才库”,为群众精准“外送”法律服务、心理服务、社工服务约8.2万人次。

  在发挥智治支撑作用方面,一是平台端实现“一网融合”,着眼建立跨区域、跨部门、跨系统的一体化信息系统和综合指挥平台,构建基层治理智能化数据底座。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智慧治理“两中心一基地”建设,探索打造“一网融合”智慧党建、智慧政法、智慧民政等应用场景。二是需求端实现“一网受理”,建立健全闭环工作机制,推动各类社会治理平台终端向群众延伸,全方位接收群众诉求。三是供给端实现“一网通办”,进一步完善“基层发令、部门执行”机制,及时就地化解群众诉求,部门响应率100%。

  南方日报:接下来江门有何重点计划?

  陈岸明:下一步,江门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健全社会治理体系,提高市域社会治理能力,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一是聚焦科技赋能“锻长板”,加强示范创建,高质量打造一批全省乃至全国社会治理示范点。加快推进国家政法智能化技术创新中心江门应用示范基地建设,推动更多智慧治理科技成果应用示范和产业化,力争在全省率先实现基层治理系统化、智能化。二是聚焦基层基础“固底板”,持续优化智慧网格,建强职业化智慧网格员队伍,创新各方力量参与基层治理方式,不断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进一步夯实基层治理“底板”。三是聚焦大战大考“补短板”,着眼于疫情防控、防风防汛、应急处突等大战大考,及时复盘总结,全面查漏补缺,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整体水平。

  (记者 汪棹桴 祁雷 通讯员 粤政宣)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