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城市 > 惠州分站 > 最新动态

向洋而兴:“珠三角舰队”挺进深蓝

2023年01月05日 来源:南方+

[ ]

  1479公里的珠三角海岸线上,阳光、海浪、沙滩,还有一个个交通码头和产业园区,珠三角制造故事在这里精彩上演。

  夕阳西下,站在惠州大亚湾畔,只见一座石化新城在灯光的照耀下璀璨夺目、熠熠生辉。二十多年前,这里还是一个灯火稀疏、籍籍无名的小渔村。恒力石化(惠州)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杜玺充满感慨的看着这一切。

  “经历两年建设,恒力(惠州)PTA项目即将投产。”看着两套主装置拔地而起,杜玺对于未来发展满怀期望。该项目总投资150亿元,预计年产值达300亿元。

  一望无际的海洋,蕴藏着无限的希望。凭海而兴、向海图强的惠州,谱写了一部波澜壮阔的城市建设史,完成了一场举世瞩目的华丽蝶变。

  伶仃洋碧波万顷,珠江口风云激荡。千年前,一批批的商船从珠江口启航,贯通欧亚,开创一个个“开风气之先”的传奇。今天珠三角企业乘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东风”,迈向更广阔的“深蓝”。

  入海

  一座城市的向海而兴

  海风徐徐,站在中海壳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下称“中海壳牌”)办公楼顶层上远眺,管廊纵横交错,油轮响着汽笛缓缓驶入码头。

  在惠州港业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赖振彪的记忆中,“惠州第一炮”的巨响声犹在耳。1990年5月25日,大亚湾海面上烟雾缭绕,“轰”的一声巨响,原本的海峡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新陆地。这是惠州港首座万吨级码头建设爆破,惠州开始了“向海”的发展。

  那是一个建设的时代。2001年,62岁的高级工程师蒋兴镛来到大亚湾,参与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项目的地质勘探。当蒋兴镛拨开长得比人还高的野草时,他充满憧憬:这将是一座现代化的产业新城。

  在大项目加持下,吸引了一批投资者、人才前来,如李长荣化工、韩国LG集团等行业龙头落户,一举奠定惠州“石化强市”的基础。

  “大亚湾起点高、发展快。”蒋兴镛在惠州度过了21年岁月,参与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高地建设,直至今年去世。蒋兴镛认为,惠州一是有交通优势,拥有丰富的海岛和优良的港口资源。二是有区位优势,生产的多样化、丰富的基础材料,能就近应用于珠三角制造业。

  蒋兴镛的预测是准确的。纵观全球,美国休斯敦、新加坡裕廊岛等世界级石化基地都经过数十年沉淀。作为一座年轻的石化区,大亚湾在对标世界一流中寻找路径,已跻身国家重点建设的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全省唯一)、连续4年位列“中国化工园区30强”第一。

  沿着石化大道中一路前行,一系列化工新材料企业映入眼帘,勾勒出一条从炼化到新材料的产业链。壳牌、中海油、LG化学、巴斯夫、欧德油储……前来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有13家之多。2021年,规划面积32.9平方公里的大亚湾石化区实现产值1859亿元。

  向海而兴,改变了一座城市。

  在大亚湾开发区西区街道东联村,城市小区整齐划一,广场上绿树成荫,村民欢声笑语。20年前,由于中海壳牌项目落户的用地需求,村民告别了祖辈生活数百年的故土,整体搬迁至此地。

  “2002年2月5日,那一天是小年。”东联村党委副书记黄庆存回忆,收拾好行李,坐上汽车时,不少人流下了泪水。“现在大亚湾越来越好,就业、生活都不错。村里每年会考上20多个大学生。”

  出海

  珠三角企业的“大航海时代”

  近日,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配套重件码头首船在大亚湾成功靠泊,标志着该项目正式进入生产设备的安装阶段。这是美国企业在华独资建设的首个重大石化项目,总投资超100亿美元。

  风起南海之滨。面朝大海,珠三角人开放、包容,世界500强企业跨越太平洋来了,珠三角制造在扬帆出海,销往大洋彼岸。

  潮涌珠江两岸。向潮而立,珠三角人拼搏、进取,从珠江东岸到西岸,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生物等千亿级产业集群初见雏形。

  在惠州百里之外,广州南沙龙穴岛上,雄伟的龙门吊和万吨的巨轮格外引人注目。二十年间,这里从一座孤岛蝶变为全球举足轻重的超大型船舶建造基地。

  蛟龙潜伏,风浪时出,这是古代航海者面临的共同威胁。今天,在广州建造的“海龙号”刷新我国深水工程作业的新纪录,可支持24名潜水员到300米水下作业,总体作业能力达到国际顶尖水平。

  “过去听到的是海浪声,如今是隆隆机器声。”年逾花甲的龙穴岛村民陈庆南表示。孤岛、台风、缺水、捕鱼……这些记忆中的生活已随海洋经济的发展远去。

  21世纪是海洋世纪。“蓝色经济”已成高质量发展的动能,2021年广东省全省海洋生产总值1.99万亿元,连续27年位居全国第一。

  从空中俯瞰,广东4000多公里的海岸线犹如一张蓄势待发的巨弓。在珠江西岸,江门市新会区古井镇,江门市南洋船舶工程有限公司的码头上,数艘可以装载4万吨货物的“南洋型”船停靠于此。在岸上的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抓紧进行焊接、装配、打磨等作业。

  “目前订单已持续到2025年。”该公司财务总监朱继雷介绍,这两年随着船舶市场逐步回暖,全球新造船成交金额增幅较大,公司抢抓市场机遇,“有信心后年实现交船数量16艘,产值突破33亿元。”

  产业的背后,是海洋时代的大潮。

  白色的风机高高耸立,巨大的叶片悠悠转动……在珠海的海域上,源源不断的风能转化为清洁电力送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千家万户。

  海上风能迎来高速发展阶段,“乘风而起”。2022年9月,在珠海建造的34套全球最深吸力筒式海上风电项目导管架全部交付,将应用于苏格兰最大、世界最深的Seagreen海上风电项目。

  造海

  驶向深蓝的“无人船”

  在珠海市唐家湾畔,一座充满现代感的双体战舰造型建筑悄然点亮了轮廓灯。这是香山海洋科技港,中国第一家无人船艇民营企业——珠海云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云洲智能”)便坐落其中。

  2010年,在香港求学多年的张云飞和同学一起来到珠海,开始自己的创业之路——云洲智能诞生!

  创业是个艰难的决定。彼时,无人船项目在国内处于空白,没有可参考、模仿的对象。很快,合伙人东拼西凑的启动资金花光了。幸运的是,各种政策、创业基金让他们渡过了早期“没有收入”的难关。

  随着研发的不断深入,张云飞和团队越走越远,在海洋调查、无人航运等诸多领域大显身手。如今,云洲智能获授权专利近400项,多项核心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产品覆盖近50个国家和地区。

  古人用“移山造海”来比喻征服自然的伟大力量和气魄。今天,这些创业者、科研者集聚大湾区、勇闯“无人区”,开辟产业蓝海。

  在深圳,深圳潜行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在航拍无人机市场的“红海”中,更换赛道,开启水下无人机、水下机器人的创业之旅。

  在江门,海星游艇在中国80英尺以上游艇市场占有率超过70%,这也是国内唯一一家挺进全球游艇业排行榜前20的企业。

  在大湾区建设机遇下,海洋产业从同质化竞争走向差异化协同。

  “港澳大学科研前沿性很强,广东的产业基础好,粤港澳可以实现优势互补,我对在大湾区发展充满信心。”张云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是表示。实际上,由云洲智能主持建造的香山海洋科技港,正在打造为粤港澳三地海洋装备科技设计研发试验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在南沙,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博士后吴宝兰是通过人才政策引进的科研人员,“很多高水平的科研平台落地南沙,这样的科研环境非常有利于科研人相互沟通交流,运用高水平设备、联络实验室。”

  当前,越来越多的高层次科研队伍汇聚广东,推动粤港澳科技深度合作。“冷泉”装置预研项目、粤港澳大湾区海洋5G创新平台项目等一批重大海洋科研项目,正在成为海洋科研的“新地标”。

  风好正是扬帆时,奋楫逐浪天地宽。敢为人先的珠三角,正在参与绘就国际一流湾区的锦绣华章,谱写着下一个全球化的伟大传奇。

  

  策划 林焕辉

  统筹 何山 朱紫强 苏力 吴欣宁 罗莎

  南方日报记者 马发洲

  设计 麦瑜瑜  张雅

  出品 南方日报珠三角新闻部 南方城市智库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