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城市 > 惠州分站 > 大图新闻

向“新”而行!惠州竞逐黄金赛道

2024年03月11日 来源:惠州日报

[ ]

  “我现在走在路上,车都是电动的,很安静,没什么噪音。”春节前夕,我国对多国推出单方面免签政策,KenAbroad等一批外国博主拍下到达中国的视频,谈及对中国的初印象,新能源车带来的安静成为他们共同“惊讶”的一个点。

  不知不觉间,包括动力电池在内的新型储能产业快速发展,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成为经济发展新动能。

  当前,惠州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储能产业项目和应用场景开发建设提速。惠州新能源电池产业集群入选“2023中国百强产业集群”,是广东省唯一入选新能源电池产业集群的城市,并以应用场景为牵引,加速推进科研“最初一公里”和“关键变量”,推动新型储能产业加快迈向全国第一方阵。

  新业态多点开花

  应用场景加快落地,多领域涌现新盈利模式

  3月5日是2024年春运的最后一天,车主刘先生驱车跑了300多公里后,开进惠大高速元山服务区西区休息,同时为新能源汽车充电。“充电很方便也很快,春运期间还有8折优惠。”他愉悦地说。

  惠大高速元山服务区“光储充一体化”项目是惠州市首个建设在高速公路服务区的新型储能项目。目前,惠州已在惠龙高速象头山服务区和公庄服务区等5个服务区建成投用“光储充一体化”项目。

  “1月26日至3月4日,我市5个服务区充电次数共16264车次,累计充电量279268度,项目总收入41.06万元。”惠州交投能源运营部负责人李莉表示,在服务区建设这类项目既助力解决新能源汽车高速出行充电难题,缓解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拥堵问题,也增加了服务区的盈收,取得了多赢的效果。

  2023年中国工商业储能集中爆发,技术产品和应用需求均有实质性发展。

  惠州瞄准新型储能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应用场景为牵引,加大产业项目引进和应用场景开发建设力度,新型储能装机规模持续快速提升,应用场景在各行各业加快落地,多领域涌现出新的盈利模式。

  工业领域,怡富万电业(惠州)有限公司厂区的两座集装箱式储能装置让该厂通过峰谷电价差每月节省电费支出约11万元;仓储领域,南方电网广东惠州周转仓将光伏发电、储能、充电桩与仓储物流创新结合进行绿色化、智能化改造,改造完成后仓储能力提升2倍以上,工作效率提高3倍有余;旅游领域,罗浮山下·兰门民宿将空置村楼改造成“全电民宿”,从烹饪到采暖等全部实现电能替代,并配置储能电池作为后备电源,每年为民宿输送3.42万千瓦时清洁电能……

  记者从市能源和重点项目局了解到,截至今年2月,纳入全市建设管理清单的新型储能应用项目共146宗,其中已建成项目65宗,装机容量为160.03MW/235.63MWh;在建项目46宗,总规模274.92MW/409.09MWh,计划投资额18.61亿元;拟建项目35宗,总规模972.44MW/2250.7MWh,计划投资额46.57亿元。

  新技术百花齐放

  加大研发投入抢先布局持续开辟新赛道

  惠州新型储能产业的“新”,不仅体现在应用场景的全面开花,还反映在企业新技术的百花齐放上。

  今年2月1日,亿纬锂能官微宣布,搭载该公司大圆柱电池的江淮瑞风RF8于1月31日正式上市,实现充电一刻钟续航百公里的目标。

  发展大圆柱电池是对动力电池产业的一场革新。数据显示,在2023年上半年国内动力电池出货量中,方形电池的出货量占市场份额的93.6%,圆柱形电池仅占3.4%,软包电池占2.9%。

  当前,方形电池市场格局稳定,而大圆柱电池领域行业格局尚未稳固,一旦技术全面突破,将是后来者赶超的新机会。

  业内人士表示,大圆柱电池的难点不在研发,而是要解决制造问题。随着制造工艺的进步,产品良品率已经有了不小的提升。

  “未来十年内,锂离子电池仍是新能源汽车和储能领域的主要电池技术路线。”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刘建华坚信,不仅在动力电池这个大行业,亿纬锂能还开辟了储能电池新赛道和涉及体内外应用的医疗电池赛道,其中2023年储能电池出货量跻身全球Top3。

  不仅锂电池的各项新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在钠离子电池领域,德赛电池、科翔电子科技、豪鹏科技等惠州企业也抢先布局。

  业内人士表示,钠离子电池具有成本低、价格便宜、安全性高、耐低温等优势,有望推动部分替代铅酸电池和锂离子电池,是当下热门赛道。

  在惠州,德赛电池凭借自研钠离子摘下“2023年钠离子电池十大创新企业”和“全国首批钠离子电池测评通过单位”两项荣誉;科翔电子科技在惠州布局的科翔8GWH钠离子储能电池及相关产品项目拟投入20亿元,今年将动工生产。

  此外,龙门零碳生态园试点电源侧储能项目已列入国家能源局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名单,该项目将用于重点试验钠、锂离子电池等类型储能,力争今年12月底整体建成。

  新产业聚链成群

  形成较为完整产业集群,去年产值1175亿元

  惠州新型储能产业之“新”,还体现在产业生态的聚链成群、集群成势,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在中韩(惠州)产业园起步区,惠州市恒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一代全极耳大圆柱电池项目正式投产一个多月,产能处于迅速爬坡阶段,工人在现代化厂房里紧张忙碌着。

  “因为看好新型储能的市场空间和行业发展前景,公司投资约3亿元建成新一代全极耳46系列大圆柱锂离子储能电池量产线,达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约10亿元。”恒泰科技总经理白文平介绍。

  恒泰科技是惠州新型储能产业链上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之一。与恒泰科技相隔不远,亿纬锂能、德赛电池、赣锋锂电、豪鹏新能源等新能源电池龙头企业聚链成群、星罗棋布。

  作为国内电子信息的重要产业基地,也是国内产业链完善、品类齐全的集聚地,近年来,惠州大力发展新型储能产业,塑造产业生态新优势,依托新型储能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据统计,2023年,惠州新型储能产业链相关企业超1000家,涵盖制造设备、电池材料、电池制造、电池检测、电池回收利用等各个产业环节,集聚了亿纬锂能、比亚迪、欣旺达等一大批龙头骨干企业,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新能源电池产业集群。数据显示,2023年,惠州新型储能产业全年产值达1175亿元,总量同比增长35.6%。

  新型储能新赛道,惠州正跑出“加速度”。

  亿纬动力二期、首航储能等11宗产业项目投产,龙门县零碳生态园电源侧储能、惠东白花独立储能等在建拟建项目128宗、总投资超475亿元……一大批储能产业项目和应用场景开发建设提速,将带动惠州新型储能产业迅速发展,加快迈向全国第一方阵。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我们迎接挑战、勇于变革,在惠州这片沃土上实现创新发展、持续稳健增长,成为惠州市新质生产力的代表。”刘建华说。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