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城市 > 广州分站 > 大图新闻

广州穗港智造合作区加快打造粤港合作新高地 | 粤港澳特色合作平台系列成效之二

2022年08月30日 来源:粤港澳大湾区门户网

[ ]

  编者按: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发展特色合作平台,支持珠三角九市发挥各自优势,与港澳共建各类合作园区,拓展经济合作空间,实现互利共赢。为展现近年来广东省携手港澳推进粤港澳合作平台的建设成效,现推出“粤港澳特色合作平台”系列成效,供各地互学互鉴、共同提升。

  广州穗港智造合作区位于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东南部,面积56.39平方公里。《广州穗港智造合作区建设实施方案》印发以来,该区按照“穗港智能制造合作新空间、科技引领产业升级共同体、国家级经开区转型新标杆”发展定位,围绕“抢先机、开新局”的主题,打好“港澳合作”和“科技创新”两张牌,积极推进合作区建设。

  扎实推进穗港科技协同创新

  一是推动科技成果协同转化。完善多元化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发挥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调解中心、北大粤港澳知识产权研究院、广州知识产权仲裁院等作用,形成多元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机制。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调解中心实体落成;知识产权保护联盟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二是促进创新要素高效便捷流动。出台《支持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创新发展政策措施》,支持创新平台与港澳地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开展科技合作与交流,允许区级财政资金拨付到香港、澳门地区合作机构开展产学研项目合作。积极为外籍科研人员办理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疫情期间来华邀请函,协助广州市科技局办理外国高端人才确认函。

  积极推进穗港智能制造合作

  一是积极打造穗港合作新载体。穗港城项目已全面竣工,将建成联通香港尖沙咀中港城的高端商贸口岸。实施“工业上楼”,摩天工坊项目打破传统封闭式工业厂区围墙,集工业智造、企业总部、共享办公、科研展示等为一体。粤港澳大湾区高端装备制造创新中心、湾区氢谷、京广协同创新中心等载体已完成建设,一批高端项目加快入驻。

  二是扎实推进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积极引导传统制造业企业通过“工改创”“工改新”“工改研”等方式转型升级,拓展人工智能物联网支撑的服务型制造,推广生产过程智能优化控制,因企制宜推进“机器换人”。目前,已有达意隆、万绿达、智光电气等近50家企业开展或达成转型升级意向。引导宝洁等企业构建“总部+研发+C2B新智造+电子商务”体系,促进丸美、环亚、蓝月亮等企业做大做强“美妆产业”,加速国际化步伐。推动广石化积极向下游精深加工领域延伸,吸引上下游专业化材料企业进一步集聚,强化总部、研发、高端智造功能建设。

  三是推进智能制造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建设“一站式”企业首贷、续贷中心,开发应用小程序、安排专人驻点办公,向企业提供政策解读、信贷产品介绍、首续贷业务受理等专业服务,进一步提高银企对接效率。积极引进优质创投机构,促成规模6亿元的湾顶新动能基金落户,其子基金氢城成长基金已开始运作。

  不断深化穗港澳规则衔接对接

  一是探索试行商事登记确认制,深化商事登记“银政通”“跨境通”服务,促进港澳企业离岸登记服务,试点港澳投资跨境商事登记全程电子化和跨境公证文书等信息共享。广东质检中诚认证有限公司和香港标准及鉴定中心(STC)签署3C产品检测合作协议。

  二是积极组织视源电子、中一药业等多家企业通过线上视频交流的形式参与港澳机构举办的国际性经贸活动,积极推动港澳企业“引进来”和区内企业“走出去”。

  三是与澳门新华科技有限公司、国际中医药科技协会共同开展建立国际认可的产品质量标准认证等,推进中医药标准化、国际化。

  积极打造趋同港澳优质生活圈一是不断加强交通设施互联互通。建成穗港澳出入境大楼,全国首个口岸性质的A类高架直升机场获批。隔墙路西出口即将打通,东鹏大道南延段、穗港智造合作区—东莞过江通道纳入“十四五”规划,连接东莞、深圳快速路网,绘就“海陆空铁+轨道交通”互联互通体系蓝图。

  二是打造多元活力现代化新城。广州海事博物馆建成并正常运营,打造全国首家跨境资源古钢琴博物馆文化项目。借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契机,积极推进恒运电厂改电提升、西基煤码头等转型升级。

  三是创建港澳青年创业就业新高地。出台“港澳青创10条”及其细则,全力支持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共筹集储备200套港澳青年人才住房,累计已保障8位港澳青年住房需求。组织 “新格局·新机遇·新平台”“青春黄埔行”等主题活动,邀请港澳人士参观、实习。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