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6月16日 来源:南方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广东视察,明确要求广东要在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科技自立自强能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为我们推进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近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东莞市委书记肖亚非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时说。
肖亚非表示,东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守制造业当家,擦亮“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城市名片,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力打造大湾区科创制造强市,促进千万人口与城市深度融合、共生共荣,努力为全国全省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更多东莞贡献。
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
记者:对于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您有哪些学习心得体会?
肖亚非:我感受良多、收获很大,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一是深刻领悟到总书记强大的思想魅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思想深邃、视野宏大、内涵丰富,是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深化部署和强力引领,是我们奋进新征程的行动指南和力量源泉。二是深刻把握到总书记对广东的厚望之重。总书记对广东的情况非常了解,每到重要节点关键时期都为广东把舵定向。这次视察,总书记对广东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同时寄望广东在五个方面继续走在全国前列。我们一定铭记于心,扎实办好东莞的事,以实际行动和实际业绩向总书记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三是深刻感受到总书记的人民情怀。这次视察广东,总书记走遍企业、农村、港口等多个地方,多次深入一线与干部、村民、职工等拉家常、聊生活,给我们上了一堂很生动的调查研究现场教学。接下来,我们要用好调查研究的传家宝,进一步把市情了解得更清楚,更加注重倾听群众声音,更有针对性地做好各项工作。
记者:东莞如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
肖亚非:一是突出“快”,迅速学习传达。市委迅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开展专题学习,并及时出台贯彻意见、召开全市干部大会,对全市学习宣传贯彻工作作出具体部署。市四套班子带头抓好分管领域的学习宣传贯彻工作,推动全市学习贯彻走深走实。二是突出“广”,全面培训宣讲。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作为市镇两级党校、干部学院学习培训的必修课程,推动学习宣传贯彻工作覆盖全市32个镇街、597个村(社区)、1.1万个基层党组织和20万名党员。以全市首批30个莞邑百姓宣讲标准化建设点和160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为依托,推动宣传宣讲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网络、进“两新”组织和新就业群体。三是突出“实”,大兴调查研究。今年调查研究的主题主线就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东莞主动对标对表,聚焦坚持制造业当家、拓空间、招商引资、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进深度城市化等重点工作,努力推出一批有分量的研究成果,真正把调研成果转化为推动改革发展的实际成效。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记者:中国式现代化不能走脱实向虚的路子,必须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东莞如何坚守制造业当家,推进经济在万亿新起点上更高质量发展?
肖亚非:东莞全力以赴擦亮“科技创新+先进制造”金字招牌,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力打造大湾区科创制造强市。
一是集中力量抓好产业立新柱。我们深入实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一号工程”和开展全市“大招商”,全力抢占战新产业新赛道。去年,东莞招引了光大半导体、比亚迪等一批50亿元以上的战新产业项目,全市实际投资1784.1亿元。接下来,我们将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基金体系,以商引商、以链引商、以投促引、以投促产,继续进一步加快产业大招商和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
二是加大力度做强产业大集群。我们已初步培育起了包括万亿级电子信息、5000亿级装备制造在内的“万千百”亿级产业集群梯队。2022年营收超千亿元企业3家、营收超百亿元企业达到25家。接下来,我们将持续优化完善支持激励政策,进一步做强优势产业集群,加快推动重点企业规模与效益倍增。
三是全力增创开放型经济新优势。大力拓展全球新市场,我们将加大力度支持企业以多种方式参加国际大展会、布局国际营销新网络、开拓全球新兴大市场。大力发展外贸新业态,我们将加大力度培育外包外智新业态,做大做强市场采购、跨境电商和保税物流新模式,推动外贸业态多元发展。大力开展技术源头新招商,我们将抓住机遇做好外资大文章,特别是聚焦引进世界500强和高技术外资,全力承接全球先进生产力在莞投资兴业。
四是持续强化资源要素保障。持续拓展连片产业空间,东莞近三年累计收储土地约3.8万亩,接下来将进一步强化政府统筹,加快打造“20+60”现代化产业园区,力争5年内形成不少于10万亩高质量连片产业空间。深入实施“是人才 进莞来”,实施新一轮“十百千万百万”人才工程行动,进一步打造技能人才之都。引导信贷资源精准投向制造业,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金融12条”,持续加大金融业对制造业的支持力度。
记者: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东莞如何坚持科技创新引领,以科技创新赋能先进制造?
肖亚非:我们将举全市之力加快建设松山湖科学城,集聚创新资源,构建创新生态。一是着力提升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攻关能力。加快散裂中子源二期、先进阿秒激光建设,加大对研发平台、人才队伍、成果转化等支持力度。支持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以灵活的机制提升研发实力。构建产业核心技术攻关机制。二是着力构建协同高效的区域创新体系。携手光明科学城加快建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加强和南沙科学城、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联动发展。加快建设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大湾区大学。与香港共建莞港科技产业中心,做强松山湖、滨海湾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三是着力推动科技和产业深度融合发展。运用好和中科院常态化合作机制,引进更多大院大所资源。深化新型研发机构分类改革。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供需对接机制。四是着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支持企业建立研发中心,推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超53%,力争到2025年高企突破1.2万家。为企业和高校院所合作牵线搭桥。完善科创金融体系。五是着力打造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实施新一轮“十百千万百万”人才工程,引进更多战略科学家团队和一流科学家、基础研究等高端人才,用3—4年时间引育100万名本科学历人才。用好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改革试点。深化“技能人才之都”建设。
促进千万人口与城市共生共荣
记者: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东莞如何强化民生保障、优化民生服务,促进千万人口与城市深度融合、共生共荣?
肖亚非:一是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切实推进增收富民。坚持制造业立镇,力争2024—2027年每年增加一个GDP千亿镇(街道、园区),2025年镇街(园区)平均GDP过400亿元。鼓励村社通过参与镇村工业园改造、城市更新等方式,做大做强村集体经济,力争2025年“清零”无分红村组、六成以上村(社区)集体净资产超2亿元,全市股东人均年分红突破万元。二是着力解决急难愁盼问题,持续提升民生服务水平。一方面,优化拓展“民生大莞家”“双百社工”莞爱慈善驿站等工作措施;另一方面,聚焦民生“五个位”,争取三年内新增城镇就业27.9万人、公办学位13.87万个、医疗床位2000张、养老床位900张、停车位20万个。三是不断提升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确保社会大局安全稳定。深入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完善流动人口参与社区治理机制,提升社会矛盾风险全周期动态管控水平,全面提升公共安全治理水平,打好重点领域安全生产整治攻坚战。四是大力加强绿美东莞生态建设,扎实推进生态惠民。大力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森林公园品质提升、蓝绿通道连通提升“三大工程”。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城市社区公园普及率要达100%。五是以思想引领+文化供给为主线,推进精神富有与物质富足同步。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实施“四馆一剧院一空间”高品质文化供给工程,多频次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提升全体市民对城市的归属感及家园意识。
(记者 吴擒虎 靳延明 郭文君)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