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城市 > 东莞分站 > 大图新闻

松山湖绘就绿美广东新图景

2024年03月12日 来源:南方日报

[ ]

  每到仲春时节,松山湖畔繁花开遍,黄花风铃木、宫粉紫荆、木棉花等争相开放,“科技共山水一色”的美丽画卷,不仅引来游人如织,也成为松山湖独特的城市名片。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总指挥陈和生就曾评价:“松山湖是一个非常适合于大科学装置、高水平的研究机构和高科技的产业发展的地方。”

  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在绿美广东竞风华活动中斩获全市优胜奖和全省优秀宣传奖、青鹤湾鸟类湿地公园成为省级重要湿地、松山湖科学公园获评“广东省林长绿美园”……一年多来,东莞松山湖高质量践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摘得累累硕果。在“一个目标、三大体系、六大行动”蓝图的引领下,一幅山水相依、人水相亲、城水相融的实景画缓缓展开。

  上千株树苗落户 线上线下全民爱绿植绿护绿兴绿

  松山湖的春天,绿意盈盈的树木和色彩缤纷的观赏花木,总是如约为生机勃勃的科学城绘上缤纷靓丽的色彩。在3月12日全国第46个植树节当天,来自松山湖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新型研发机构、产业园区、学校的党员群众代表们,共同种下1000棵树苗,为这座科技及产业新城再添新绿、再增新彩。

  “2024年绿美松山湖生态建设暨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是2024年绿美松山湖生态建设主题系列活动之一,旨在展示松山湖绿美生态建设的阶段性成效,引导全民参与植绿护绿,凝聚绿美松山湖生态建设强大力量。所植树种包括大叶紫薇、黄花风铃木、紫花风铃木、宫粉紫荆、莞香等。

  值得一提的是,活动特评选出10家“松山湖首批绿美园区创建单位”,包括中国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华为等,并现场授牌,鼓励各创建单位在本行业领域积极发挥绿美生态建设“排头兵”作用,为园区的绿色发展继续作出积极贡献。

  此外,松山湖线上认种认养公共服务平台、南方+绿美松山湖频道也在当天上线,以“互联网+”赋能绿美生态建设,推动爱绿、植绿、护绿、兴绿成为百姓的身边事。

  为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去年以来松山湖专项投入3.27亿元,大力推进青鹤湾鸟类湿地公园、松山湖科学公园、松山湖滨湖路南部林分优化、下沙湿地公园4个绿美生态建设示范点项目。

  此外,松山湖统筹推进40个绿美生态项目实施建设,包括散裂中子源景观提升、红花油茶森林公园、环湖特色空间营造一期工程等一大批融合松山湖山水、科技元素的项目。“出门入园,推窗见绿”的美好生活场景、宜业宜居宜研宜创的科学之城,在绿美生态建设的推进下加速成形。

  珍稀鸟类频频现身 绿美生态持续展露新面貌

  “没想到东方白鹳这些珍稀鸟类也能出现,松山湖的生态环境真是越来越好了!”去年11月,“鸟瞰绿美东莞 绘就湾区生态”粤港澳大湾区生态建设高质量发展采风行来到松山湖,多名来自深圳、广州、东莞的摄影大咖,在松木山水库和黄花风铃木林里架起“长枪短炮”,稀有物种的出现,让他们不禁发出惊叹。

  山水相连、湖林交融是松山湖生态发展的特色。近些年来,东方白鹳、鹗、黑翅鸢、白熊翡翠等珍稀鸟类接连出现在园内。据东莞观鸟协会统计,全市有超330种鸟类被记录,其中在松山湖的就有157种,占全市总数近一半。良禽择木而栖,日渐丰富的“生物库”,成为松山湖生态环境日渐向好、生物多样性日渐丰富的有力证明。

  而在建园初期,松木山水库曾因合流污染及面源污染导致水体黑臭。松山湖以“流域统筹、区域协同,系统综合、突出特色,重点攻坚、建管并重”为思路,大力保护和修护原有的生态环境,取得明显成效。2023年,松木山水库被授予“东莞市美丽河湖”称号,成为全市首批8个美丽河湖之一。

  在松山湖水系中,40个湿地星罗棋布,其中既有化污水聚集区、垃圾填埋区为珠三角首家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燕岭湿地,也有在去年12月入选“广东省省级重要湿地”、以鸟类恢复为主的青鹤湾鸟类湿地,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白鹭成群的整体湿地环境展露新颜。

  “可以说对松山湖生态情况的认识完全改观。”香港环保协会主席樊熙泰12年前曾在松山湖考察,当时外围水体还比较黑,如今却清澈见底、可见鱼儿遨游,生态治理成效显著。

  如今,松山湖拥有植物651种,生态绿地面积1300余公顷,城市绿地面积2471公顷,绿化覆盖率超过6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松湖花海、松湖烟雨等“网红”景区里,宫粉紫荆、鸡冠刺桐、红杉木、美丽异木棉四季次第开放,错落有致的各色花海漫山遍野。

  在植绿护绿的道路上,松山湖也迎来了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在华为溪流背坡村旁,象征创新发展的“鸿蒙林”长势良好,2023华为开发者大会举办期间,华为携手合作伙伴植下一片凤凰木。此外,由松山湖党员、青年团干、企业代表们种下的“青年林”,由社会爱心人士、志愿者们种下的“同心林”等也欣欣向荣地生长中。据统计,近5年来,松山湖社会面植树活动累计种植树木6000余株、面积80余亩。

  景观与创新地标串珠成链 “科技共山水一色”城市本底愈发浓郁

  松山湖因湖而生、因湖增绿、因绿聚才。面积8平方公里的松木山水库,既是极佳的观鸟点,也是松湖烟雨景区的主体。晴空之下,松木山水库波光粼粼、清风徐来;在细雨时分,又显现出烟雨蒙蒙、宛若仙境的美景。

  早晨6点,松山湖材料实验室首席科学家赵金奎迎着晨风朝阳,沿湖骑行运动,开启一天的工作生活。在松山湖生活了4年的国际友人Malachy Sheeran,也时常参与户外体育竞赛活动,见证着松山湖绿道上四季变换的绿美景象。

  近年来,中央群岛碧道、月塘湖公园碧道、燕岭湿地碧道等松山湖自然生态走廊年年“上新”,行走其中,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自然景观尽收眼底。226公里的生态绿道将沿湖景观与创新地标串珠成链,为市民打造了众多舒适休闲的滨水空间。空气中超“国际清新”标准10倍的负氧离子,更是为人们休闲运动增添了“健康的因子”。

  松山湖的城市道路上,车辆川流不息,周围的树木依自然群落而排布生长,道路好似从树林里穿过。若细心留意,还能看到不少“原住民”——荔枝、龙眼果树的身影。据了解,在道路设计、景观规划上,松山湖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依照“山形水势”保留原有的特色,以自然群落为基调进行绿化布置。

  “城在林中、路在绿中”的城市生态环境,不仅活跃了人们的运动细胞,更是松山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城市发展与生态建设相融相生的真实写照。

  从空中鸟瞰松山湖的城市样貌,大科学装置及平台、产业高楼、小区公园散布在碧湖绿林间。而从建筑内部看环境,又能见到“山水城”相融的身影。

  今年1月,广东首家悦榕庄在松山湖开业,远衔青峰翠峦,博采古村遗韵,成为松山湖畔山水画卷的精彩一笔。该酒店总经理张禹表示:“绝美的山湖景色,是吸引悦榕集团在这里开出广东省首家分店的原因之一。”

  同月,松山湖科学公园首区对外亮相,并被评选为“广东省林长绿美园”,成为省级展示全面推行林长制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工作成效的“示范窗口”。在园区建设规划中,松山湖将“生态”赋予了极高的位置,通过打造多级公园体系,构建起疏密有致、蓝绿交织的城市空间,形成山水、城市与风景相互融合的优美格局。

  绿美松山湖六大行动实施 构筑“半城山色半城湖”生态新格局

  松山湖结合园区发展特色,将“科技共山水一色——科技创新与自然生态和谐共生的生态格局”作为绿美生态总目标,深入践行崇山、崇水、崇科学的生态思想理念,让“科技蓝”和“生态绿”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在中国散裂中子源的“科学林”,上百株黄花风铃木、宫粉紫荆等植物又迎来了新一年的生机。从背靠山峰的研究所办公室往窗外望去,一栋栋实验大楼背靠的是片片荔枝林。

  在不少科学家眼中,这些年,松山湖不仅更绿了,而且更美了,卓越的生态禀赋,让他们可以在满目皆绿间科研攻坚,更让他们可以在推窗见绿、开门见景中尽享美好生活的松弛。

  中国散裂中子源研究员黄蔚玲自2008年起便目睹了松山湖日新月异的发展,她说,十多年过去,松山湖早已脱下了“荒凉”的外衣,成为了年轻、科研、高新、腾飞的代名词,但唯独不变的是环绕在这里的绿水青山,正如同这座在国际视野中日渐升起的新城,正值年华、苍翠长青。

  去年初,燕岭湿地公园节水教育社会实践基地揭牌,松山湖及周边的师生、员工和居民全年持续迎来多种形式的自然教育科普课程。在第七届东莞市中小学生观鸟比赛上,学生们透过望远镜,亲身感受人鸟相依、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为持续夯实松山湖绿美家底,激发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近5年,松山湖开展超630场自然教育科普活动,大力推动生态科技研学、生态文明培育、生态文化传承,以生态文明教育助力擦亮高质量发展绿色底色。

  未来十年,松山湖筹措不少于47亿元,推动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编制发布整体性的绿美松山湖生态建设实施方案及60个项目清单,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扎实推进绿美松山湖六大行动,于巍峨山下、松山湖畔,全面构筑“半城山色半城湖”的绿美生态空间格局。

  ■数读

  绿美本底

  ●拥有8平方公里湖面

  ●国有林地面积976公顷

  ●园区生态绿地面积超1300公顷

  ●城市绿地面积2471公顷

  ●226公里生态绿道

  ●绿化覆盖率超过6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负氧离子含量为“国际清新”标准的10倍

  ●拥有651种植物,150多种鸟类,鸟类数量占东莞市的一半

  ●5年开展自然教育科普活动630余场次,累计种植树林6000余株

  顶层设计

  松山湖着眼长远抓好顶层设计,构建136制度体系,以有力举措保障有效落地,迅速行动突出示范带动,高质量践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

  ●“1”一个目标:科技共山水一色——科技创新与自然生态和谐共生的生态格局

  ●“3”三大体系:以湿地公园为特色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以城市绿地为引领的绿色生态体系、以提供优质生态产品为导向的自然教育体系

  ●“6”六大行动方案:绿美城市、绿美森林、绿美水系、绿美通道、绿美守护、绿美文化

  ■一线样本

  广东首座悦榕庄“绿动”松山湖畔

  “入悦榕,似仙游。”对于悦榕庄许多客户而言,酒店之中,悦榕庄独领风骚,他者皆为“凡尘”。2024年初,广东首家悦榕庄品牌酒店在松山湖惊艳亮相,吸引了无数目光。

  酒店坐落于风光旖旎的松山湖畔,以山峦为画布,湖泊为镜,巧妙地将岭南传统庭园风格与现代建筑艺术完美融合,呈现出一幅如诗如画的景致。同时,松山湖悦榕庄的“绿动”故事,也成为松山湖畔山水画卷的精彩一笔。

  因地制宜筑生态之美

  从喧嚣的都市驶入,眼前的风光逐渐被茂密的树木与郁郁葱葱的林中景色所取代。随着车辆深入,周围的一切都变得宁静,只剩下微风拂过树梢的沙沙声和远处鸟儿的细语。在这片秘境中,这家酒店宛如一颗璀璨的绿宝石,静静地躺在自然的怀抱中。

  “松山湖悦榕庄继承了我们品牌在生态建设方面的基因,绿色发展的理念贯穿了酒店建设的始终。”东莞松山湖悦榕庄总经理张禹表示,悦榕集团一直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在酒店经营所在的当地社区内大量种植树木。这些树木不仅为人们提供了清凉的阴蔽之所,还能有效吸收碳排放、保护土壤、减少水土流失,为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贡献力量。

  “酒店占地60余亩,我们将大部分空间都留给了树木和植被,建筑则恰到好处地点缀其间。”张禹介绍道。从最初的小鱼塘、小山丘起步,如今酒店所在的地块已经蝶变为一个自然与建筑完美融合的度假酒店。这里见证了松山湖又一生态文旅综合体的崛起。

  在松山湖悦榕庄的建筑设计中,设计团队还巧妙汲取了东莞可园与茶山南社古村落的水乡精髓,以此为灵感巧妙点缀,运用木质门廊、红砂岩以及青砖等材质,匠心独运地塑造出别具一格的岭南庭园式建筑。

  张禹特别提及,在酒店的建筑过程中,大量采用了从古村落和老建筑回收而来的废弃砖块。这些砖块经过精心设计与二次改造,如历史遗珠般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光彩,更与酒店的整体风格完美融合。

  共筑高品质城市配套

  从精心绘制着东莞著名景点的木质房卡,到采用环保玉米生物降解材质的牙刷、刮胡刀、木梳,再到以可降解玉米纸浆为包装材料的客房用品……在细节方面,松山湖悦榕庄下足了功夫。

  “许多酒店提供的牙刷,客人使用后往往不带走,导致延续性浪费问题。为此,我们创新推出了美观又环保的竹制牙膏筒,鼓励客人使用后愿意将其带走。即使他们下次不住悦榕庄,也帮助其他酒店减少类似损耗。”张禹表示,绿色发展不仅是对环境的保护,更是对未来的一种承诺。

  悦榕庄品牌与松山湖,既是双向选择,也是对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有力回应。

  作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被誉为“科技共山水一色”的典范,拥有着卓越的生态本底,生态绿地面积超1300余公顷,绿化覆盖率超过6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为满足松山湖旅游需求,我们也规划了一个精致的人工内湖,具备独立生态循环水系,水质清澈,与松山湖的自然风光交相辉映。”张禹表示,绝美的山湖景色,是吸引悦榕集团在这里开出广东省首家酒店的原因之一。

  “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华为等高科技企业的聚集,也为我们酒店的入驻提供了有力支撑。”城市需要更高品质的配套吸引最优秀的人才、最高端的技术、最优质的产业。张禹表示,东莞松山湖悦榕庄的开业将进一步提升城市高端配套水平,与松山湖“双向奔赴”。

  (撰文 刘珊彤 张莎 郑文怡 陈启亮)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