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资讯 > 最新动态

澳门两人才基地同日在横琴挂牌成立 珠澳如何念活“人才经”

2021年08月26日 来源:南方日报

[ ]

  一周前,横琴澳门新街坊项目内,随着红色幕布缓缓拉开,澳门大学生建筑专业实习基地、装配式建筑人才培训基地挂牌成立。这是澳门建筑业人才迈向粤港澳大湾区的又一步。

  近几年,从个别项目的跨境试点,到地方立法出台、港澳人士纷纷涌入,再到如今的跨境人才培养基地成立,港澳建筑业人才在横琴走出了一条独特的跨境执业路。这条路径,也成为各行业跨境人才的通“琴”大道。

  如今,在横琴岛上,忙碌着大量港澳建筑师、医师、律师,更有不少来自全球各地的高精尖人才,正醉心于某个实验室中。

  事实上,在促进人才跨境流通、构筑人才高地这条路上,从民间交流到官方统筹、从个别探索到体系积聚,珠海横琴与澳门做了不少探索。而要真正念活“人才经”,打造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珠澳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路径 一个行业的探索

  两个人才基地挂牌,并非澳门建筑业人才跨境流动的首次落地。这个领域的人才跨境探索,要追溯到几年之前。

  早在2015年4月,横琴自贸片区挂牌成立后,这片新区域便吸引了众多港澳投资商进驻,横琴也开启了在建筑领域创新改革的萌芽。

  2018年9月5日,按照此前横琴新区与香港发展局签订的《合作意向书》和《合作安排》,华众联创设计顾问(横琴)有限公司暨华众联创工程顾问三地联营事务所落地横琴,成为中国内地第一家联合香港、澳门、内地建设领域专业人士的三地联营设计顾问机构。来自香港的该公司总经理闫澍,成为港澳专才到横琴跨境执业的代表人物,并在此后深度参与且推动了该领域的首部地方性法规出台。

  立法之前,是先行先试的试点。2019年5月31日和2019年9月16日,横琴先后发出试点香港工程管理模式、澳门工程管理模式两张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横琴星艺文创天地、信德横琴口岸服务区两个项目分别有一项子工程,成为首批港、澳工程管理模式试点项目。

  在这两个试点项目的五方责任主体单位中,正式写入了港澳建筑及相关工程咨询企业和专业人士,成为该行业港澳企业和专业人士直接服务内地市场的首批实践案例,跨境执业模式就此开启。

  另一头,2019年2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印发,明确提出“扩大内地与港澳专业资格互认范围,推动内地与港澳人员跨境便利执业”。当月21日,珠海市司法局将《珠海经济特区横琴新区港澳建筑及相关工程服务企业资质和专业人士执业资格认可规定》(下称《认可规定》)列入年度立法计划,横琴随即启动立法前期工作。当年9月27日,《认可规定》经珠海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并于12月1日起施行。

  闫澍全程参与了此次立法工作。“这是全国第一部针对港澳建筑领域企业和人员到内地跨境执业的地方法规。”他表示,此后越来越多的港澳专业人士、企业在横琴执业和备案,迈出了具有突破意义的第一步。

  数据显示,《认可规定》推出一年多,港澳建筑工程领域反响强烈,在横琴申请备案的企业和专业人士络绎不绝。据统计,截至7月,共有258名港澳建筑领域专业人士到横琴合法备案,其中澳门151人、香港107人。

  而一周前挂牌的两个基地,澳门大学生建筑专业实习基地,主要为澳门高校学生提供在内地建筑工程领域的实习岗位;装配式建筑人才培训基地,则将搭建澳门青年大学生和澳门建筑领域人才培养新平台。在澳门立法会议员、澳门工程师学会会长胡祖杰看来:“两个基地挂牌,意味着琴澳建筑业界交流更加紧密,联动更为频繁,将推动建立区域合作新平台,推动琴澳两地经济共同发展。”

  效应 港澳专才聚集横琴

  “横琴医院空间大、配套设施好,坐诊体验很棒!”今年初,首次来到内地执业的澳门中医医生关荣基感慨道。当天,珠海市人民医院医疗集团横琴医院聘请并签约首批53名澳门医生,珠澳两地医学人才将共同开展医疗服务、学科研究、人才培养、管理经营等方面的合作。

  不止建筑领域,随着不断放开的资质认可与政策融通,在珠海横琴这个跨境合作主平台,还有越来越多的医师、律师、导游、社工等前来逐梦。关荣基便是其中之一。

  “港澳医生来大湾区执业有两种途径,一个是港澳医师参加全国医师资格考试获取内地医师资格,另一个是符合相关条件实行备案制。”澳门中医药学会会长石崇荣介绍道,根据此前广东省发布的《关于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职称评价和职业资格认可的实施方案》,具备条件的港澳医师可通过在执业地备案许可后,直接认定内地医师资格,并允许港澳医师在粤多个地点执业。

  而旅游行业,是继建筑业后,第二个通过地方立法保障港澳专业人士到横琴跨境执业的领域。

  2020年9月29日,珠海市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珠海经济特区港澳旅游从业人员在横琴新区执业规定》,明确自当年12月1日起,具备规定条件并经合法备案的港澳旅游从业人员可在横琴新区执业,这也是全国首部支持港澳旅游从业人员跨境执业的地方法规。截至今年8月10日,已有495名澳门导游领队获得执业资格并在横琴提供旅游服务。

  在律师行业,联营律所是较早开展的试点模式。早在2016年7月,中银—力图—方氏(横琴)联营律师事务所便挂牌成立,这也是全国首家粤港澳三地联营的律师事务所。

  澳门律师李焕江是该律所的高级合伙人,平时,他从澳门半岛出发,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过关后,来到位于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的办公室,每周一到两次的往返,已成为他的工作日常。而在这家位于横琴的联营所,和他一样的澳门律师有十余名,香港律师则更多一些。

  这样的人才跨境也延伸到了社工领域。2019年,社工专业出身的陈伟良从澳门来到横琴,供职于澳门街坊总会广东办事处横琴综合服务中心,致力于对接琴澳两地资源,提供精准多元的社会服务。截至今年6月30日,短短20个月的时间,该中心已有7名澳门社工在横琴执业,该中心服务琴澳居民5万余人次。

  合力 珠澳携手构筑人才高地

  珠澳合作的“人才经”,不止于跨境流通,更在于携手打造共融共通的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近几年,双方的人才协同发展越来越呈现出统筹性、体系性。

  去年11月28日,珠澳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在珠海开幕。开幕式上,珠澳两地签署《关于推进澳珠人才协同发展的合作协议》,明确珠澳双方将进一步推动两地人才协同发展。同时,6个重大人才科技项目现场签约落地,总额超过43亿元人民币。

  “《协议》签订释放出一个重要信号:珠澳双方在人才交流领域已从民间性的、自发性的行为,成为一项由官方牵头抓总、统筹推进的重要事项。”澳门旅游学院院长黄竹君认为,此举有利于双方在探索跨境人才融合发展中形成合力。

  这样的合力,很快显现出落地效应。今年5月12日,澳珠人才发展促进会成立暨澳珠人才项目签约仪式在澳门举行。现场,澳珠管理人才培训、珠医—镜湖珠澳护理深度合作项目等八大澳珠人才合作项目签约落地,两地人才合作将进一步打破跨境流动的壁垒,打造共融共通的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

  “澳珠人才发展促进会一定是一个开放的人才平台。”成立仪式上,该促进会会长廖泽云表示,“从此刻起,澳门和珠海都同时拥有了两地的人才;而两地的人才,也同时拥有了更大的施展才能的空间。”据介绍,上述促进会将在金融、医疗卫生、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重点行业,做好引进人才、培养人才、交流人才的工作。同时,放眼全球,发挥“澳珠所长”,吸引优秀的国际人才进驻。

  与此同时,与澳门最为“亲密”的横琴,也在做一些个性化尝试。2020年9月,其在澳门设立“琴澳青创服务中心”,作为青创服务的“一站式”窗口。截至今年6月,该中心累计咨询业务总量达近1800单,包括澳门单牌车、商事登记、青创政策、跨境办公、工程资格认证等业务。

  而在澳门青年创业孵化中心,入驻短短两年时间的纳金科技,已成为本土科技企业的代表。这家植根于珠海、澳门两地的科技公司,也是新材料产业中的领先企业。“我们愿意成为澳门高科技产业的一颗火种,为澳门青年提供一些新的可能性,让更多年轻人愿意来从事科技创新创业的事业。”澳门纳金科技董事长雷震说。

  迎接粤港澳大湾区、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三区叠加”的战略机遇,澳珠极点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而人才成为最稀缺的资源。去年以来,珠澳两地频频携手,构建一个更精准、更系统的跨境人才服务体系,也成功聚集一大批海内外高端人才。而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要真正构筑起大湾区人才高地,珠澳任重道远。

  ■聚焦

  横琴“引才、留才、育才”政策一览

  近年来,横琴新区紧扣珠澳合作这条主线,加快推进“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和“全国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在琴澳人才协同发展、人才制度创新、人才引进培育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截至2021年8月10日,横琴就业登记备案人数共72675人,现有院士6名,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5家,累计招收博士后112人,引进省领军人才3名。

  政策“引才” 广纳天下英才

  1.发挥特殊人才奖励政策对产业发展和人才集聚的带动作用。

  横琴特殊人才奖励政策覆盖金融商务、科技创新、人力资源服务等多个重点发展领域,实施6年累计奖励人才近6万人次,奖励金额50.33亿元。

  2.以货币补贴切实解决企业和人才安居需求。

  围绕解决人才安居问题,出台了引进人才租房和生活补贴政策。政策实施3年来,累计发放补贴1.6万人次,补贴金额超2.5亿元。

  3.鼓励符合条件的机构、企业设立博士后工作站。

  横琴实施博士后管理办法以来,21家机构、企业成功设立博士后工作站,涵盖金融科技、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领域。各站累计招收博士后112人,在站博士后89人。

  服务“留才” 吸引人才融入扎根

  1.优化人才服务机制,搭建领导干部与高层次人才联系“直通车”。  通过定期实地走访调研,建立人才需求清单台账,及时解决高层次人才企业在场地租金减免、项目融资、上下游产业配套等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2.整合政府部门和区属国企资源,打造高端人才“一站式”服务。  横琴专门设立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配备8名专职人员,集中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一揽子私人订制服务;启用横琴新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为企业解决招聘难题。

  近年来,通过“以智引智”,累计引进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119名,其中58名在横琴注册公司并开展实地经营。

  3.持续优化智慧人才服务平台,实现企业、人才申报兑现人才政策“零跑动”。不断完善横琴新区慧眼英才系统服务功能,实现特殊人才奖励、引进人才租房补贴等政策兑现可以线上申请,系统启用以来,累计注册企业2139家,注册个人39657人。

  精准“育才” 打造人才创新创业高地

  1.重金奖励创新创业人才。

  每年安排不低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的人才资金保障政策执行。目前已累计向4位院士、54位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拨付扶持资金1.1亿元。

  2.以市场化手段解决人才创业项目融资难题。

  针对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设立规模达3.5亿元的天使投资基金,支持科技含量高、具备高成长性的科创项目发展,累计已投资29个项目;常态化举办投融资交流对接活动,为高层次人才项目对接银行、投资机构搭建平台;协调区内银行为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提供“英才贷”无抵押信用贷款,已有5个项目与银行签署贷款合同。

  比如,彭玉才博士创办的丽凡达生物技术公司自主研制的新冠mRNA疫苗获批临床试验。

  肖家华博士创办的山前科技公司核心项目心脏冷冻消融系统获得天使轮融资社会资本2118万元。

  程宜荪、徐晓红博士创办的得分金融科技公司完成“深圳市供应链金融公共服务平台”的总体规划和设计。

  3.通过举办高科技赛事、高端人才交流活动挖掘出一批高潜力科创项目。

  2018年开始,每年举办一届中国横琴科技创业大赛,设立总额3亿元的无偿资助研发费,激励优胜团队落地横琴。“普强AI汽车芯脑”项目摘得首届大赛桂冠,并于今年完成新一轮融资;第二届大赛吸引了芯耀辉科技、极海半导体、横乐医学科技等企业落地横琴。

  承办2020年中国博士后创新发展(横琴)峰会,600名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科研机构的博士后、管理人员以及高端人才相聚横琴,现场发布2020年度博新计划十大创新成果,促成50余名博士后与10余家横琴企业对接。

  (记者 梁涵)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