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资讯 > 专题专栏 > 专栏 > 对话湾区

中山大学区域开放与合作研究院院长、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教授毛艳华:大湾区可构建高质量供给和消费体系

2021年04月01日 来源:南方网

[ ]

  【编者按】擘画宏伟蓝图,开启崭新征程。2021年,我们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迎来“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锚定远景目标,对“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作出了重要的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粤港澳大湾区信息资讯中心、粤港澳大湾区门户网、南方新闻网联合推出系列专访,与各领域的顶尖专家一起,集思广益,探索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粤港澳大湾区启动建设以来,区域融合加快推进,取得明显成效。迈进“十四五”,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大湾区应如何创新发展?近日,记者专访中山大学区域开放与合作研究院院长、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教授毛艳华,为大湾区发展建言献策。

  大湾区可构建高质量供给和高质量消费体系

  在疫情持续影响下,全球化遇到一些波折,但各国走向开放、走向合作的大势没有改变,开放合作的良好态势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毛艳华认为,每个国家相互依存,通过参与全球分工和扩大对外开放,在产业分工过程中,可通过引进更多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生产效率。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在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大环境背景下,挑战和机遇并存,主要来自国际国内两方面。

图片

数字化解锁治理新思路。

  毛艳华说:“国际方面,大湾区面临的挑战主要是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全球化加快结构调整,我国开放合作各领域面临的挑战和阻碍。国内方面,主要挑战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根本改变,也就是我们一直说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要不断地形成高质量的供给和高质量的消费体系,来满足人民的新需求。”

  毛艳华同时认为,大湾区应把握国家发展战略调整和全球技术不断创新发展的历史机遇,通过数字化转型及技术创新来引领高质量发展。

  通过高质量进出口推动大湾区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如何从大湾区的角度解读“双循环”的含义?毛艳华认为,“双循环”不是封闭的循环,而是开放的大循环。宏观经济理论来看,外需和内需是相互依赖的,外需是内需的延伸,即一方面外需意味着更大的市场需求和更大的规模效应,另一方面国内高质量的消费需求必然要有高质量的进口供给。

  毛艳华认为,大湾区作为我国开放型经济发达的地区,可通过扩大进口提高消费需求,消费需求提高了,生产产出就提高了,也就形成了较大规模市场。同时,进口水平决定了国内市场是否有高质量的供给,因此不可忽视进口的重要性。他建议,大湾区应继续寻求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和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更加注重高质量进口。

  引进高质量外资也是高水平开放的重要体现,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建设是吸引全球优质资源集聚大湾区的重要因素。毛艳华认为, “十四五”期间应全力推动规则等制度型开放,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市场规则体系,落实好《外商投资法》,推动高标准的营商环境成为大湾区高水平开放的亮点。

  要凝聚“大湾区是我们共同家园”的共识

  粤港澳大湾区与其他国际湾区最大的不同就是“一国两制”,并涉及到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三种法律制度,这为粤港澳三地融合、区域协同发展带来了一定难度。

  毛艳华多年来深耕粤港澳区域研究,对大湾区发展取得的成果颇有感触:“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我们常说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机制‘软联通’、民心交流‘心相通’。我认为近年来大湾区很多领域的发展都取得较大进展。”他说,“尤其是民生领域做得不错。例如国家大力支持港澳青年来内地创新创业,还有近期出台的《粤港澳大湾区药品医疗器械监管创新发展工作方案》,据我了解,这些措施的市场反应都很好。还有港澳高校在大湾区内地城市办学也取得了明显突破,以前港澳高校必须要跟内地高校合作办学,现在可与大湾区内地政府签订相关协议,进行独立办学。同时陆续开通了新的通关口岸,居民往来越来越便利,许多行业的跨境从业资格认证也都实现了。”

  在取得系列成绩的同时,对于“十四五”时期如何找准粤港澳三地融合发展方向,毛艳华认为,粤港澳三地融合发展需要一个过程,不能太急于求成。关键是从政府到民众,要形成“大湾区是我们共同的家园”这一共识,要对大湾区发展充满信心。从内地角度而言,下一步要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深化改革,在资金、人才、技术、知识产权、数据等要素领域要加快市场化配置的体制机制创新,这样更容易推进三地市场一体化发展。”

  港澳现代服务业可更好服务内地需求

  2020年11月15日,东盟十国以及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15个国家,正式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标志着全球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正式达成。港澳作为全球自贸港,承担着内地与国际的“超级联络人”角色。

图片

广州港南沙二期集装箱码头。

  谈到RCEP的签署对港澳的影响,毛艳华表示,RCEP将为港澳发挥自身优势、融入内地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他说:“从RCEP开放机制来看,中国服务业扩大开放达到了新的高度,新加坡、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服务贸易竞争力较强的国家可以更便利开拓中国内地市场,但港澳服务业凭借多年来率先进入内场市场的优势,在更大的内地服务业市场中可以赢得更多先机,与其他国家相比有明显优势。”

  同时,毛艳华表示,香港现代服务业与国际接轨,自由开放,政府服务透明度高,营商环境国际一流。未来港澳可更好地服务内地构建新发展格局,继续成为内地企业“走出去”和国外投资者“走进来”的不可或缺的桥梁纽带。

  记者:娄晓希、黎妙娟、詹海珊

  统筹:何静文、门丽丽

  策划:唐莉娜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