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上午,以“创新湾区金融,助力改革开放”为主题的第八届中国(广州)国际金融交易·博览会(以下简称“金交会”)在广州开幕。
作为国内规模最大、区域影响力最强、功能和内容最丰富的金融交易博览会,金交会持续推动金融资本与实体产业对接,实现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功能。在启动仪式上,26个项目代表在现场交换了签约文本。据统计,前期共收集的48个产融对接签约项目中,意向性签约总金额近3500亿元,有7个粤港澳大湾区项目是首次在金交会上集中交换签约文本。
26项目代表现场交换签约文本
启动仪式上,公益金融试验区、深圳证券交易所广州服务基地、数字普惠金融监管试验区、广州金羊金融研究院、广州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竞争力研究院、广州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研究院、广州市南沙区金融行业协会、横琴智慧金融产业园等9家新设机构和平台正式获授牌成立。
“公益金融试验区是在民间金融街试点建设的全国首个公益金融方面的功能区,将有效吸引巨大的民间捐赠资金及粤港澳大湾区的优质资源,助推广州、广东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越秀区金融展区,广州民间金融街管理委员会、广州市越秀区金融工作局业务管理科科长吴煜晖介绍。经过7年的发展,目前广州民间金融街已成为全国民间金融产业发展示范区、全国金融科技先行试验区、国家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广东省民间金融创新发展示范区。吴煜晖透露,截至2019年5月,园区入驻(类)金融机构300余家,吸纳资本近500亿元,为小微企业、个人提供融资超5000亿元,区域品牌价值高达208亿元。
开幕当天,26个项目代表在现场交换了签约文本。据统计,前期共收集的48个产融对接签约项目中,意向性签约总金额近3500亿元,有7个粤港澳大湾区项目是首次在金交会上集中交换签约文本。
其中,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行与中化建工程集团南方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将发挥建设信贷传统优势助力粤港澳大湾区项目迅速落地。
此外,当天下午还举行了2019广州市重点文化和旅游投融资项目路演,广州融创文旅城、广州市嗨猫电竞科技小镇、栖枟·农荫厅三大项目参加了展示,寻求资本助力企业发展。
首设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展区
今年金交会会场首次设立了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展区,金融文化展区、金融精准扶贫成果展区、金融科技体验区等特色展区进一步展现广州、广东以及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改革创新发展的成果。
其中,在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展区,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一行两局”、香港、澳门以及珠三角九市首次组团参展,旨在助力建设富有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搭建交流合作平台。
在具体的实施中,不少金融机构负责人透露将专门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设立相应的金融产品。
广东恒健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军梅介绍,设立运作广东粤澳合作发展基金是公司针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行的创新探索。“通过创新粤澳两地金融合作模式,我们引入澳门财政资金200亿元打造粤澳合作发展基金,重点支持广东省基础设施等重点项目,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胡军梅透露,截至目前,澳方已实缴出资80亿元,粤澳基金已完成投资决策109.36亿元,已投放资金62.51亿元。
在南粤基金展厅中心,一台超清电视机的8K液晶面板正在播放视频。这正是属于广州增城富士康超视堺第10.5代显示器全生态产业园区的产品。“在这个项目中,南粤基金仅用不到1年时间牵头完成了超级银团组建,确保430亿融资资金到位。”超视堺8K项目财务顾问、南粤基金董事长林涛介绍。
“我们将加大金融服务招商力度,助力引进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健康医疗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力以赴推动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林涛说。
绿色金融成效显著成羊城新名片
历经7年,金交会已成为集中检阅广州金融改革创新、科学发展成就的平台。在花都展区,记者注意到,这里成了一处集中展示广州绿色金融发展成效的独特风景。
2017年9月20日,由国务院批准建设、华南地区唯一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广州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揭牌,花都区成了首个试点区域。截至今年5月底,已有228家绿色机构进驻位于花都区的广州绿色金融街,注册资本金136亿元。
绿色机构的聚集极大提升了金融贡献度:广州地区金融机构和企业累计获批发行各类绿色债券达638亿元;建立股权交易中心绿色环保板,首批挂牌企业50家;广州碳交所碳配额现货交易量累计成交突破1.2亿吨。
在花都展区,中国建设银行广州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花都分行正在介绍其绿色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成效,尤其体现在广州市新能源公交车、广州北站和肇庆市绿色产业园等跨区域绿色PPP项目上。
在绿色金融的浇灌下,新能源、环保等“绿色产业”得到了大力发展,成了广州的一张新名片。比如,在签约项目方面,就有广州环保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与招商银行广州分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的好消息,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开展多领域、多层次、全方位的金融合作关系。
南方日报记者 宾红霞 张艳 黄舒旻
相关
广东金融最新建设情况如何?
金交会开幕当天,由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和南方日报社联合举办的“广东金融2018年十大新闻”发布会暨“广东金融立体发布厅”启动仪式同时举行。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广东股权交易中心以及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广东银保监局均通过此次发布会发布广东金融最新建设情况。
人民银行广州分行:
支付结算互联互通提速“便利湾区”正在形成
跨境金融助力港珠澳大桥通车,是去年粤港澳金融互联互通的缩影之一。对此,人民银行广州分行方面表示,粤港澳大湾区移动支付创新应用走在全国前列,广深铁路云闪付APP港澳持卡人乘车服务、粤澳莲花大桥银联卡闪付乘车等特色项目得到三地居民的认可及广泛应用。此外,粤港澳大湾区支付便利化举措不断推陈出新,香港代理见证开立内地个人银行结算账户试点、粤港电子支票联合结算业务、粤港跨境电子直接缴费业务等创新业务广泛覆盖企业经贸往来及民生服务,推动粤港澳“便利湾区”逐渐形成。
广东银保监局:
前5个月银行机构贷款投放总量增加结构优化
2018年广东省新增人民币贷款超2万亿元创历史新高,为广东经济发展注入“活水”。在此方面,广东银保监局在会上透露,全省银行机构1—5月新增信贷投放11026亿元。截至2019年5月末,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近10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8.91%,增速高于资产增速7.71个百分点,其中1—5月新增贷款投向实体经济占比较上年同期提升23.25个百分点,为近三年来1—5月增速新高;1—5月辖内保险业累计提供风险保障520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1.98倍。
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成立200亿元民营上市公司并购纾困基金
为了解决民企融资难题,去年,广州率先出台19条金融举措支持民营经济。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在发布会上介绍,广州正在广州国发集团等市属国有企业出资30亿元组建国资产业并购基金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杠杆撬动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共同参与,形成总规模200亿元的民营上市公司并购纾困基金,探索利用夹层投资、私募份额交易做市基金等方式纾解民营上市公司融资困难。此外,广州还将落实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措施,减少融资附加费用;支持融资担保行业发展,鼓励各区设立专门服务于小微企业的区级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扩大地方融资再担保规模,支持广州市融资再担保有限公司做大做强。
广东股权交易中心:
将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专板”
广东股权交易中心总经理王文胜表示,广东股交中心将围绕我省中小微企业的特点,探索开展“先挂牌后上市”孵化培育模式;根据行业特色和企业发展阶段提供个性化综合金融服务,优化升级已有板块。同时还将积极着力发展科技金融。一方面,运用科技金融手段,以交易场所信息系统建设标准为要求,高标准建设具有强大展示交易功能的区域性股权市场信息系统。另一方面,全力打造以“一板两层六平台”为主要服务内容的“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专板”,并力争2020年挂牌企业达到300家。
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推动建立全国涉众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处置机制
去年,“灵鲲金融安全大数据平台”上线,标志着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与国内互联网领军企业在金融监管科技的合作创新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在我省乃至国内的金融监管科技建设中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在发布会上表示,深圳将进一步推进数据融合,全面打通政务数据、资金异动线索数据、各渠道投诉举报数据和互联网信息,不断优化风险预警模型,形成定位更准确、指标更清晰的风险预警平台;同时,在国家金融监管部门的支持下,推动建立全国涉众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处置机制,进一步推动跨区域风险信息共享、风险化解协作。并在粤港澳大湾区框架下,发挥深圳科技强项,积极参与人民银行等六部委开展的金融科技应用试点工作,打造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地方金融监管科技应用平台,探索监管科技新模式。(全媒体记者 陈颖 唐子湉 黎华联 张艳 张俊 策划统筹 谢美琴 陈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