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资讯 > 最新动态

珠海构建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 人才净流入率连年居全省前列

2021年12月27日 来源:南方日报

[ ]

  伶仃洋上,港珠澳大桥飞架三地。这座“一国两制”框架下粤港澳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境基础设施,自开通之时起,便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通道和纽带。

  时间是开拓者前行的刻度,也是奋斗者筑梦的见证。近年来,珠海一项项丰硕成果、一个个崭新荣誉、一幕幕动人画面,令人欣喜、鼓舞人心。

  近年来,珠海全市经济总量从全省第十跃升至第六,高新技术企业超2100家,涌现出世界最大两栖飞机AG600等众多创新成果;居民就业稳定、收入增加、就近上好学,文化活动多姿多彩,老百姓的获得感更强、精气神更足。

  重整行装再出发。如今的珠海,正展现出新的奋发姿态,激荡着接续奋斗、挺立潮头的力量和勇气,加快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

  固本强基

  从严管党治党 服务中心大局

  在珠海市香洲区,社区党建网格化让社区里的每个网格片区都有党组织,小区里的每栋居民楼都有党小组,党员就在群众身边,群众可以第一时间找到党组织反映问题倾诉心声。

  “这两年在村子生活幸福感越来越强了!”斗门区荔山村村民感慨道。从软弱涣散问题村到人人点赞的先进村,荔山村的转变,是珠海固本强基促进农村基层政治生态蝶变的例证。

  近年来,珠海深入开展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以党建引领推动乡村振兴、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以高质量党建为珠海“二次创业”加快发展保驾护航。

  “领头雁”工程深入实施成效显著。建立“选育储管用”全链条工作机制,村党组织书记100%“三个职务一肩挑”,每村储足2名村级后备干部,打造一支乡村振兴“基层铁军”。

  农村基层组织体系进一步织密织牢。一手抓“软弱涣散”整顿,全市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全部“摘帽销号”;一手抓村党组织领导地位巩固,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农村最基层。

  镇街体制和基层权责改革全面深化。建立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完善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街道社区抓党建的统筹协调能力显著增强。

  党建工作与非公企业发展互促互融。“两个覆盖”指标显著提升,选树党建强、发展强“双强”企业,建功立业大湾区“先锋”企业典型,有效凝聚广大企业奋力投身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珠澳合作。

  “微实事”撬动城市“大民生”。今年以来,珠海市民对“民生微实事”项目满意度达94.9%,明年珠海将安排专项资金3.5亿元,以更大力度为广大群众造福。

  近年来,珠海始终坚持把强化干部作风建设作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推进“思想大解放、作风大转变、效率大提升”,深化机关干部作风和营商环境突出问题“两个专项整治”,干部担当作为明显增强。

  整改落实亮真招,刀刃向内见真章。珠海以“疏堵、利企、便民”作为主线,剑指“僵、浮、慢、乱”等作风顽疾,开展部门办事“堵点”、服务重点项目情况、行政资源引导产业发展测评,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企业群众满意度创历史新高。

  去年,珠海市机关作风群众总体满意度(“万人评政府”)达94.80%,由2017年度的88.76%升至2020年度的94.80%;同年,在全广东21个地级以上市的公共服务总体满意度排名中,珠海首次跃居全省第一,在可持续发展综合排名中连续3年位列全国第一。

  经济跃升

  动能转换加速度 创新引擎更强劲

  数天前,在珠海高新区重点项目入驻签约仪式上,8个涵盖新兴产业领域的重大项目落户。今年以来,珠海高新区新签约落地项目超70个,达产总规模预计超750亿元,助力珠海进一步壮大实体经济。

  近日,在首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中,珠海博士后项目优微生物“可溶性微针透皮递送系统技术”,荣获此次大赛总决赛金奖,为珠海市及广东省代表团争得荣誉。

  这是珠海以重大项目为牵引、以高端人才为动能加速推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缩影。一系列数据榜单足以例证:如今的珠海,经济发展更具活力、自主创新动力澎湃!

  中山大学“天琴计划”、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省实验室(珠海)、国家新能源汽车质检中心相继在珠海布局。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集群能级量级迅速提升。

  近年来,珠海市经济总量从全省第十跃升至第六,高新技术企业超2100家,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3.26%,居全省第二。

  2020年,珠海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6.9%,城市经济活力竞争力排名全国第五。《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报告2020》显示,珠海在全国289个城市的科技创新发展指数排名第11位,地级市排名全国第二。

  当前,珠海正加快构建以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为重点的现代产业体系,力争到2025年实现全市工业经济规模翻倍,工业增加值突破2000亿元大关。

  人才是第一资源。近年来,珠海市人才事业发展快马扬鞭,人才队伍创新创业活力充分涌动。

  在危难紧急的战“疫”关头,由丽珠试剂博士后队伍带领的科技攻关小组,推动新冠病毒IgM/IgG抗体检测试剂盒快速面世;在高端人才创新力量推动下,珠海冠宇成为全市首家登陆科创板的企业;在珠海格力电器自主创新进程中,众多科技创新人才发挥中坚力量。

  自“珠海英才计划”实施以来,全市大力开展各类高端人才创新创业活动、设立首期规模2亿元的人才创新创业专项基金、高端人才申领珠海“英才卡”可享25项优惠待遇。

  积极有效的人才政策、开放包容的人才环境、不断壮大的产业体系,使得珠海广聚天下英才的力度空前加强。仅2020年,珠海新引进各类人才5.6万名,人才净流入率位居广东省乃至全国前列。

  拥抱粤港澳大湾区、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四区叠加”战略机遇的珠海,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人才、更渴望人才,也更有条件为人才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和助力。

  珠澳携手

  打破制度壁垒 唱响时代强音

  前不久,珠海市社保中心和建设银行澳门分行等共同签订“珠澳社保服务通”业务合作协议。自此,澳门居民足不出境便可享受到优质、便捷、高效的珠海社保服务。

  促进民生融合、助力经济发展、推动法治探路……与澳门唇齿相依的珠海,正全力搭建多层次合作新平台,推出各项优惠政策,全方位加强珠澳合作,共建优质生活圈,在维护澳门繁荣稳定、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等方面贡献珠海力量。

  珠澳两地多个口岸实现24小时通关,以及“合作查验、一次放行”的通关模式,让珠澳进入“秒通关”时代;澳门居民可享与珠海居民同等医保待遇,截至11月底,珠海已累计为澳门居民发放珠海社保卡超过5万张。

  珠澳两地体制机制壁垒不断被打破。从推动建筑师、律师、导游、医师、社工等港澳专业人士跨境执业,到发布全国首部临时仲裁规则、开创行政审批服务网上“跨境通办”……一项项制度创新,推动珠澳两地生产要素高效便捷流动。

  珠澳两地产业合作迈向纵深。珠海不断利用新空间,为澳门实体经济发展和珠澳合作预留充足空间。去年底,珠海注册澳资企业已突破6000家,注册资本超过193.9亿美元,在珠海的澳门投资项目涉及商务服务、休闲旅游、科教研发等10余个产业领域。

  为助力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珠海大力推进博士后工作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在横琴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载体平台和人才队伍服务辖区发展。

  人才加快涌入,不断释放新活力。大横琴科技博士后团队研制的“跨域多维电子围网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2019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目前,澳门大学和澳门科技大学的4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即模拟与混合信号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国家重点实验室、智慧城市物联网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均在横琴设立分部。

  一个世界级一流湾区的建设,离不开法治的护航。近年来,珠海致力改革创新争当湾区法治建设“探路者”:珠海市人大常委会与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横琴共同设立“珠海经济特区法治协同创新中心”;成立全国首个地市级涉港澳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

  12月初,珠海市涉外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正式揭牌运行,以涉外综合接待、涉外律师服务、涉外法律援助、涉外纠纷调解等七大功能,为港澳人士和企业提供更高质量的跨境法律服务。

  业内专家认为,珠海在涉外法律服务领域搭建众多专业化的平台,不仅为港澳人士和企业提供更优服务打开了一扇门,更为粤港澳大湾区实现高质量发展加了一把力。

  民生福祉

  厚植为民情怀 擦亮幸福底色

  香炉湾畔,金沙熠熠,白鹭归巢,北边珠海大剧院迎风而立,南边珠海渔女静静守护。海天一色的风光,不断拉近人们与海的距离。

  向西看去,位于珠海西部的珠峰大道两侧,遍布着大小十几个市民公园和湿地公园。充满活力的产业平台和绿意盎然的公园,正以生态底色书写产城融合的秀美画卷。

  近年来,珠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生态珠海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珠海空气质量优良率长期保持全国前列;垃圾分类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实现100%无害化处理;“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公园服务半径全覆盖网络逐步建立。截至2020年底,珠海已建成各类公园733个。

  教育医疗事业阔步前进。目前,珠海市共有各类普通学校600余所,12年免费教育惠及全市居民。近年来,珠海加速推动医疗领域重点项目建设,全市新增公立床位近1600张,以市人民医院、遵医五院为龙头加快打造珠海东、西部医疗中心。

  湾区重要门户枢纽优势凸显。港珠澳大桥开通三年来,经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的旅客超过2100万人次;“珠海第一跨”洪鹤大桥建成通车,打开珠海连接港澳与珠江西岸乃至粤西地区的大通道;珠海中心站(鹤洲)前期研究工作正式启动,未来有望实现珠澳两地的高铁、城际铁路与澳门轻轨衔接。

  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漫步珠海情侣路,珠海市博物馆、珠海市规划展览馆“串珠成链”。向西走数百米,造型别致的香湾市民艺术中心,为市民提供阅览、休闲、娱乐活动空间。

  高密度的城市文化空间,背后是珠海搭建公共文化设施网络的“四梁八柱”。近年来,珠海以精神文明创建“九大行动”为抓手,大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构建了具有珠海特色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目前,珠海已建成54个市民艺术中心、24个镇街综合文化站、318个村居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随处可及的休闲文化场所,让一场场文化盛宴深入人心、好评如潮。

  “百姓点单,社会组织接单,政府买单”的“三单模式”,大力推动珠海文化领域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常态化举办珠海市民艺术荟、青少儿艺术花会等文化活动、开展送戏下乡等惠民演出,让不同年龄、不同爱好的市民各享其乐。

  2020年,中国幸福城市论坛上,珠海市第五次入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地级市)榜单。

  观察

  进击的珠海有底气也有毅力

  珠江水川流不息,见证着珠江口西岸这枚璀璨明珠日益光彩夺目。

  曾经的珠海以“小而美”展现城市的精致一面。陆岛相拥、山海相望,秀美风景与宜居城市是她对外展示的亮丽名片。事实上,担当珠江口西岸核心引擎的珠海,并不止步于此,她既有雄心也有目标。

  今年,《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珠海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的意见》正式出台,对珠海而言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从“小而美”迈向“大而强”“大而优”,不仅是城市的发展蓝图和未来期许,更关乎珠江口两岸协调发展的大格局。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林江表示,广东未来的经济发展重点是往西走,以珠江东岸带动西岸,再推动粤西地区发展。

  作为珠江西岸核心城市,珠海责无旁贷需要担此重任。进击的珠海,朝着既定的目标奋勇前进,她既有底气也有毅力。

  自港珠澳大桥开通以后,珠海以港口、高速公路、机场、铁路、口岸为支撑,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进一步完善。曾一度被称为“交通末梢”的珠海,蝶变为珠江西岸交通枢纽,以更大气魄拉开“大城市”的发展框架。

  众多人才正加速涌入这座活力之都。2020年,珠海常住人口达243.96万人。仅2018年一年,珠海新增常住人口12.57万人,是建市以来常住人口年增量首次突破10万人。

  从翱翔在浩瀚太空的“珠海一号”遥感微纳卫星,到驶向深蓝的全球领先无人船艇,从涌现出世界最大两栖飞机AG600到登顶国际顶尖期刊,珠海在国际尖端科技领域的各类创新成果正大放异彩。

  奋斗的号角已然吹响。珠海终将用行动证明:时代不负赶路人,江河眷顾奋楫者。

  数读珠海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经济发展进位提质

  地区生产总值全省排名提升至第六位,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26%,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2100家,珠海“英才计划”成效明显,人才净流入率连年居全省前列。

  ●现代产业体系加速构建

  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入选国家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业规模位居全省第二。各类商事主体超过38万户,上市企业达42家,格力电器进入世界500强。

  ●全面深化改革成果丰硕

  横琴自贸片区推出622项改革创新成果、4项入选全国自贸区“最佳实践案例”。珠海成功跻身中国外贸百强城市第5位。

  ●民生福祉大幅增进

  人均基本公共服务支出排名全省第二,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1%,多次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新增基础教育学位5.7万个,筹集各类保障性住房和人才住房约2.4万套。

  ●生态名片愈擦愈亮

  空气质量继续保持全国前列,森林覆盖率达到32.2%,生活垃圾实现100%无害化处理。建成市政排污管网超过2100公里,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超97%。

  (撰文 黄鹤林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