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资讯 > 最新动态

虹起湾区 桥见未来

2020年12月16日 来源:南方日报网络版

[ ]

  12月15日,“珠海第一跨”洪鹤大桥正式通车。

  珠海东西部之间隔着茫茫水系,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从珠海市区进入西区,只能通过摆渡绕行,西区是珠海人眼中的“西伯利亚”。

  1993年,贯通珠海东西的珠海大道建成通车,成为珠海东西部交通的大动脉,也彻底改变了珠海城市发展的格局。此后,珠海的成长、前行,一路伴随着大交通项目的酝酿、建设和通行。

  2018年,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成为一桥连三地、湾区共繁荣的生动诠释。从珠海大道到港珠澳大桥、再到洪鹤大桥,在新时代的全新征程中,珠海城与桥的共舞共荣,正助推珠海在高质量加快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上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着眼于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协调发展的长远大局,港珠澳大桥、洪鹤大桥等交通基础设施,正在改变珠江东西两岸的交通格局。风口之上,珠海正全面对接参与“双区”建设、“双城”联动,不断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和服务功能,牵引带动珠江口西岸发展,有力支撑广东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

  东西通途

  在“老珠海”的记忆里,上世纪90年代,珠海第一轮大发展离不开几个“大”:

  大开发——

  改革开放前10年,珠海经济特区取得了快速发展,但西部地区明显滞后。珠海从全局的高度、以长远发展的眼光规划珠海的发展空间,提出“跳出珠海论珠海”的发展思路。从中外大都市发展的启迪中,珠海引出了一个宏大的“西区大开发”战略。

  “这是一举多得的大事情。”在当时的执政者看来,开发西部,是从根本上解决西部发展困难的关键,也是为整个珠海的发展拓宽新的空间,形成大的城乡一体化、更好地进行现代化合理布局,可产生持续的发展后劲。

  大基建——

  从城市发展的需求看,彼时的珠海,与外地的客货运输主要靠公路和内河航运。随着经济的发展,公路、内河航运接近饱和,珠海意识到,没有大型深水港口、铁路和机场,将严重制约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开发大西区,增创新优势,要集中力量把大桥、港口、机场等基建“命运工程”抢上去。

  “跳出珠海看珠海,把珠海放在华南乃至西南的大棋盘上,倘若不打通陆、海、空,珠海就是‘死棋’。”

  说这句话的人,正是上述这些工作的谋划者——人称“梁胆大”的广东省委原常委、珠海市委原书记梁广大。

  1993年11月,珠海大道建成通车,其中全长3125米的珠海大桥,双向八车道的设计创下了当时的全国纪录。从地图上看,珠海如骆驼的双峰,中间以狭长的地带相连,珠海大道则是通过南屏狭长地带挑起东西两个城区的一条川流不息的动脉。

  今天,西区的发展仍是关系珠海城市做大做强的关键课题,而满负荷运转的珠海大道在城市的发展中愈显吃力。打通东西部的发展瓶颈,推动珠海城市走向“大而强”,需要更多的命运工程、脊梁工程。

  大桥风口

  回望上世纪90年代几大超前的重点工程,珠海的雄心和魄力不言而喻,这些大交通项目也担起了珠海经济大步前行的助推器。

  放眼今日,澳珠极点冉冉升起,粤澳合作迈入深水区,珠海正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明星城市。大发展、大机遇,珠海对于大交通的需求也日益迫切。

  碧波之上,长虹卧波,一桥飞架香港、澳门、珠海的港珠澳大桥,打通了粤港澳三地互联互通的“任督二脉”,也使珠海的交通地位和城市格局彻底改变。伴随这座世纪工程的通车,珠海从昔日的交通末梢跃升为交通枢纽,站上湾区开放的新风口。

  风口之上,大桥如何激荡新变局,还需珠海自身练好内功,提前谋划,主动承接。

  近年来,围绕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重要门户枢纽、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珠海在交通布局、城市发展中搭起框架,构建起海陆空三维立体交通网络。

  纵贯南北,有衔接港珠澳大桥与深中通道兴业快线、金琴快线;横跨东西,是大桥西延线走廊地区香海大桥、洪鹤大桥、金海大桥等东西要道;外连珠西,黄茅海大桥将使大桥效应辐射至整个粤西。

  如今,洪鹤大桥正式通车。同一天内,金琴快线全线、香海大桥梅华互通至造贝互通段、鹤港高速江珠高速至机场东路段同步通车。

  由西到东,由南向北,从港珠澳大桥连接至深中通道、黄茅海大桥,从香港连接到珠海、澳门,再到珠西、粤西。洪鹤大桥这座“珠海第一跨”,和与之同步开通的各条要道,不仅为水道阻隔的珠海东西部、为山脉横亘的珠海南北面开辟出新通道,更将使得珠江东岸香港的资源、人才、资金等要素得以“西游”,让珠海这个“枢纽”真正活起来。

  湾区新变

  从区域发展的角度来看,核心城市必须要先构建起发达的综合交通网络,才能便利地组织人流、物流,为发展提供支撑,最终形成物流、产业和创新的枢纽。只有融入了国家大的交通平台和网络,珠海城市空间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才有了根本支撑。

  从大湾区的经济地理格局来看,相比珠海大道,洪鹤大桥更大的意义在于,不仅进一步优化了珠海东西部地区的公路交通,更在于打通了港珠澳大桥西延线的交通闭环,让港珠澳大桥连接珠江西岸乃至粤西腹地,珠海深度融入“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有了更多、更优的选择。

  湾区风起,未来已来。

  8月3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的批复》,同意在粤港澳大湾区有序实施一批城际铁路项目,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其中,珠西地区将布局以江门、珠海鹤洲、中山北站为主,珠海、中山、蓬江、横琴站为辅的“三主四辅”枢纽。

  随着经济聚集对交通的要求越来越高,珠江西岸各城市正通过加快推进城际铁路及高速铁路规划建设,强化与珠江东岸、粤西地区互联互通,珠海作为珠西地区乃至大湾区门户枢纽重要作用日益凸显。

  而随着港珠澳大桥的通车、深中通道和黄茅海大桥的建设,湾区东西两岸的互联互通正在加快,新的经济走廊正在开启。可以期待,一个具有更广阔发展前景的珠海已经出发,一个更加协调均衡发展的大湾区终将到来。(南方日报记者 吴志远 梁涵)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