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资讯 > 最新动态

世界湾区高等教育论坛在广州举行 湾区与大学做好双向赋能

2020年11月18日 来源:南方网

[ ]

  11月17日,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重点活动“智绘未来”世界湾区高等教育论坛在广州举行。论坛以线下举办、线上全球同步直播的形式,齐聚世界四大湾区的政府、教育、产业各界人才,围绕湾区高等教育发展新模式等热点话题进行探讨。

  粤港澳高校教育模式

  转变优势明显

  在论坛现场,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作了《推动湾区高教发展 打造全球创新高地》为题的报告。他认为,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冠肺炎疫情、国际秩序等因素影响下,高等教育应当主动适应并引领变化。目前,中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计划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这就要求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抓人才培养根本质量、空间布局整体质量、战略作用服务质量和中国理论成熟质量。

  吴岩说,世界各湾区与大学紧密相连,正在加快建设的粤港澳大湾区也聚集了一批优质高校。面对未来,湾区与大学要做好双向赋能,促互动、促融合、促共荣。

  “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需主动无缝连接创业生态系统。”浙江大学教授吴晓波说,在加快高校教育模式转变上,粤港澳大湾区有更显著的优势,跨学科、跨学校、跨文化的变革值得期待。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编委、南方日报社社委姚燕永介绍,该集团重点打造的南方教育智库连续2年发布了重磅成果《四大湾区高等教育竞争力排行榜》。

  该榜单与广东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曾志嵘合作,首次系统性量化对比世界四大湾区高校实力,为湾区高校实力找到一组坐标。通过排行榜发现,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的大学数量少,但高校梯度较为完备,有形成资源网络的巨大潜力,“高校集群+科创+产业”的融合发展模式有更多空间。

  四大湾区代表

  交流高等教育发展经验

  此次论坛还聚齐了世界四大湾区高等教育领域代表,通过线下或视频方式参会建言。

  粤港澳大湾区代表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校长高松认为,近年来,包括该校广州国际校区在内的一系列新举措,为“在地国际化”办学提供了新路径,探索扎根中国大地,融合国际高等教育先进理念,引入全球优质教育资源,使学生获得国际一流培养,并能更好发挥科研创新对当地的服务作用。

  香港科技大学首席副校长倪明选介绍,该校正抓紧推进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区)的建设,计划2022年9月开学,作为粤港合作的新平台。广州校区将重点推进交叉学科、产教融合,力争解决国家社会战略发展的实际需求。

  澳门大学校长宋永华指出,在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过程中,澳门大学要更好地融入全球教育网络,为大湾区发展提供更多开放新思维,推进澳门与内地高校更好地“走出去、引进来”。

  旧金山湾区代表中,硅谷都柏林市市长David Haubert介绍,硅谷全力支持技术增强教育,同时硅谷有数千个产业孵化器,多数与斯坦福大学等高校合作。在完备条件和良好氛围下,大批学生投身创新创业。

  纽约湾区代表、罗格斯大学主校区校长Christopher Molloy认为,一流大学培育一流人才。在国际化大背景下,需要更新大学发展战略,重点培养学生与世界各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开展合作。

  东京湾区代表、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前理事长冲村宪树表示,中国高度重视发展科技和教育,在诸多指标上已经超越日本。他认为,只有科技和教育不断发展,才能产生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优秀人才,经济才能实现不断发展。(记者/姚瑶)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