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资讯 > 最新动态

东莞加速融入湾区一体化交通体系

2019年11月29日 来源:南方网

[ ]

  11月28日上午9时,家住南城的张先生赶到虎门港澳客运码头,踏上色彩炫丽的狮子洋“8”客船,100分钟就到达澳门,畅享美食、购物之旅。这得益于10月11日开通的东莞虎门至澳门的水上客运航线,极大方便了莞澳两地旅客出行。

  一条航线拉近了东莞与澳门的距离,在提升两地通达性的同时,进一步促进莞澳两地文化、经济、科技和人才的沟通与交流,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交流上的一条先行线。

  融湾路上,交通先行。今年以来,东莞市紧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机遇,加快融入湾区一体化交通体系,促进城市群之间的深度融合。同时,交通部门通过先行先试,持续推进交通综合治理工作,进一步缓解交通拥堵,助力“湾区都市、品质东莞”的提升。

  五纵四横六连

  交通轴线构建城市骨架

  国庆节期间,在沙田工作的陈先生带着一家人,驱车经过莞番高速一期、南沙大桥,到顺德度过一个愉快的美食之旅。一路畅通,陈先生一家不仅饱览南沙大桥的壮观景色,出行也非常便利,家人都十分高兴。

  作为东莞市“五纵四横六连”高速公路网的其中“一横”,今年4月,莞番高速一期工程(沙田至厚街段)顺利通车。通过这一节点,南沙大桥上的车流可以顺利接驳到广深高速上,更好地发挥南沙大桥的分流作用。今后,随着莞番高速项目的全线建成通车,东莞可以西接南沙大桥直达南沙,东边连接惠州,形成省内一条东西向的大走廊。

  骨干交通网络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如今,东莞的交通发展已基本形成以高快速路为龙头、国省道为骨架、一级公路通镇街的较便捷完善的公路交通网络。目前,全市道路通车里程6401公里,道路密度约260公里/百平方公里,道路密度位居全省前列,是全国率先实现城乡客运一体化的城市之一。

  桥梁飞架,大道畅通。经过多年的规划建设,东莞市“五纵四横六连”骨架网络基本成形,更有加速度的发展。据统计,在大湾区规划纲要实施以来,南沙大桥、莞番高速一期已于今年4月建成通车,有效分流虎门大桥的交通压力,深外环东莞段、莞番高速二期、三期等项目正加快建设。

  目前,东莞还在积极推进莲花山过江通道、狮子洋跨江通道和常虎高速改扩建等项目前期工作,全面加强东莞与珠江西岸地区的交通对接。其中,滨海湾新区、水乡新区等重要平台,与广州南沙自贸片区、珠江西岸地区的交通联系将更为紧密。

  多条交通要道的构建,进一步确立东莞在湾区一体化交通体系中的重要节点地位,更将凸显东莞位于湾区几何中心的区位优势。

  强化衔接规划

  城市通道更现代高效便捷

  外联内畅的大交通格局,促进各类要素在大湾区内部的便捷流动和优化配置,产业和城市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如今,东莞正积极参与构建大湾区东岸交通体系,着力打造现代高效便捷的城市通道。

  在莞深交界处,连接深圳东莞两城的恒心路(平大路—科研路段)已经开放通车。此前,该路段建设场地为高约50米的山体,来往车辆需绕行2.1公里,经过3个灯控路口。恒心路通车后,平大路与科研路之间路程将缩短至300米,开车节省约15分钟,不仅方便了周边居民交通出行,还强化了深圳平湖与东莞凤岗联系。

  “在路网对接方案上,通过深莞惠三市联席会议和穗莞战略合作平台,东莞与周边城市共启动39个道路对接项目。”东莞市交通运输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东莞与周边城市的对接道路已建成16条,通车里程达251公里,完成投资约352亿元。《东莞市区域路网衔接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已经启动,强化了跨市路网衔接规划。同时,东莞还开行跨市公交线路16条,其中至广州7条,至深圳4条,至惠州5条,方便了城市之间居民往来。

  近年来,为全面加强深莞交通对接、融入深圳先行示范区,东莞从赣深铁路、深茂铁路的建设到广深第二高铁、中虎龙城际、莞深快轨等项目,加快深莞区域轨道交通衔接规划研究。深圳外环高速、中子科学城至中山大学深圳校区通道、深圳丹平快速路二期等一批高快速路项目进行对接,东莞正着力打造现代高效便捷的城市通道。

  争取赣深客专、穗莞深城际、佛莞城际的尽快通车,广深第二高铁及东莞中心城区高铁始发站、深茂铁路的早日动工,加快1号线一期、2号线三期、3号线一期的建设规划,重点推进1号线对接深圳22号线、2号线延长线对接深圳20号线……如今,通过加快轨道交通建设,东莞正打造连接广州、深圳、东莞中心区的城市轨道交通体系,构建大运量轨道交通为骨干、中小运量轨道+常规公交为主体的特色公共交通体系,在大湾区内便捷实现“1小时通达”。

  向海而兴,东莞还积极拓展水上交通要道:通过推进穗莞港口合作,加快广东铁路国际物流基地发展,形成向外以港口水运和铁路为主、向内依靠公路及铁路的货运交通模式;加强东莞港与深圳港的合作,承接深圳的港口航运产业转移,推进深莞内陆港的合作开发,东莞正加速融入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

  科学制定政策

  引导城市交通健康发展

  交通与民生息息相关。顺畅的出行不仅是城市形象的重要体现,对城市品质的提升也尤为重要。

  最近,家住阳光澳园的陈先生惊喜地发现,家门口的四环路—新源路路口不塞车了,开车调头回家不需要一直等红绿灯了。这是因为,今年6月初,交通部门对四环路—新源路路口进行交通拥堵节点改造,不仅打通新源路靠近景湖蓝郡方向的部分“断头路”,还在3个方向都增加一条左转车道,让车辆通行效率得到提高。

  面对拥堵这一城市发展中的顽疾,2018年以来,东莞市交通运输局先后完成三个批次共68个交通拥堵节点的治理及虎岗高速大岭山站至龙大高速路段拥堵治理,实行市中心城区及主要干道货车交通管制措施,使得各节点的通行效率明显提升,路段拥堵现象得到有效缓解。

  经过梳理,东莞市交通联席办将治堵问题一一分类,针对性地提出拥堵治理、品质公交、学生接送、智慧交通等11类行动共69项措施。通过统筹协调,交通联席办压实部门责任分工,抓好关键时间节点,让这些有效措施得以落实。

  作为治堵工作中的一项创举,2019年新学期开始,交通部门在光明片区等学校试行学生接送工作。经过一个多学期的检验,接送工作总体运行情况良好,安全有序、接送时间明显缩短,初步取得良好效果,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如今,光明片区上放学时段周边交通从瘫痪状态转为基本顺畅,全市主干交通网受此节点影响的交通拥堵也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解决了困扰全市人民出行的大难题。

  针对光明片区、国贸中心片区、植物园片区等车辆高度聚集但交通特征各不相同的区域,交通部门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研究,利用光明片区学生接送的成功经验,举一反三,做到“一区一策”,行之有效地开展专项整治,并形成可借鉴的经验向全市推广。通过将交通综合治理专项行动与片区针对性治理条块结合,多管齐下,提升城市交通效率。

  按照“远近结合、标本兼治、重点突出、整体推进”的治堵思路,交通部门在做好纲领性、前瞻性交通规划的基础上,更加突出操作性、执行性和实效性,科学制定交通政策,引导城市交通健康发展。特别是在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私人汽车出行需求调控、停车收费管理等方面,部门尽快研究制定系统性、操作性强的交通政策。同时,考虑到地区差异化,部门结合中心城区和不同镇街之间交通发展差异区别实施,因地制宜制定交通政策并推进实施,为使城市交通纳入良性发展轨道做好政策保障。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是城市绿色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交通部门表示,目前东莞面临城市轨道短期内无法形成有效规模、常规公交吸引力不足的情况,部门努力寻找破题路径。把公共交通发展放在城市交通发展的首要位置,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在规划、建设、投资、运行、服务等各环节充分体现公交优先,为市民提供多样化的公交出行方式。(记者 欧雅琴)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