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资讯 > 最新动态

广东推动横琴开发开放 拓展粤澳合作空间

2019年10月22日 来源:南方网

[ ]

  珠海

  横琴有粤澳合作的先天优势,要加强政策扶持,丰富合作内涵,拓展合作空间,发展新兴产业,促进澳门经济发展更具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

  2018年10月2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珠海视察了横琴新区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详细了解横琴新区规划建设和产业园建设运营等情况。当日傍晚时分,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视察企业加强自主核心技术研发、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情况。

  一年过去了,沿着总书记指引的道路,珠海正举全市之力,推动横琴开发开放,促进澳门经济发展更具活力。

  横琴新区

  对澳合作主动性、创造性不断加强

  10月21日,在2019澳珠企业家峰会上,粤澳跨境金融合作(珠海)示范区、澳门旅游学院粤港澳大湾区旅游教育合作中心揭牌成立。粤澳跨境金融合作(珠海)示范区首期设在横琴总部大厦,将提供6000平方米的办公空间,为示范区推进以及澳门金融机构入驻提供保障。

  据悉,横琴新区目前出台跨境办公配套扶持办法,符合条件的澳门金融机构可依据相关政策采用跨境办公模式申请入驻示范区实际办公,享受租金补贴等配套政策。

  “我们一直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一年来,横琴不断校准发展方向,举全区之力,为澳门产业多元发展创造条件。”横琴新区管委会主任杨川告诉记者,这一年来,横琴最大的变化就是理念的变化。“横琴上上下下对澳合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加强,取得的成效也是看得到的。”

  建设横琴新区的初心就是为澳门产业多元发展创造条件。杨川透露,横琴正从各方面努力拓展对澳合作的空间。此前划定5平方公里专门承载澳门产业项目的粤澳合作产业园中,已有28个项目签约,累计出让土地2.43平方公里。剩余的土地则以“澳门特区政府牵头、横琴新区全力配合、琴澳双方共同参与”的评审新机制重启了招商。目前,有超过74个澳门项目申请。

  “为了方便澳门人士来横琴工作和生活,我们还启用了全国首个跨境办公试点楼宇,开通了琴澳跨境通勤专线,单向认定澳门的建筑师、导游、会计师可以来横琴执业,让常驻横琴的澳门居民参加珠海医保。”杨川告诉记者,这一系列举措,都是为了实实在在解决澳门的需求。

  一年来,横琴新增注册的澳门企业近500家,累计达到1806家,涉及商务服务、休闲旅游、文化创意、医药健康、特色金融等产业领域。

  “接下来,我们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惠及澳门的小事,把服务澳门的工作落到每一处细节。”杨川表示,横琴将更加积极主动与澳门各界沟通协商,希望可以进一步发挥澳门自由贸易港的优势,争取在制度上能够更加开放,和澳门的对接能够更加顺畅,推动琴澳深度合作取得实质性突破。

  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

  借助澳门优势,让中医药走向世界

  9月25日,由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发起的“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正式启动。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董事长兼行政总裁吕红介绍,该基地汇聚了来自澳门及中国内地近10所高等院校的科技成果,致力建设成为立足大湾区、面向国际的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枢纽平台。“它的启动,标志着产业园在推动中医药产、学、研合作创新方面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在中医药走向世界方面,我们也有新的突破,把产业园与莫桑比克的合作模式复制到了佛得角。”吕红透露,产业园目前已成功帮助澳门及内地企业的6款药品在莫桑比克注册,2款已成功上市销售。

  今年5月,延续与莫桑比克的合作模式,产业园与佛得角卫生与社会保障部签署了合作备忘录。7月,产业园便组织为其公立医院医生和理疗师进行中医特色疗法培训。“通过‘以医带药’的合作模式,让中医药文化、技法在非洲葡语国家的传播取得又一大突破。”吕红说。

  产业、产品“走出去”,企业、技术“引进来”。

  9月25日,在2019中国(澳门)传统医药国际合作论坛上,广药集团与产业园签约,宣布正式进驻产业园。双方表示,将携手加速中医药产业国际化布局与发展,打造粤澳合作新标杆。

  除广药集团外,丽珠圣美、天祥集团等一批企业陆续在园区集聚,北京大学、澳门大学等12家大学与产业园建立了合作关系。吕红透露,目前,产业园累计注册企业155家,签约入驻72家。注册的澳门企业由去年10月的25家增至38家。

  “未来,产业园将继续发挥国际化平台的重要作用,为澳门、中国内地企业及葡语系国家等合作伙伴,搭建商贸合作桥梁。”吕红表示,产业园将始终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全力推进中医药产业的产学研一体化进程,并借助澳门优势平台,推进中医药产业化、现代化,让中医药走向世界。

  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研发人员总数超过1.4万人

  “总书记去年来格力视察,给了我们很多的鼓励和充分的肯定,我们都铭记于心。”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告诉记者,过去一年格力最大的变化是研发人员又增加了2000多人,总数已超过1.4万人。

  “以人才为依托,格力坚持自主研发,在核心技术方面有了更大的突破。”董明珠介绍,如今在格力电器,年轻人开始更多地追求创造价值,企业的活力、年轻人的干劲,得到了充分的展示。目前格力已攻克磁悬浮各项核心技术,成功实现产业化应用,能大幅节约社会资源、降低消费者运营成本。

  格力的多元化发展也取得重要进展。

  “过去这一年来,我们在装备制造、工业制品上花了很大力气,为了国家需要,必须解决这个卡脖子的问题。”董明珠介绍,如今格力逐步掌握了高端装备、机器人内部核心部件的研发能力。格力智能装备自主研发的产品覆盖了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伺服机械手、智能仓储装备、智能检测、大型自动化生产线体等10多个领域,产品规格超过120种,为汽车、食品、3C数码、建材卫浴等其他众多行业提供服务。

  在格力精密模具公司,过去一年,就有5条格力自主研发设计的柔性生产线成功投产。“从机器人到管理系统再到数控机床,格力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模具公司总经理黄国军告诉记者,目前,还有5条柔性生产线正在设计中,此外还有5条生产线已对外销售。

  “5年之内,模具公司使用的装备要完全更换为格力自主研发的装备。”黄国军说,未来,格力装备和模具也将进一步走向市场。

  据介绍,目前,格力在汽车模具方面已有一批较稳定的有竞争力的客户。“通过市场化的过程,我们能进一步发现在技术和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不断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黄国军表示。

  数据显示,2018年,格力电器公司营业收入达1981.23亿元,同比增长33.61%;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262.02亿元,同比增长16.97%,成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代表。

  “企业要有发展的韧劲,必须要有创造力,要有家国情怀,要坚守工匠精神。”董明珠表示,未来,格力电器将始终坚守对质量的追求和认知,坚持自主创新,把创新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一方面,我们将继续围绕提升消费者的生活质量去创新。同时大力发展工业装备,提升制造企业的效率和品质。创新在路上,挑战在路上。”董明珠说。(全媒体记者 梁涵 沈梦怡 吴志远 见习记者 蒋欣陈)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