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深莞惠两年内开建10个城际铁路项目

2021年04月09日 来源:南方日报

[ ]

  “轨道上的大湾区”建设全面提速!4月2日,深圳都市圈城际铁路建设指挥部第一次会议在深圳举行。深圳市市长陈如桂、东莞市市长肖亚非、惠州市市长刘吉参加会议。此次会议透露出一个重磅信息:深莞惠三市将共同推进“轨道上的大湾区”建设,在2022年前拟开工建设城际铁路共10个项目,其中今年年内计划开工5个项目。

  深圳都市圈城际铁路建设指挥部的组建可看作是都市圈体制机制突破创新的一次有益尝试。为加快深圳都市圈城际铁路建设,深圳、东莞、惠州三市正式组建深圳都市圈城际铁路建设指挥部,三市市长均在指挥部中担任牵头工作。

  深莞惠三地市长坐下来开会并成立深圳都市圈城际铁路建设指挥部,背后是“双区”建设和都市圈建设等多重机遇撮合,也预示着深圳都市圈建设已从规划迈入建立机制、统筹推进阶段。

  随着多条城际铁路建设迎来实质性进展,深圳都市圈的交通图谱正加速形成,一张位于珠江东岸的互联互通的“轨道上的大湾区”网络格局也逐渐清晰。

  按下快进键,年内或开工6个铁路建设项目

  深莞惠三市市长聚首深圳,透露了今年深圳都市圈城际铁路建设项目的最新进展。

  根据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深圳都市圈2022年前拟开工建设的城际铁路项目包括:深惠城际前海保税区至坪地段、深惠城际坪地至仲恺西段、深惠城际仲恺西至惠城南段、深惠城际大鹏支线、深大城际深圳机场至坪山段、穗莞深城际深圳机场至前海段(已开工)、穗莞深城际前海至皇岗口岸段、塘厦至龙岗城际、常平至龙华城际、莞惠城际小金口至惠州北段,总建设里程约351公里,总投资约1872亿元。除莞惠城际小金口至惠州北段,其余9个新开工项目拟由深圳市牵头推进。

  2021年内计划开工的项目则包括:深惠城际前海保税区至坪地段、深大城际深圳机场至坪山段、深惠城际大鹏支线、穗莞深城际前海至皇岗口岸段、莞惠城际小金口至惠州北段。此外,深惠城际坪地至沥林北段在做好前期工作的基础之上,也有望在年内开工建设。

  深圳市先行示范区湾区组专家张克科表示:“深圳都市圈城际铁路建设,是融合都市圈、辐射珠三角、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重要举措,也是高质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的必然要求。”

  2021年1月4日,深汕铁路宣布开工。这标志着围绕加快打造大湾区城际快速交通网络这个核心议题,深圳都市圈对外铁路通道建设发展全面提速。本次会议再次强调,要充分发挥指挥部协调机制作用,强化责任担当,坚持统筹联动、求真务实、主动作为,加快打造一体化的深圳都市圈城际铁路网络,建设半小时交通圈。

  接下来,深圳将做好牵头工作,按照本次会议确定的跨市项目协调机制,统筹推进深圳都市圈内城际铁路线网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等工作。同时,携手莞惠两市推进深圳都市圈城际铁路规划建设工作,共同推动大湾区轨道交通线网优化、加快城际线路建设、推进城际铁路公交化运营研究,满足大湾区主要城市间“1小时通勤圈”快速通达的出行需求。

  协同推进,深圳都市圈打开新想象空间

  这次深莞惠三市市长聚首引发舆论关注,有一个不得不提的背景,就是都市圈建设。去年以来,广州、深圳两大都市圈揭开面纱,两大中心城市带动周边城市协同发展的格局进一步明确。

  大开大合的布局,来自顶层设计。我国“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推进城市群都市圈交通一体化。依托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中心城市,提高1小时通勤圈协同发展水平,培育发展一批同城化程度高的现代化都市圈。

  2021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广东加快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当下,广东正积极推进城际铁路投资建设机制改革,明确由广州、深圳市分别牵头推进广州都市圈、深圳都市圈城际铁路建设。

  近日发布的《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年)》(公众版)提出,在未来15年内,广东将按照2035年全省常住人口规模1.3亿、城镇化水平约80%的预测目标推进城镇发展;加快建设广州都市圈、深圳都市圈、珠江口西岸都市圈、汕潮揭都市圈、湛茂都市圈等5个现代化都市圈。

  在新发展格局下,国家和省级层面的制度安排和多项重磅规划相继浮出水面,“都市圈”成为各地纷纷竞相加入的新赛道。可以说,此次深莞惠三地市长坐下来开会,背后是“双区”建设和都市圈建设等多重机遇撮合。而在落实层面,深圳强化城际铁路建设与城市规划、产业布局、土地开发等方面的衔接,推动多层次轨道交通融合发展。这是国家对深圳的重视,这是广东省对深圳的期待。

  事实上,纵观深圳都市圈中的五个城市,深圳、东莞和惠州“结缘”已久。早在2009年首次召开的深莞惠三市党政主要领导联席会议上,就围绕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城乡规划、环境保护、公共服务等多方面提出合作提议。

  自2009年深莞惠经济圈开启一体化进程以来,此后三市一直频繁“牵手”,召开多次联席会议。

  2011年第五次联席会议提出,建设坪新清产业合作示范区(坪新清分别指的是深圳市龙岗区坪地街道、东莞市清溪镇和惠州市惠阳区新圩镇间,为三市接壤处),这也是深莞惠合作走向纵深的一个重要标志。

  2014年10月8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河源、汕尾按照“3+2”模式参与深莞惠经济圈建设,按照“政府推动、市场驱动”的原则确定相关合作事项,承接深莞惠地区辐射转移。由此,河源、汕尾搭上深莞惠经济圈发展的快车。

  从深莞惠10多年来的互动历史看,本次会议与自2009年深莞惠经济圈开启一体化进程以来,深莞惠10年间举行的11次党政主要领导联席会议不同,目标更清晰、更明确,凸显三地跨城合作意愿强烈、目标明确。这一切都在说明,深圳都市圈发展正逐步打破行政界限,着眼建立协同推进机制,各城市间的合作正走向高效、协同。

  加密交通网,规建“三个1000公里”

  高铁和城际轨道是大湾区的骨干交通。但交通只是都市圈发展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以重大交通枢纽作为平台来汇聚人流、物流,推动商业、产业等发展。从经济圈到都市圈,就是打破过去产业合作的单一模式,通过加强城际轨道、地铁等建设,推进各个城市间快速通达,实现全方位一体化合作发展。

  从深莞惠一体化、深莞惠经济圈,到现在的深圳都市圈,深圳将强化其作为中心城市在跨城公共服务一体化方面的引领地位,其作为“领头羊”的核心地位更加突出。

  都市圈的发展已被提到深圳全市战略规划层面的高度。2020年召开的深圳市委六届十五次全会,对全面强化深圳“一核一带一区”主引擎作用作出部署,提出要以先行示范区的担当作为加快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其中提到,要高起点打造深圳都市圈,高标准编制深圳都市圈发展规划,强化深圳先行示范区引领带动作用,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发展优势互补、生态环境共保共治、民生服务共建共享。

  深圳市“十四五”规划建议中也提到加快建设深圳都市圈,包括制定实施深圳都市圈发展规划,以深莞惠大都市区为主中心,以深汕特别合作区、河源都市区、汕尾都市区为副中心,形成中心引领、轴带支撑、圈层联动的发展格局。协同东莞、惠州强化临深片区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优化布局,共同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等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同时,加密都市圈交通网络建设,规划建设1000公里地铁、1000公里轻轨和城际铁路、1000公里高快速路,促进国家铁路、城际铁路和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对接融合,与周边城市构建半小时交通圈。推动生态环境共保共治、民生服务共建共享,创新城际住房合作机制,促进教育、医疗、养老、环保等政策衔接。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旅游与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丁指出,作为都市圈的领头羊,深圳应该做到:都市圈开放战略趋势的倡导引领者;都市圈市场动能改革的实践先行者;都市圈资源合理配置的首席协调者;都市圈跨界融合发展的主动探索者;都市圈利益共享活动的公平参与者。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